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过江隧道方案首次公开 地铁将随隧道同步过江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6日04:37 新华网

  由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南京过江隧道仍定位于城市内部交通。综合考虑,在上游建设投资最为经济、效益最好,被定为首选方位。同时,南京地铁二号线在此西延同步过江的条件也相对成熟。

  南京过江隧道实施步骤为,从河西纬七路沿江修建跨江桥梁至江心洲;由江心洲北侧沿江开挖过江隧道入(出)口,并连接江底沉管直通浦口区珠江镇黄家村出(入)口,形成
南京第4个城市过江通道。按照报告,令人瞩目的南京过江隧道全部建筑长3385米,其中水底为20节沉管组成的通道,每节长125米。据介绍,水底隧道施工主要方法包括钻爆法(日本青函铁路隧道为代表)、掘进机法(英法海底隧道为代表),而盾构法和沉管固定法则最为常用,世界上有108座用于铁路、公路交通的水底隧道修建采用的是沉管法。据了解,该过江通道实施方案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终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力争明年底前动工建设。对建成后交通流量的预测显示,这里2010年的日通车将超过3万辆。

  南京目前过江通道明显嫌少

  包括4位中国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在内的16名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昨天来宁出席初审会,并实地前往踏勘了过江通道江北、江南及江心洲现场。“在南京修建过江隧道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南京日益突出的南北过江交通拥堵状况,对吸引外来投资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对城市江北地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不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钱七虎指出,纽约目前已拥有多达数十条的跨河越海通道,而与长江沿岸上海、武汉等城市相比,南京的过江通道数量也明显偏少,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南京江南城区面积仅43平方公里,人口却高度密集,城市未来的均衡发展使主城区人口、产业向江北疏散成为必然,而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建成,尤其是地铁同步过江,将成为浦口新城连接主城特别是河西新城的主通道,将起到有效缓解南京跨江发展瓶颈,促进南京一城三区协调发展,并加大凸显南京经济圈的集聚效应。

  跨太湖大桥已提上议事日程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撑。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建设厅厅长张大强在初审会上介绍说,目前江苏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003公里,其密度为国内最大,交通对拉动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近3%。

  “但交通瓶颈仍然是制约江苏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因素,道路尤其是过江通道还大大缺乏。”张大强举例说,江阴长江大桥建成后,在进一步沟通苏南苏北的同时,大量车辆由此涌入,使苏南塞车的难题进一步加剧。江苏近期将如何继续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有效打破瓶颈?张大强透露,除拓宽沪宁高速、加快修建并开通省内其他高等级公路外,修建全省交通第三通道———跨太湖大桥一事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张大强介绍说,近年来江苏每年都要投入250亿元左右的巨资用于高等级公路和长江过江通道建设及维护。而南京过江隧道建设是省“十五”重大储备项目之一,未来开通后将有利于更好整合省内城市资源,促进确保江苏在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地位。他表示,南京有着玄武湖隧道的建设经验,相信通过群策群力,高起点规划和建设,过江隧道一定能成为精品工程。(来源:现代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数码摄像机、彩信手机,冬日里的狂拍大奖!让你体验情与爱!
  新东方商务英语—白领成功基石! 英语口语速成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她最渴望的是什么
非常笑话
极品笑话新鲜酷辣
让平凡生活好滋味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时尚前沿图片专题搜索
发传真,你已经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秋意浓浓美妙重重!(京)
心的冬季旅游(豫)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大学金工实习课,老师说要男女合作,某某与某某一个床…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