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高校学生“精神成人”刍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4日13:21 新民周刊 | |
作者:夏中义 大学生精神成人,当下所以不是个小“问题”,症结有二:语义与语境。 语义性症结是指,多少年来,在中国办大学、教大学的,往往不曾追问“大学是什么”,也浑然不识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质,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占何位序。其实披阅西方高等教 大学生精神成人,在当下所以已成“问题”,还源于其语境性症结:晚近十余年来社会演化所诱发的、流行民间甚久甚猛的三个思潮,依次为“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理应引起诸方殷忧。 一、无边消费主义——国人几乎已被洪水般的、旨在撩拨官能的商业广告所吞没,让欲望无限膨胀。诚然,作为企业行为,追求广告的商业效应有其正当性,问题是,我们的媒体因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而盈利时,是否反省过如此单向度“炒作”,会不会对国民品性演化铸成“精神污染”?君不见,不少国人在消费上濒临失控,似乎除了官能满足就没有别的需求了。所有的精神向度似乎都被消费欲求掩盖了。一个大学生若挡不住这些致命诱惑,将意味着什么?他(她)可能活得很青春,却因未被注入文化学层面的价值意义而变得轻飘乃至轻浮,及时行乐,热衷攀比,在不懂用汗水、知识与智慧养活自己时,却挥金如土,甚至虚荣到因想“超前消费”一件精美胸衣而不惜出售美色或贞操。 二、历史虚无主义——应该说高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历史试卷上的成绩不会太差,否则,大学恐怕进不了。但不能由此认定,他们心中就真的有历史。从史学角度说,历史一词至少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可谓史实;二是指历史学家编的史书(含教材);其实,还有一种更重要,就是你经历过或虽不曾经历,却值得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刻骨铭心的史鉴。有一首老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父母受的苦,孩子不应忘记。但今天的学生(其间有我的孩子),有多少人记住了其父母在分担共和国命运时所熬过的蹉跎岁月?也许孩子明白原始社会曾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铁器时代,熟得倒背如流,但常识并不会深刻影响孩子未来的生命历程。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痛感晚近百年国史为什么如此曲折跌宕?半个多世纪来,共和国不乏“光荣与梦想”,也有它用血泪书写的一面。对于这些,孩子又知道多少呢?不知共和国曾经历的曲折,有朝一日,当他们扛起共和国未来的命运时,其父母经历过的曲折会不会在他们身上重演呢? 三、狭隘的民族主义——“9·11”事件爆发时,我曾在大学校园听到学生中有一种非理性的声音,竟然为拉登把无辜者生命作为肉弹去袭击世贸大厦的恐怖行为而叫好。无辜者的生命在刹那间灰飞烟灭,有学生居然不眨眼,不痛心。那种声音由我的学生嘴里发出,我所感到的恐怖,不亚于在屏幕上看到飞机穿过世贸大厦的楼身。难道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幽灵在作怪吗?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能尝试用世界公民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呢?作为正在走向全球化的新一代公民,应该有更开阔的胸怀,把自己看成人类的一分子,像世界上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人一样来关心地球所碰到的难题,比如种族纷争,宗教冲突,环保、生态问题等。 上述现象和问题说明了什么?至少有两点:一,以人文教养、品性熏陶为内核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究其质,属“价值论”命题,而非“知识学”命题;二,若中国高校依旧将素质教育理解为课程设置层面的“文理互渗”,未免舍本求末,缘由之一,大概是对世界高等教育史有点陌生。 针对专业化、实用化、商业化浪潮背景下,“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的严重性,20世纪美国曾有两套方案不妨可借鉴:一是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维士基1978年提出的“核心课程”报告;二是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1899—1977)倡导的“名著阅读”计划。哈佛模式为了遏制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的普遍倾向,其思路是通过突破学系阻隔而设计“人文通识课程”,以期让跨学科的多维信息来拓展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相比较,芝加哥模式深谙所谓“人文通识”,本是旨在“通”向大学生赖以精神成人之普适价值常“识”,而足以撑起人类文化殿堂的普适价值谱系,其中相当部分是在世界名著中被保存且演绎得最经典,故不难解释,赫钦斯及其同志为何能在大学内外,传奇般地使“名著阅读”蔚然成风,成为广泛影响社会精神进程的、千百万人参与的文化运动。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