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位女外交官袁晓园仙逝 侄女琼瑶含泪追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14:17 江南时报 | |
袁晓园先生的儿子深情回忆 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实习记者 范晨芳)11月17日,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税务官、著名书画家、社会活动家袁晓园先生,在南京仙逝,享年101岁。昨日,记者来到袁晓园先生生前的寓所,悼念这位世纪老人。在寓所,记者采访到了袁晓园先生的儿子叶漳民教授。 16日清晨专门从美国纽约赶回来的叶漳民教授,也已经是77岁的高龄。说起母亲,白发苍苍的叶漳民难掩激动之情:“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她小时侯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就是在家里学会念书写字,她就凭19岁在上海艺专学了一年,就奠定了她绘画方面的基础。”叶漳民老人说,自己18岁就离开母亲,去美国念书,而自己受母亲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对语言文字的改革,“母亲对汉字改革的贡献很大,1945年在印度做专员的时候就一直在华侨中推广汉语拼音,1954年到美国与我团聚后也一直研究语言文字,提出了用双拼的方法来改革汉字,本来我学的机械宇航,而母亲和我常常一起讨论拼音改革,使得我也开始对汉语拼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1982年我也正式投入到汉语拼音改革这个课题上来。” 已经在美国开创自己拼字公司的叶漳民,专门研究出“三拼”来解决中国汉字的拼写,说起自己的事业,叶漳民不禁恻然:“母亲对我的研究一直有些意见,因为她研究的是双拼,用的是111个字母,而我一直在搞‘三拼’,用的是85个字母,母亲一直有些不太支持。没想到临终前,母亲一直说着‘字、字、字……’对文字改革还是一直念念不忘啊。”叶漳民表示,自己会继续母亲的研究,把最简易的汉字拼音的软件尽快开发完成。 据悉,袁晓园先生的追悼会定于11月24日上午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琼瑶细说辞世阿姨袁晓园 “和她比起,我太渺小了” “她患的什么病,她走的时候安详吗……”昨日,本报记者拨通了“华夏女杰”袁晓园的侄女——琼瑶的电话,当得知自己最崇拜的阿姨去世时,琼瑶难过了几分种后才缓过神来。 琼瑶向记者回忆道,袁晓园是她母亲的堂姐,自小关系密切得就像亲姐妹,但一系列的变迁后,母亲与袁晓园见面的机会很少,13年前母亲去世的时候,两岸还未正式疏通往来关系,母亲的葬礼袁晓园未能如愿参加,“这也许是阿姨最大的遗憾吧”。琼瑶说,她与袁晓园的最后一次见面是1989年,那是她第一次回内地探亲,由于在新闻媒体上数次见过袁晓园,在众多亲戚朋友中一眼就识出了自己眼中最伟大的阿姨——袁晓园,那时所有的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袁家的关系,“那时我才知道袁系家族竟然这么庞大”。 琼瑶坦言,自己最崇拜和最尊敬的人就是袁晓园,“阿姨这一生活得太丰富了,一直在做她愿意做的事情,在美国本来过得很舒服,但为了理想,她还是选择了回国。母亲去世后,她与我的父亲保持书信往来,每来一封信我都会看,她不仅有一笔好字,她能写一手好诗,她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她是中国少有的才女”,而当记者说起很多人也将琼瑶誉为中国的才女时,琼瑶很自谦地表示,“和阿姨比起来,我真的太渺小了”。 对于袁晓园的葬礼,琼瑶表示自己可能没有机会来参加,“虽然工作不是很忙,但我的身体状况很差,近段时间主要忙于‘修理身体上的小零件’”。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琼瑶也给袁晓园送去了她的问候,“阿姨已经亡身,不知她能否走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如果只到此为止,应该说她不虚此生,她也到了该好好休息的时候了。如果我和阿姨去世之后都能有来生,我希望我和她还继续保持这样的亲戚关系,能亲近一些,不希望再有海峡的阻隔。”在对“来生”的期待中,琼瑶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