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湾蓝绿双方“宪改”的实质、原因及影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1日09:09 新华网 | |
11月15日,国民党主席连战为了选举的需要,大幅改变过去反对陈水扁“催生新宪法”的原则立场,公开提出激进的“新宪三部曲”和“十大原则”;18日,陈水扁在民进党中常会上痛批连战的主张“荒谬”,表示愿意与连辩论,并提出“宪改三原则”。这使得台未来大幅“修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将对“总统”选情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相当的影响。 一、蓝绿双方围绕“宪改”斗法 连战15日在故乡台南市造势晚会发表讲话,改变过去反对陈水扁“催生新宪法”的态度,提出“新宪三部曲”与“十大原则”。“新宪三部曲”的主要内容是:2004年2月前蓝、绿双方提出“新宪”的版本并进行辩论;2004年中通过“立法”让“公投入宪”,完成修改“宪法”的机制;2005年中通过“公投”完成“中华民国新的宪法”并实施。“新宪”的“十大原则”为:“维护中华民国主权的独立”;“总统权责相符”;“公投入宪”;“总统选举采绝对多数”;“国会改革,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立法院席次减半甚至更少,立委任期调整为四年”;“保障女性公职比例超过30%”;“公民投票权降至18岁”;“实施募兵制”;“推动不在籍投票”;“调整中央政府体制,不管是总统制、内阁制还是双首长制,是要三权还是五权,都可以协商”。 17日,连战强调泛蓝“新宪”立场是不动“宪法”总纲,并主张“宪法”及增修条文是一体的,“新宪”不需和过去作切割;国亲两党没有提出“台独公投”的打算,但是“公投修宪”入“宪”后,“台独公投”、变更“国号”,都可能是人民按“宪政”程序提出要求处理的议题,国民党对任何层次的“修宪”议题都持开放立场。 18日下午,陈水扁正式对连战的说法做出回应,除表示愿意与连辩论外,陈水扁坚持要求连战对“一边一国”还是“一个中国”、“台湾新宪法”还是“一中宪法”、“全民公投制宪”还是“双重代议修宪”三个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他并提出“由下而上、不预设前提、全民公投决定”的“宪改三原则”。 连战“新宪三部曲”的实质,是走体制内“宪改”之路,主张先通过“修宪”程序完成“公投入宪”,建立“修宪”的法源依据,然后再提出“新宪”草案,交由人民“公投”复决。陈水扁“公投制宪”的实质,是走体制外“宪改”之路,完全甩掉“立法院”,由“制宪委员会”提出“新宪”草案,直接交付“公民投票”,且不排除“无法源公投”。虽然连战坚持“新宪”不动“旧宪”总纲、“维持中华民国主权独立”,而陈“不预设前提”的差异,但二人都赞同就“新宪”草案进行辩论;“新宪”应交付“公民投票”,由人民直接决定;且双方都不排除、也不反对未来经“台独公投”变更“国号”。 二、操弄“制宪”,各有打算 陈水扁提出“公投制宪”,激化两岸对立,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转移民众视线,回避选战“罩门”。陈水扁政绩不佳,面临选举却乏善可陈,民调长期低迷。为摆脱困境,他抛出“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等议题,抬高台海对立,最主要目的就是模糊选战焦点,转移民众视线,避免把选战主轴锁定在泛蓝擅长的经济、民生议题上,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二)激发泛绿选民向心力,提高投票率。民调显示,2000年“大选”时曾经投票给陈水扁者,有三成左右已经松动。陈水扁把颇具理想性的“公投制宪”、“台独建国”、“正名”等与“总统”选举捆绑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激发传统支持者的向心力、爆发力和危机意识,提高泛绿选民的投票率,相对降低泛蓝选民的投票率。 (三)逼连、宋就“国家认同”表态。国、亲两党带有一定的外省色彩,这一直是泛蓝的“罩门”所在。陈水扁一再声称“一边一国”还是“一个中国”、“台湾新宪法”还是“一中宪法”、“全民公投制宪”还是“双重代议修宪”要讲清楚等,强逼连、宋针对“国家认同”明确表态,目的在于把泛蓝打成“外来政党”、“卖台集团”,从而打击连、宋支持度,拉抬自己选举声势。 连战放弃原有立场,在“宪改”议题上快步跟进,则主要因为: (一)“连宋配”民调支持度大幅下跌,急需以大动作拉抬选情。自9月28日陈水扁公开提出“公投制宪”以来,陈频频出招,借高雄“公投制宪”游行及过境美国等机会有效拉抬了竞选声势,主导了选举议题。岛内多家民调均显示,陈与连、宋的民调支持度首度追平,选情正朝着有利于陈水扁的方向演变。而连、宋则由于不敢提出鲜明的政策主张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也浇灭了不少泛蓝支持者的热情,导致其民调支持度急剧下挫。这一发展态势在泛蓝内部造成震撼,迫使连、宋不得不采取大动作来拉抬选情。据披露,连战在“新宪三部曲”中扮演主导的关键角色,其目的是“不能被陈水扁牵着走”,以阻止竞选声势进一步下滑。 (二)化被动为主动,逼陈水扁在“统独问题”上明确表态。为了化解陈水扁的“公投”攻势,国亲两党在6月曾一度打算以“不阻挡、不反对、不负责”的态度面对“公投立法”,逼迫陈水扁在“公投”问题上表态。但后来,泛蓝因担心动作过大会造成负面冲击,又开始往回调整,使台“立法院”未能在7月临时会上通过“公投法”。此后,国亲两党又推出自己的“公投法”版本,对“公投”的议题、范围与发动方式作了较严格的限制。