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新闻:冷漠岂止一条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18:43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作者:姜泓冰 ●“在那个血色清晨,一条街的良知都冻死了。”有媒体这样激愤地写道。这“冷漠一条街”,非独在都江堰,有多少城市的居民有勇气站出来说一句“我们这儿没有”? ●夜不闭户,必是因为路不拾遗,治安状况甚好,老百姓心里铺着层厚厚的安全感才 11月5日清晨,四川都江堰一条商业街头,一名弱女子深夜遭遇歹徒追杀,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开门制止,一间开着门的店主甚至在女孩子已扑到门前求救时当即拉下卷帘门。在缩在屋子里的众人的旁观与旁听中,这名女子被殴打致死,歹徒抢走皮包从容离去。一个多小时后,才有人报警。 “在那个血色清晨,一条街的良知都冻死了。”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这样激愤地写道。 那位记者一定是看过1990年李少红导演过的那部电影:太阳升起前那样清冷阴郁的蓝色街巷,空气里满是紧张不安,杀人者的磨刀霍霍和大声张扬,被害人的绝望呼喊,围观者的畏缩、愚昧和兴奋……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一员,《血色清晨》算得上一部“艺术探索”影片,谁也想不到,多年后会有一幕现实场景在并不那么“愚昧”的城镇街头,以毫不“艺术”的方式复现。 这条新闻挂上某知名网站的首页,仅一天工夫,就有成千上万条留言。上去看看,义愤填膺的当然多,痛骂或质问在场者的懦弱、冷漠,怜惜或体味死者的无辜、绝望。但是,为众人的缩头举动辩解,或者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在场可能同样旁观的,也不少。有人嘟嘟囔囔地说那个女子“是外地的”,还有人竟猜测她“大概是做‘鸡’的”,仿佛这样的身份就可以让自己见死不救的罪疚感减轻一些。 纵然是本地的、相识的人,又如何?不久前,一个禽兽教师侮辱多名小学女生罪案被揭露,调查显示,仅为了保住奖金和荣誉,一些教师和校长竟对这样的侵害秘而不宣;在上海,一个“水岸住宅”里众多乘凉的邻居们就曾看着一个小女孩的落水挣扎,还有人说“让外地人去救吧”;在东北,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在被劫持和强暴前曾多次向路人和同学求救,却既无人伸手又无人报警;去年夏天,一名歹徒凭一把牛角小刀在四川开往广东的长途卧铺车上连奸3人,连被害者的亲友在内的40多人听之任之…… 够了。这两年里,这样的“新闻”实在太多,单是“一人见义勇为、满街冷漠旁观”的情节,就在多少城镇一再上演着。至于冷漠、麻木的情形,也一天天翻新升级,到了足以拍案惊奇、闻之而耻的地步。“现在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如果我遇上,算我活该”,拉下卷帘门,听着生命在门外呻吟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而这“冷漠一条街”,非独在都江堰,举目望去,又有多少城市的居民有勇气站出来自信地说一句“我们这儿没有”? 似乎每次这样的“新闻”过后,都会有人痛斥冷漠风气,追问良知。这样的痛斥与追问,常常会一路追溯到鲁迅先生当年对“看客”的说法,这就是追问与痛斥的终点了———既然事涉“劣根性”,要改造要教育,就是太过浩大艰巨的工程,徒余感慨、叹息而已。 然而,在我看来,所谓冷漠民风之源,与其说是民族根性,不如说是法治建设的不足。要知道,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人物事迹,也同样屡见报端、让人感动啊。所以,夜不闭户,必是因为路不拾遗,治安状况甚好,在百姓心里铺着层厚厚的安全感才行。我以为,要检讨、责问,不该过多指向那些缩在门缝里张望的百姓,倒是应向“街外”的因素去找。 《华东新闻》2003年11月12日第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