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谈中国社会变化、台海问题、新中关系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8日10:2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1月18日 电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今天起将对中国展开为期六天的工作访问。昨天他在新加坡接受媒体采访,对新中两国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中国内陆省份的发展以及台海关系等问题发表看法。联合早报刊出了访谈的部分内容。 问:您多年来经常访问中国,请谈谈您对中国社会变化的印象。 答:我是在1971年首次访华。我当时代表海皇轮船公司到中国考察业务。我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深感好奇,当然中国在1971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峰期。我后来在1975年和1978年再访中国,我可说是中国的常客,所以可以比较中国的今昔,不只是中国过去十年的变化。 中国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中国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以及他们对知识和经济发展的渴求。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建设也很惊人,这包括摩天大楼、公路和桥梁。我在出任总理之后访问中国的第一个印象是城市风貌的改变,北京和上海的变化很大。我到浦东寻找我曾到过的古董店,但找不着。 在90年代初,中国的变化局限在硬体的变化。我当时不能肯定中国人民是否了解管理软件的重要。也就是说,你不但能够建设,你也必须懂得管理和维持。到了2000年,我发现中国的开发商、投资者都已经有了这些“软件”。现在,上海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流的。 问:新加坡对台湾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答:我相信你知道我们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这个立场不会改变。我们担心台湾海峡两岸会出现紧张关系,譬如说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政府一定会做出反应,导致两岸冲突或引发战争,那整个亚洲都会受到影响。这会妨碍经济的发展,破坏我们建立一个紧密联系的东亚经济群体的梦想。基于此,我们也密切注意台湾国内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 问: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新加坡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答: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在东盟-中国峰会上说,中国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计划在2005年把中国和东盟的全年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的7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约1710亿新元)。我感到惊讶,因为2005年离现在只有两年。这意味着双边贸易额每年必须取得12%或13%的增长。不过,温总理显得很有信心,他知道中国将继续增长,将从东盟进口更多东西。我说的借助中国的增长,指的是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而不是我们一味占中国的便宜。 中国企业决定走向国际,这为新加坡制造了扮演中介人的机会。我们除了可以协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也可以协助它们在亚细安寻找商机。这种中介角色可以延伸到旅游业,由我们为想到东南亚旅游的中国人制定旅游配套,让这些旅客可到几个国家游玩。 问:对新加坡来说,中国东北地区有发展潜能和商机吗? 答:我想商机是有的。不过,中国东北有其特殊的问题。这个地区是中国历史较悠久的工业区,还有待一番振兴。那里的过时工业必须加以改造,那里也有很多的国有企业,包括钢铁厂和煤矿。政府应该怎么重组这些工业?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科技不难,但是要重新训练工人就很难。辽宁省人口4000万,当地如何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培训机会? 中国西部的问题跟东北地区不同。西部没有什么工业,当地人也没什么根深蒂固的习惯,一切从头开始,这对商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不过,我们将探讨如何协助辽宁省。据我所知,中国领导人希望东北地区发展起来。这对我们来说是新的经验,我们想通过设立新加坡-辽宁经贸理事会来加深对这个地方的认识。 问:新加坡的邻国怎么看待新加坡目前同中国的关系? 答:我们的邻国也希望借中国经济的起飞拓展经济空间,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 泰国是最先向中国争取尽早废除贸易障碍的亚细安国家。它行动快速,已经争取到中国同它签署农产品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马来西亚也很积极。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以前,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是通过新加坡,现在马来西亚超越新加坡,成了中国更大的贸易伙伴国。 其他东盟国家深受国内问题所困扰,还未同中国建立密切的经贸联系。不过,一旦它们取得稳健的经济增长,一定也会这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