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码头 混混乱津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8日23:24 天津青年报 | |
相关专题:<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小帽歪,衣襟敞,提眉横目,慌里慌张。如果有人犯了他边界,聚伙成群来打仗:铁尺、斧把、竿子、鸟枪赶上房,开水砖头往下淌,哪顾生死存亡!”……清朝老码头混混乱津城-本报记者王志辉 “小帽歪,衣襟敞,提眉横目,慌里慌张。如果有人犯了他边界,聚伙成群来打仗:铁尺、斧把、竿子、鸟枪赶上房,开水砖头往下淌,哪顾生死存亡!”…… 这是谁的画像?如此逼真传神———一副无赖嘴脸,全身地痞模样? 这是天津文化名人杨一昆在其名著《天津论》里对天津混星子的描述。 据老人们回忆,早年风传天津的土棍、“无来由”、混星子等称呼,其实都是指一种人———混混,这种人终日游手好闲,没事找事。这是旧社会天津的“土产”。 清代末期,是天津“混星子”们活动的极盛期。清人张焘《津门杂记》对于“混星子”有过记载。张焘在书中写道:“天津土棍之多,甲于各省,有等市井无赖游民,同居伙食,称为锅夥,自谓混混,又名混星子。皆愍不畏死之徒,把持行市,扰害商民,结党成群,籍端肇衅。按津地斗殴,谓之打群架,每呼朋引类,集指臂之助,人也乐于效劳,谓之充光棍。” 著名作家林希曾经这样说:“旧社会的混星子,天不怕地不怕,终日骂骂咧咧,这类人也有他们的生活信条,那就是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天津旧小说家刘云若,写过一部小说《旧巷斜阳》,里面有一个叫王五的混星子,就有一段也算得是脍炙人口的内心独白了:‘有时喝醉了酒,我就整夜地骂。他们混得穿上了鞋,自然怕我这光脚的,他们一提撵我,我带刀子找上门去,问是你扎死我、还是我扎死你?’算是把这类爷写活了。”脚穿绣花鞋头蓄大辫子故意装残疾身上暗藏刀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城市流氓阶层的膨胀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而在天津,流氓阶层形成一种独特的形态,这就是混混儿。”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刘海岩说。清末的天津街头,常常见到一些无赖土棍,单人独行或三五成群,身穿青色裤袄,青洋绸长衫斜披在身上,肥衣大袖不扣纽扣,腰扎月白洋绉褡包,脚穿蓝布袜子、绣花鞋,头上的发辫蓄着大绺假发,称辫联子,粗大的辫子搭在胸前,有的还在每个辫花上插一朵茉莉花。这种打扮在当时很是不伦不类,惹人注目,人称“花鞋大辫子”。这些人说起话来喜爱摇头晃脑挑大拇指,走起路来总是迈左腿、拖右腿,故作伤残之态。他们自称“天津哥们儿”或“天津娃娃”,整天闲逛街头,衣袖里暗藏斧头,腰间插着匕首,惹是生非,讲打讲闹,人称“愍(mǐn)不畏死”之徒。这就是天津的“混混儿”或称“混星子”。 光绪年间有记载说:“天津土棍之多甲于各省。”足可见当时天津的混混儿已经很有名气了。混混儿起源于什么年代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是混混儿的出现却与早年天津的社会风气有关。《津门杂记》中写道,天津五方杂处,“民俗逞强尚气,易滋事端”;《天津府志》中说,天津“民间风气刚劲,以义气自雄,而械斗之风遂炽”。逞凶害市民斗殴乱风气官府治混混连哄带吓唬 19世纪,天津人口迅速膨胀,成分复杂,混混儿也愈来愈活跃。根据刘海岩的考证,当时他们“把持行市,扰害商民,结党成群,借端肇衅”,“甚至执持刀械火器,恣意逞凶,为害闾阎,莫此为甚”。一遇社会动荡,他们更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混混儿惟恐天下不乱的恶行劣迹,使得清朝时期天津的社会风气愈加败坏。