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领导集体赶考一周年 改革锋芒对准体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11:05 南风窗 | |
去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上任伊始,“首发”西柏坡,强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有当年毛泽东“进京赶考”的意识,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答卷。 从2002年11月15日至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工作了一年。值此十六大召开一周年之际,本刊综合有关资料,对中央高层一年来所做的重大决策及工作重点作了 全面落实“三个代表” 一年来,中央就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次作出部署。 4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工作,强调落实“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建党82周年之际,胡锦涛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夺取抗非重大胜利 今年春夏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降临。紧要关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沉着应对,作出了一系列紧急部署和果断决策。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身先士卒,多次亲临疫区考察、指导抗击非典。经过3个月的紧张战斗,非典疫情迅速得到全面遏制,人民的生产生活迅速回到正常轨道,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各项改革积极有序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长江三峡工程下闸蓄水成功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两大喜事,更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科学发展观指明方向 去年12月2日,在十六大之后召开的第二次政治局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央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扭住“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即使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也明确提出了防治非典和经济建设“两手抓”的方针,并确定了抓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目标:一是抓紧农村发展问题,把“三农”问题提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新高度;二是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在加快东、西部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方针;四是加大了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等一系列在建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等。 新一届中央在发展模式上,更加强调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此点尤为引人注目。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只有做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协调、全面、科学”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扭转过去那种盲目追求经济指标、不顾长远,损害资源、片面发展造成“一腿长,一腿短”的不健康现象。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进而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和突出了这一崭新的发展观,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锋芒对准“体制”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5年,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些“难啃”的新难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迎难而上,坚定地推动改革。 今年3月,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立即进行国务院机构改革,合并和组建了有关部委。几个月间,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全面完成,地方机构改革也在推进之中,今年1到4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换届工作陆续完成。 在有了组织保证的基础上,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农村改革、财税体制和金融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劳动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 而改革的重头戏当推十六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决定》点出当前推进的改革就是要破除生产力发展面临的“体制性障碍”,改革锋芒直接对准了“体制”二字! 宣传工作三贴近 胡锦涛指出,值得警惕的是,往往形势好的时候,容易放松、削弱宣传思想工作,结果吃了亏,吸取教训后再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能再重蹈这个覆辙。 中央政治局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3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抓实抓好”。据悉,把改进会议报道提到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要从“三贴近”入手,“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努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施政理念以民为本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话,已成为群众记忆深刻的“名言”。 去年底,中央就把解决“当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提上政治局议事日程,要求各级领导转变作风,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并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困”措施。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多次深入各地调研,了解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要求各地努力搞好农村扶贫,抓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拉好“三条保障线”,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胡锦涛提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在落实“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国务院废止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收容遣送”,改行“救助管理”,颁布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制止以行政手段摊派报刊发行;公安部、司法部、高检、高法等部委率先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叫响“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口号,清理超期羁押、禁止暴力行政等,都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 港澳台工作赢得人心 加强港澳台工作,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的要点之一。中央重申:一如既往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的稳定与繁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今年下半年先后考察访问了香港和澳门,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两个重要文件,凝聚着中央政府对港澳特区的关心和支持,标志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京分别会见了董建华,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帮助香港恢复经济”,同时也对香港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建议。 在对台工作方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突出“三个坚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等分裂势力的任何分裂活动。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和“三通”,实现了“台商春节包机”的首航等。同时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台独”斗争,先后挫败了台湾当局关于“加入联合国”和趁非典时期鼓噪“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等图谋。 高度重视“新军事变革”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要求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为学习内容。 在加强国防和加速部队现代化建设方面突出抓了几件事:8月24日,中央军委颁发了四总部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9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宣告,中国将在2005年前再裁减军队员额20万人。中国军队从250万人减少到230万人,其实质是对军队现有体制编制的结构性调整,标志着中国新军事变革的开始;9月7日,中央军委颁发了我军第一个人才建设宏观发展规划──《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批准公布中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这一条例的公布,表明中国的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开始走上依法开展工作的轨道;加强与外军的交流,先后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举行反恐军事演习,与巴基斯坦海军举行海上搜救联合演习等。 全方位外交广受赞扬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关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亮点之一。 全方位外交主要体现在:第一,积极开展大国外交。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今年以来通过出访等渠道,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元首进行接触、会谈、通话,就重大国际问题阐述中国的立场,交换意见,取得积极成果;第二,重视周边外交。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和友好往来,提出“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方针,进一步加深了周边国家的沟通和理解;第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以此为基础,还开展了与外国友好党派之间的“党际”交流。 在美对伊拉克战争、朝鲜半岛核问题等棘手国际问题上,中国坚持立场,同时展现灵活的外交方式,妥善应对。如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进行了主动外交斡旋,促成了朝核问题的国际“三方会谈”和“北京六方会谈”,展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影响力,赢得了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 推进党建,从“头”做起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十六大刚刚结束,新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赶赴河北平山西柏坡参观学习,重温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月1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今年3月,胡锦涛就深入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作出批示,号召全党同志向“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学习,“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非典时期,中央及时果断调整了卫生部和北京市主要领导人职务;妥善处理了海军361潜艇特大事故,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调整了海军军政主要官员。这两件事,在全国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对各级干部无疑是一个警示。 反腐倡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针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中央强调从“源头”抓起,从严治党。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年初,政治局听取了中纪委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汇报,确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强调反腐败要做到“标本兼治、从头防止”。先后公布了刘方仁、程维高、田凤山等一批省部级高官的腐败案件查处情况,提出在加大查处大要案力度的同时,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推出“中央巡视员”制度,加强对省、部级一把手的监督;扩大党内民主,严格把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关,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防范腐败的体系。 中央强调: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务实为民,勤政为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要求首先从政治局同志做起,带头简化出访送迎仪式,支持新闻媒体改进会议报道,自觉接受全党监督。十六大至今召开的1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8次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都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全党全社会公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首次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被舆论认为是“党在历史上的一个壮举”,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自觉接受监督的决心。 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这一新举措,为各级地方党委树立了榜样,必将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积极重大影响。 本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南风窗》同意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南风窗联系。(林双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