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的教师们(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06:20 重庆经济报 | |
中洞苗寨的教师 洞穴学校的举烛人 ★本报见习记者向永志/文 “我们那儿的学生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电灯、电脑;只在书上看见过大象、老虎、狮子,但都不相信那是真的;公共汽车、立交桥、轮船……更是闻所未闻。”11月7日晚,25岁的 王启刚是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的小学教师。他这次应邀作客山城可是费了一番周折,从山洞里出来,“爬行”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然后步行四五个小时到镇上,再行车180余公里到贵阳,而从贵阳到重庆,又要坐火车十来个小时。洞中有学府 “中洞苗寨”距贵阳161公里,位于离安顺市76公里的紫云格凸河畔,隐藏在一片茫茫的大山之中,重庆出版社编辑、女作家杜虹在她的《中洞苗寨》一文中曾有如下的描述: “没有通车的简易公路上,一辆汽车带着我们七弯八拐地沿着深深峡谷穿行,路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溶洞,里面住着起码上万只燕子。” “在这里,走路就是地地道道的‘爬’,两脚加上两手,扯着枝条,攀着岩石,才敢往上挪步。爬了不一会儿,心就跳得好像要蹦出来,两腿越来越沉重。站定往上看,陡峭的绝壁似乎要压过来,脚边怪石嶙峋张牙舞爪,令人头晕目眩……” “攀登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眼前突然一亮,一个洞口在树木掩映中显现出来,我以为中洞到了,鼓起最后的力气,沿一条岩石组成的通道快步上去,看见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天生桥。抬头望,一个溶洞挂在云雾缭绕的山尖,我问那里面是不是洞中苗寨,回答说这里有一组洞,那是上洞,刚才经过的天生桥是下洞,要去的地方在两者之间,所以叫中洞。” “这个巨大的洞穴,像大山睁开的一只巨大的眼睛,洞前的修竹绿树是美丽的睫毛。洞口宽115米,深215米,洞高50米,站在洞口,恍惚觉得站在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洞很大,洞口一带光线比较充足,里面还有一大块平地。” 在这一个巨大的岩溶洞穴里,有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村庄,它就是人们传说的“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该苗寨现由水塘镇管辖。杨正学、王启刚、王莲、杨正秀就是该洞的“最高学府”——中洞小学的教师。 随同杨正学、王莲等四位老师一道来重庆的还有水塘镇中心校校长吴魏,他向记者介绍了这个“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情况:宽敞的洞厅之中散布着16栋玉米杆与木头搭建而成的房舍,共20户人家,89口人。种植玉米成了洞里居民的“主业”,由于可供耕种的熟地不足耕地面积的1/10,加上交通不便、与世隔绝,因而居民的年收入不足人民币200元。洞里居民养猪,自己织布,他们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洞里读书的小孩都有很好的“福利”:每期学费只收35元,而这35元中,包括书本、一套价值32元的校服。比起洞外来,那绝对是便宜的,因而,连洞外的家长也乐意将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这样一来,洞里共收了1至4年级共128名学生,洞里居民的孩子只占了其中的1/6。 在4位老师中,除了校长杨正学是正式教师、且教了20多年书外,其他的3位目前则都是代课教师,尽管他们都是师范学校的“科班”出身,但离转正“都还很遥远”,而他们目前的工资,靠的是一个叫非兰克·伯德的美国企业家资助,每人月收入400元。特别女教师 作家杜虹现在还记得初次看到王莲的情形。她说:“我在中洞的山下格凸河演出时看民族歌舞时,见一大堆姑娘中有一个身穿蜡染套裙的女孩子,无论长相、身材还是气质,都使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而这个“让人眼睛一亮”的美丽女孩就是王莲。王莲是贵州省安顺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学校里,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王莲说:“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学校组织春游,老师就带我们来中洞,洞里那天举行‘驱鬼’仪式,洞口拦了绳子,不准外人进,我们就在洞口外搭起几块石头野炊,那次虽然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但这里秀美的风光、神秘的民风竟像一块磁铁那样吸住了我的心,而能够来这里生活,竟然成了此生一大向往。” “你不知道这里条件艰苦吗?挑一担水要花两个小时,下一回山要花一天时间,吃一回肉要看年看月?” “我早就习惯了。”