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防洪能力平均达到50年一遇标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8日17:15 新华网 | |
新华网天津11月18日电(记者杜继昌)曾经水旱灾害频仍的海河流域,经过新中国几代人的治理,如今面貌已发生巨变。据海河水利委员会介绍,海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平均已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河历史上曾经是条“害人河”。海河水利委员会原主要负责人董一林介绍说,据近500年的资料统计,海河流域曾发生旱灾140次,涝灾135次,平均每2年就发生一次旱涝灾害 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邓坚说,经过数十年的不懈治理,海河流域已发生巨大变化。众多的水利工程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许多水利工程。到目前,全流域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达1900余座,其中山区大型水库31座;修筑骨干堤防6100多公里,使堤防总长度达到2万公里;开挖、疏浚骨干行洪河道50多条,设计入海能力约2.5万立方米每秒,相当于1949年的10倍;建设蓄滞洪区26处,设计蓄滞洪能力170亿立方米。全流域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体系,并形成了各河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许多城市和农村度过了缺水之苦。由于资源性缺水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海河流域既有洪涝灾害之虞,也常被干旱缺水所困扰。几十年来,海河流域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全流域共建成万亩以上灌区488处,引提水工程1.8万多处,机井120多万眼。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91万公顷发展到666.7万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333万公顷,占实际灌溉面积的50%。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天津、石家庄、大同、德州等大中城市用水相继告急,天津许多企业因缺水停产或半停产,市民喝水也成了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引滦入津,20年来向天津供水160亿立方米。同时还兴建了引滦入唐、引青济秦、引黄入卫、京密引水等调水工程,大大缓解了北京、唐山、秦皇岛、沧州、大同等城市的用水紧张局面。 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人与自然开始和谐。从1980年至今,全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先后兴建了天津纪庄子、北京高碑店等污水处理厂,陆续出台了多项水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关停并转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逐步得到控制。(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