克林顿说“我们知道” 然而“我们”真知道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04:21 北京青年报 | |
11月10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清华大学就艾滋病问题发表了演讲。在结尾处,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在14世纪我们曾经暴发出的疾病使得欧洲四分之一的人死亡,大家不知道暴发的原因是什么,是怎么扩散的,以及怎么治疗。现在我们没有这种借口了,我们不能说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中国已经认识到在将来将有上百万的人会受此影响,我们要继续努力,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取得成功。”克林顿先生的本意也许是要强调我们对于艾滋病防治的责任,但是,由于他对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了解有限,他没有意识到,“我们知道”这个判断在 关于艾滋病暴发的原因、扩散途径以及治疗方法,中国人到底知道多少呢?即使不引用权威的统计资料,我们也能得出令人信服的判断:“我们知道”的程度非常低,而认识的误区却非常多。比如,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艾滋病是一种性病,这种看法就很不准确,由此引申出另外一个观念,即艾滋病病人都是道德败坏者,就更是错上加错了。根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其中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占到了61.6%,经采血或采血浆途径感染占到了9.4%,性接触途径感染仅占8.4%。也就是说,中国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应该是吸毒者,重点行业应该是血浆采集和医疗器械的生产与使用,但在以往的宣传、教育和防治实践中,我们却总是把重点放在了性交传播这个点上,于是,就有了中原地区的“艾滋病村”,有了云南等地的吸毒高危艾滋病人群。 又比如,一般人都知道性交途径会传播艾滋病,但是,艾滋病还有什么其他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在何种程度下是安全的,大多数人却并不了了,于是,艾滋病恐惧症就无所不在,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也无所不在,艾滋病病人在社会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位置,他们要么冷漠避世,要么产生对社会的仇恨情绪,极少数艾滋病病人甚至因此疯狂地报复社会,制造出更多的悲剧。而这种氛围的产生,也正是缘于“我们不知道”。 我们之所以不知道,其根本原因还是教育、宣传的力度不够。在边远地区,在信息落后的农村地区,数量庞大的人群都处在信息传播的末端,他们对艾滋病的无知状态,其实远比艾滋病病毒本身更加可怕。怎样才能让这些人也知晓艾滋病的危害和传播方式呢?怎样才能教给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怎样把他们从蒙昧和危险的状况中拯救出来?这是一道摆在我们整个社会面前的紧迫课题。克林顿先生在他的演讲中举到过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国家乌干达也曾经是饱受艾滋病戕害的国家,由于总统夫人勇敢地冲破习俗观念的束缚,站出来向国民宣讲有关艾滋病的知识,这个国家于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走在了整个非洲的前列。克林顿先生所举的例子,恰好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登高而呼,其声远彻”。不过,就我们的现状而言,这方面的情形并不乐观,历数艾滋病宣传方面的正面人物,似乎也只能找到濮存昕这样孤零零的一个电影明星。 所以,我们呼唤更多的公众人物站出来,加入到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去。只有濮存昕不再感到孤独,“我们知道”才能成为中国的现实,那时候,我们才有制服艾滋病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