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审南京过江通道工程预可报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06:39 扬子晚报 | |
来自国内16位知名桥梁、交通、隧道、水文专家,从15日起对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工程预可报告进行初审,并现场踏勘了江南江北两岸现场。记者也由此了解到这一市民关注的城市过江通道有关情况。 过江通道怎么过江? 经过多种方案比选,初步确定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采用“纬七路—黄家村”方案。从规划蓝图可看出,该通道位于现长江大桥上游约8公里处,起点为江南岸河西新区的纬七路与城西干道的交点,终点为江北岸浦口新区越江通道与浦珠路的交点处。 该推荐方案工程全长约5.7公里,整个过江段分为左汊工程、梅子洲疏解和右汊工程3大部分。其中左汊工程采用沉管法隧道方式过江,沉管段公铁合建,右汊桥梁部分采用飞燕式拱桥修建,地铁部分则采用盾构法隧道方案。根据这一推荐方案,隧道施工总工期48个月,桥梁工期20个月。估算总造价32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5.3年。 为什么要建过江通道? 长江南京段上游过江通道是南京4个重要城市过江通道之一,也是浦口新市区中心与主城、特别是河西新城联系最直接的快速通道;在江南接主城滨江大道和纬七路(应天西路),通过纬七路再接城西干道和城东干道;江北接江北滨江大道和浦珠路,将江南江北的快速交通网络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横跨长江的一条东西向城市快速通道。 来自总参科技委的隧道工程专家钱七虎院士介绍说,南京真正的城市过江通道现仅有长江大桥一条。对南京而言,只有加快建设城市过江通道才能缓解跨江发展的瓶颈制约,增强城市对区域性要素的吸纳能力,真正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地位,更好呼应上海、辐射周边。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曾是武汉下游700多公里长江段惟一的过江通道,最初为2车道,上世纪80年代改为4车道。据最新交通量观测资料,目前一桥的交通量维持在45000—50000辆/日,处于严重超饱和状态。二桥交通量自开通之初的10000辆/日左右上升到20000辆/日,这两座新桥仅可缓解原大桥所承担的过境交通的压力,对城市过江交通的分流作用并不明显,一桥超饱和状态惟有新建通道解决。 南京今年每个月上牌数超过3000辆,预计全年新增私家车4万辆左右。以目前速度,南京民用机动车数量3年左右翻一番。根据交通需求预测,2010年南京城市过江交通量将达11.74万辆/日,2020年将达37.36万辆/日,2030年将达58.03万辆/日。城市过江通道建设迫在眉睫。为什么要让地铁同步过江? 专家说,地铁一号线2005年通车,西延线同步建成至奥体中心,二号线也以奥体中心为主要节点,即南京城西南将是相当长时间内轨道线网最集中的地区,而规划中的上游过江通道正好从此通过,如地铁同时过江,有很好的轨道线网接线条件,也有利于江北客流通过地铁交通疏解,到达主城各处。 (俞侃)(新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