11月14日,泛绿再次发动攻势,声称将发动支持“公投”的民众包围“立法院”,让国亲两党直接面临“民意”的压力。尤其是,在陈水扁的不断挑动下,岛内民众支持“一边一国”、“公投新宪”与“台湾正名”的比例逐渐上升,民意走向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让泛蓝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且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得不改变做法,以寻求突破、走出困境。 (三)美国在陈水扁过境问题上的做法给泛蓝以极大刺激,使党内主战派的声音占据上风。过去,由于美国方面不断派人与连、宋沟通,希望国亲两党在两岸政策、“国家定位”及“宪政”等议题上采取温和路线,守住“统独公投”的底线,扮演好“安全阀”的角色,因而泛蓝采取稳健负责的做法,也有配合美国的战略,以争取美方支持的用意。但是,令连、宋意想不到的是,在陈水扁不断升高“台独”调门的情况下,美在陈过境时仍突破接待惯例,对他礼遇有加,且让其公开发表“公投制宪”的演讲,形同为陈的主张“背书”,明显偏好陈水扁。这给泛蓝以极大的刺激,让泛蓝高层认清了美的两手政策,深感如不摆脱“执政心态”,改弦更张,不仅不能讨好美国,反使其怀疑泛蓝上台后会与大陆更接近,让陈水扁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在此情况下,泛蓝内部要求彻底从“统独意识形态”中解脱,“甩开中国包袱”,正面应战,主动出击的声音迅速占据上风。 三、“宪改”争议,后患无穷 台湾朝野关于“宪改”的争议,将对岛内选情和两岸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一)台“大选”已演变成“台独”与“不支持台独”的抉择。虽然陈水扁公开提出以“一边一国”、“公投制宪”为大选主轴,但国亲两党此前却极力回避政治性议题,力图将选举的主战场拉回到对自己有利的民生、经济、教改等议题上,主攻民进党的施政缺失。随着连战提出“新宪时间表”,泛蓝在“公投”、“新宪”等议题上正面迎战陈水扁,台“大选”的焦点已集中在台湾前途、“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等方面。选战走向“两极化”,在一定意义上已演变成“台独”与“不支持台独”的抉择,而“台独”势力大肆鼓噪“公投、制宪、建国”对台主流民意的误导,值得高度警惕。 (二)“立法院”通过包含“主权公投”内容的“公民投票法”已势所难免。泛蓝改变过去在“公投立法”上的立场,大幅度放宽原泛蓝版本的设限,并积极与民进党、“台联党”“立法院党团”进行协商,双方已达成了在11月26、27日加开“院会”处理“公投法”草案,月底前完成三读的共识。在连战提出“新宪三部曲”后,国亲两党在月底的“公投法”审议中,很可能仅仅坚持“公投必须由人民发动”,而对“公投”的适用范围、议题选择、发动时机不再设限,这使得包含有“国旗、国号、领土变更”等条款的台“行政院”版本的“公投法”很有可能在月底前完成“立法”程序。一旦该法通过,“台独”势力等于获得了举行“台独公投”的“法律武器”,迈出了走向“法理台独”的第一步,使两岸关系发展的变数进一步增大。 (三)泛蓝夺回议题主导权,但能否有效拉抬选情仍待观察。连、宋转守为攻,提出在时程上比陈水扁更激进的“新宪三部曲”,有助于其摆脱被动挨打的处境,避免被扣上“卖台”与“抗拒改革”的大帽子,暂时取得了选战议题的主导权,对其选情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泛蓝的正面应战,还将迫使陈水扁在选前即对“新宪”的名称与内容、其与“四不一没有”的关系等做出明确表态,无法继续以模糊的言辞,既讨好“台独基本教义派”,又骗取岛内中间选民的支持。不过,这毕竟是泛蓝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招,陈水扁在此议题上本来就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绿攻蓝守”的整体态势难以扭转。 (四)“公投新宪”将给两岸关系发展及和平统一带来新的挑战。与陈水扁的“公投制宪”相比,连战除了在推动“新宪”的时间表较快外,还明确主张“新宪”的名称是“中华民国新宪法”,必须先通过“公投入宪”,在“立法院”完成“公投新宪”的“立法”程序,实际上走的是体制内“修宪”的道路。而双方在让民众直接“公投新宪”及在“新宪”的主要内容方面则差别不大。经过蓝、绿阵营在此次选举中的激烈攻防,未来不论谁上台,“新宪”都将成为今后几年岛内政治生活中的焦点议题,泛蓝或泛绿都无法回避选民要求兑现竞选承诺的压力,从而使“修宪”或“制宪”均难以避免,且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公投新宪”不仅会使台向“法理独立”方向迈出一大步,也会进一步助长岛内民众的“自主意识”与分离倾向,给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带来严峻挑战。 (五)岛内初步出现“公投后遗症”。民进党当局鼓吹“公投”,各地也“有样学样”,目前已有多个县市“议会”及乡镇市民代表会议提议“公投”独立、争取税收。拥有新竹科学园区的新竹市、六轻石化工业区所在地云林县麦寮乡、农业为主的苗栗县,以及澎湖县望安乡等,日前都有“议员”拟提案办理“独立公投”。而南投县“九二一重建促进协会”则于11月16日举行“撤换九二一重建会执行长郭瑶琪”的咨询性“公投”。随着“公投”被无限上纲,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公投”事例出现,台湾的政治乱象将愈演愈烈。(文/赵会可)(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