清代后期每当直隶总督上任,往往总要先镇压一批混混儿,以刹民间斗殴之风,求得社会的安定。1859年天津开埠之前,直隶总督恒福便奏请朝廷批准,如混混儿犯罪被拿,按强盗律论处,如聚众械斗杀人则按照拿办土匪正法。袁世凯在天津当政期间,也曾将一些混混儿正法。光绪年间的天津道台裕长还编写了《混星子悔过歌》:混星子,到官府,多蒙教训,混星子,从今后,改过自新;细思量,先前事,许多顽梗,打伤人,生和死,全然不论。纵然间,逃法网,一时侥幸,终有日,被拿访,捉到公庭;披枷锁,上镣铐,王刑受尽,千般苦,万般罪,难熬难撑……四处张贴,要混混儿们诵读熟背,希望他们改邪归正。官府的严惩重刑也好,苦心说教也好,对当时的社会安定也许起了一些作用,但是却不能抑制混混儿势力的膨胀。混混也难当“成名”要资格开逛打群架“锅夥”是帮会 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何志华告诉记者,清末的混混儿大都闲散无业,终日东游西逛,以寻衅打架为能事。一些无业游民、闲惰子弟也颇以当混混儿为荣。可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混混儿,也要有一定的资格和方式,一是要“开逛”,就是参加过打群架;二是要加入“锅夥”。 刘海岩说:“‘锅夥’是混混儿的组织,在清代,天津城内外几乎到处可见。一群混混儿,或半租半借几间房屋,或强占残破的庙堂寺院,屋子中间常常有一铺大炕,上铺一领苇席,地上摆着几张破桌陋椅,上面放着些简单的炊具。墙边倚放着花枪、单刀、斧把、白蜡杆子等打架用的家伙。这就是‘锅夥’,混混儿们自称‘大寨’,‘锅夥’头头被称为寨主。混混儿们平日无事便来这里聚会,遇事抄起家伙就走。如果混混儿们准备聚众斗殴,或者有人请他们帮忙,管他们吃喝,锅夥内就要支锅造饭,打酒炖肉地热闹一番。若有新成员入伙,大家也要吃顿捞面以示庆贺,或许这就是‘锅夥’名称的来源。”谣传反清廷源起哥老会镇压逃亡兵混混遭牵连 他还告诉记者,锅夥这个名称还给历史闹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关于混混儿的起源,天津民间有一种传说,称混混儿当时是哥老会的支派,只因年深日久,渐渐忘却了根本。哥老会是清代民间的秘密反清组织,属于天地会或洪门、红帮系统。 混混儿之所以与哥老会拉上关系,还与光绪年间在天津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有关。当时李鸿章曾经将他的嫡系淮军调到小站一带驻扎。这支清军在那里驻扎多年,在当地很有影响。但是,由于军中士兵多是南方人,常年离乡背井,军队生活又苦,便不时有士兵哗变、叛逃。李鸿章曾经指示对这些事件要严加镇压,缉拿首犯。他在奏折、公牍中多次提到这些事件的组织者是士兵中的“国匪”,也有时称“国鲁匪”或“国鲁子”。当时一般称哥老会为“国匪”,是因为哥老会主要活动在四川一带,四川话“哥老”与“国鲁”语音相近,久之讹传成真,“国鲁匪”一词便写进了正式的奏章中。在李鸿章的奏折中,也常常将混混儿、锅夥称为“锅匪”。久而久之,“锅匪”和“国匪”便被人们混为一谈,混混儿也因此被涂上了一层反清组织的色彩。同住一条街多为闲散汉地名作帮名分布繁华区 其实,混混儿们根本不问政治。他们大都是城里下层社会中游手好闲的青少年、土棍。锅夥成员往往是同住在一条街巷的混混儿,他们在街头巷尾找上一处房屋作为聚会之所,推举一有能力的混混儿为“寨主”,便可终日混在一起。他们自称是某街某巷的“哥们儿”,彼此称“家门口”的,“寨主”也便以本街巷的霸主自居。 早年,混混儿大多分布在旧城区的繁华地带,尤其是下层市民或游民无产者聚居之地,或者妓院、赌场的麇集区。19世纪,在天津颇有些名气的混混儿大都以地名相称,如侯家后、针市街、西头、金家窑等处的混混儿。这些地区既有最早的居民区,也有繁华的商业区或妓院集中的娱乐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