王莲笑了笑。 但吴魏却说出了另一个版本:王莲作出这个决定,还是在暑假回紫云县领教师资格证的时候。 发给她证书的是水塘镇教学辅导站的施光宁站长。施站长当时说,山上的中洞小学获得了一位美国朋友的资助,要修教师宿舍、办公室、图书室,代课教师的工资可以发到每月400元,比山外代课的老师150元高多了。当时施站长叹息道:待遇上去了,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也应该高一些,我们虽然是贫困山区,对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的要求可不能马虎,不能随随便便塞个人来教。可是,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呢? 施站长的叹息深深刺痛了王莲,她问:“您看我合适吗?”施站长有些不大相信,打量着王莲,疑惑地说:“你,不是要和安顺的幼儿园签约了吗?真愿意上山去?”王莲说,“愿意去幼儿园签约的人多着呢,不会差我一个的。可是愿意到洞里去的人不多,要看我合适,算我一个吧。” 后来,施站长亲自送王莲来中洞小学正式报到,就这样,这个布依族的美丽姑娘就来到了“世外桃源”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自豪的校长 王莲的师兄、先她毕业于安顺师范学校的王启刚2002年到洞里教书。按他的话说,自己决定终身投入教育事业还得益于少年时的一段经历:自己读中学的时候,遇到了一道“现在看起来极其简单”的数学“难题”,当时他访遍了村里所有懂文化的老老少少,但他们都称“看不懂”,不得已,自己只好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的老师那里请教。他说:答案我后来是知道了,但村里没有文化的落后现状却是深深的刺疼了他的心,“当时我就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 这位老师现在最不想提的事情是:现在乡亲们算账还靠数玉米粒,出去打工的老乡多半不识字,连车也不敢坐,到任何地方都靠走路。要寄钱回来,还得让别人帮忙。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尽管学费低廉,但乡亲们宁愿把钱拿来打酒喝,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到哪怕四年级。 比起王启刚、王莲而言,杨正学算是“德高望重”了:他1982年就来到了山洞里教书,工资则从3元、10元、20元……一直涨到了1999年的178元,而就在1999年,他转了正,工资则升到了700多元。在这期间,洞里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只有他坚持了下来,他是山洞小学的“历史见证人”。“现在,好多以前学生的娃儿都在我手上读书呢!”杨校长说起这些来,显得无比的自豪。 “我这次回去,一定要把我看到的东西给孩子们看看”,杨校长指着自己那已经揉皱了的笔记本激动地说。而此次回去,杨校长还带了几副由重庆华光仪器厂赠送的望远镜。他拿着这几副“连自己也没见过的东西”很是高兴,这下可以看看学生们放学后到底是不是在路上逗留了。孩子的偶像 11月7日夜,王莲再次拨通了记者的手机。“你是那个《重庆经济报》的记者吗?我还有话要说……其实我还是没有说出我来中洞教书的真正原因,刚才(指采访时)不方便说。” 王莲在家里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上初中后住校,开销明显增加,那时哥哥也考上了安顺地区卫生学校,看着父母紧锁的眉头,王莲读书越加刻苦。她的班主任注意到了这个贫穷而聪颖的小女孩,便时时给予关照。在她交不起学费急得直哭的时候,好几次都是老师想方设法给她争取到了减免。父母含着泪花向老师表示感激,老师总是轻轻一笑:我是老师啊,怎么能不帮助学生呢?碰上这样的老师,学生很难不把他当作偶像。因为老师是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的,王莲中考时填师范的志愿,从内心深处说,就是为了追寻老师的足迹。 上师范的第一学期,王莲一时适应不过来,期末竟有4门课挂红灯要补考,再多一门,就要被学校退掉了!回到家里,王莲不敢向任何人倾诉心中的苦闷,成天闷闷不乐。这事不知怎么的被老师知道了,老师接她到贵阳,给她讲述人生的道理,鼓励她树起自信,为自己争气,为格凸河的乡亲们争气。在老师的开导下,王莲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以后几学期,尽管她仍要花时间打工挣生活费,却再没有发生过挂红灯的事,成绩慢慢上升到年级前列。 贵阳之行后,老师在王莲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亲切。情窦初开的王莲,把只比她大几岁的老师当作了生平第一个投射情感的对象。可是,当她用布依山歌大胆地向老师表明心迹的时候,老师回答,记住,我是你的老师呀,关心你爱护你是我的责任。你还小,认真读书吧,碰上不开心的事尽管给我说,我会一如既往尽自己所能帮助你的。 那以后王莲仍生活在老师兄长般的目光中,她心中的爱慕与其说是对老师这个具体的人,不如说是对博学、睿智和责任感的仰视,老师成为王莲成长的坐标。 本版图片由杜虹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