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旅:深圳市莲花北康复站见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5日12:55 华夏时报 | |
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特派记者王非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毗连福利事业起步较早的香港,它本身的残疾人事业进行得如何呢?爱心采访团在进入深圳时,满心期待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此,我们的记者相继采访了深圳市残联的高建伟理事长,慕名采访了小有名气的福田区莲华北社区康复中心,并前往探访了留学芬兰时遭受车祸意外致残的雷巍硕士,与此同时,还有陪伴我们同行 11月12日,我们早上9点从广州出发驰往深圳,由于修路,到达深圳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12点了,深圳市残联的李科长早早就在边检站等候我们多时,我们到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下榻的深圳迎宾馆安顿下来后,在午饭的桌上讨论起下午的采访工作,最后决定先到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北社区康复站看望刚刚摔伤的站长巫妙春女士。 莲花北社区在深圳残疾人,甚至在全国的残联系统已经小有名气,它建立于97年5月,当时为了实施《深圳市残疾人“九五”计划纲要》,它被深圳市、区残联定为全市社区首个康复“试点站”。那时,深圳市残联工作才刚刚有所起步,很多人都还没听说过社区康复中心的概念,所以康复站的工作可以说是从一片空白开始。 康复站走了将近6年多之后,面貌已不同往昔,据站长巫妙春介绍,如今,康复站从开始只有70多平方米,现在已经扩大到200多平方米;从只有几部机器开始,已经增多到将近30部,包括理疗器械等在内的康复设施;原来没有一个义工,到现在已经发展到有6只义工队伍,其中有68名固定义工,他们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大家每天都象上班一样,固定的为社区内外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每为残疾人解决一件事情,我们都很开心,在正常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往往对迫切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及他们家人来说,意义都是不同寻常的,”站长巫秒春告诉记者,莲花北康复中心是实实在在在为残疾人做事,她举了很多发生在该康复中心的、有关帮助残疾人的例子,比如,“残疾儿童普遍面临着入学难的问题,这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非常苦恼的事情,我们采取了与残儿家长沟通,取得与市、区残联协助,做学校思想工作的三方协调方式。尽管困难很多,但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努力,几年来,社区里已经有6名残疾儿童进入了学校,其中有两名在正常小学就学。” 告别巫妙春家里,记者来到了康复站,当门打开后,我们发现,与以往所见过的社区康复中心相比,这里更象一个普通家庭的家居场所,整洁的书柜,干净的电器,柔软的沙发,淡黄的吊灯和墙上挂着的生活照片……,在另一间房子里,我们看到了两位有肢体障碍的少男少女,在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得知,他们目前正在站里的网络系统上接受远程教育,这个网络系统是由市残联和深圳电大一起创办的,为社区里渴望读书的残疾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 在离开之前,记者了解到一组数字:目前,莲花北社区有残疾人68名,截止6年多来的统计,经红十字会医院社康中心医生的康复评估,莲花北康复站内先后有40名残疾人(肢残)取得明显的康复成果。 在采访“莲花北康复站”之前,曾有人说它体现了深圳残联工作的特色,但由于时间太仓促,采访虽然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只是支言片段。不过,当天晚上,在爱心团记者采访深圳市残联高建伟理事长时,她于谈话中提到“莲花北康复站”时,却简单的阐释了这种深圳特色是什么,高理事长说,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的残疾人工作有它独到、进步的地方,深圳本身对残疾人工作很重视,在操作上,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色:首先,这个城市的助残风气很好,深圳每年都有很多有关扶残助残的各种活动;其次,在社会支援和多方面资源调度方面,深圳的整个情况都比较好,象单单“莲花北康复站”,就有6只义工队伍在为残疾人服务;深圳的残疾人总体素质都比较高,很上进,很愿意做事;而深圳在经济上大笔的投入,社会上踊跃的捐助,也帮助了残疾人事业快速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