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省委书记系列专访:贵州钱运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2日15:32 央视《东方之子》 | |
2003年11月14日央视《东方之子》播出省委书记系列专访之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以下节目实录: 人物身份: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人物简介: 钱运录59岁湖北大悟人。 1967年毕业于湖北大学 1983年任湖北省委副书记 1991年兼任武汉市委书记 1998年任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1999年任贵州省省长 2000年任贵州省委书记 钱运录:贵州是中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钱运录:很多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钱运录:应该看到贵州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解说:) 我们来到贵州时,正好赶上钱运录书记去乌当区永乐乡做农业调研。 (现场实况:钱书记在车上:) 钱运录:再往前走就不行了。 蔡晓芳:就是你说的坑坑洼洼的。 (现场实况:钱书记在花棚:) 钱运录:蔬菜搞什么? 农民:搞花。 钱运录:花卉。带着看一看。有几个棚? 农民:全家现在有10个大棚。 钱运录:你家有10个大棚? 干部:她这一个棚每一年可以挣一万块钱。 钱运录:一个棚可以挣一万?纯收入赚钱,毛收入? 干部:纯收入可以达到五千至六千。 (解说:) 这样的农民在贵州毕竟还是少数,贵州有300万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最近贵州省提出两个务必,坚决拿下这300万贫困人口,加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省委、省政府始终摆在突出位置的战略任务。钱运录认为,不仅要扶贫攻坚,还要巩固扶贫成果,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蔡晓芳:这六年的时间里您见过的最贫穷的家庭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钱运录:除了一个房子以外,家里除了一些窝、灶、锅,必备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主要一个水、路、电、住房,基本的生活条件差。 蔡晓芳:这种贫困的程度有没有超出您当时的想像? 钱运录:那当然超出我的想像,很多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这样的地方。我们在这以前贵州是号称一千万绝对贫困人口。中央有一个标准,当时叫625块钱以下。通过这个“八七”扶贫攻坚,我们现在剩下多少呢?还剩下三百万绝对贫困人口,任务还是很艰巨。这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最近我们省委做出了决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用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了,剩下三年的时间把这三百万人口绝对贫困要拿下来。 蔡晓芳: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具体怎么加大? 钱运录:就是说各方面的工作力度都要加大,比方说农业产业化,越是贫困的地方越要搞产业化,因为整个群众他相对素质比较低,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你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他一家一户的农民他不知道怎么干,这个思想也是个飞跃。好像农业产业化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蔡晓芳:但在越贫困的地方越进行产业化难度就越大。 钱运录:只要你认真地抓,还是有很多路子的。你像我们遵义有一个叫虾子镇,它就是搞辣椒市场,一年吞吐两亿多斤辣椒,往全国很多省市辐射,而质量是一流,这样把周围的老百姓,千家万户现在大量的种辣椒,富得很快,很多辣椒万元户,几万元户,这样就多起来了。 (解说:) 这是5年前钱运录刚从湖北调到贵州出任省长时我们采访他拍摄的画面,那个时候,钱运录已经开始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深入山区,走进最贫穷的地方。他刚到贵州走的第一站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但这条路线早在20年前他第一次来贵州的时候已经走过了。 蔡晓芳:1978年的时候您第一次来贵州,当时走的路线是一条长征路线,然后20多年之后您到贵州走马上任,下乡进行调研选择的第一站也是这条路线,两次的选择,同一条路线。 钱运录:我既然到贵州来了,我就应该学习我们的老一辈,革命老前辈他们那种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去面临,去对待我们的机遇和我们的困难。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人是要有一定精神的,这样我们事业才有希望。 蔡晓芳:我能不能这么理解?您第二次到贵州调研的第一站,选择的还是这条长征路,是在寻找您自己的精神支撑? 钱运录:可以这样说,我们应该发扬他们那种精神,就是面临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这些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有希望,我们任何时候我们的精神支柱不能倒。 (解说:) 如何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解决老区人民的贫困,贵州应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思路,钱运录清楚自己的压力是什么。他花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作了大量的专题调研。他认为,自己首先应该知道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所思所想。 蔡晓芳:我听您的手下人跟我开玩笑说,他们是宁愿喝辣椒水,坐老虎凳,也不愿跟书记下乡。 钱运录:这种话当然可能你们 蔡晓芳:您听到过吗? 钱运录:我感到了,我有感觉,他们有时候,我因为跑得比较厉害,有时候两头不见太阳,早晨到晚上,有时候晚上还听汇报,当然很多我对不起他们,,把他们都拖得很累,这个我有感觉。但是不这么做也不行,就是你会用很长的时间,很多情况你都不了解,你没有同感,你不知道群众最强烈地要求是什么。 蔡晓芳:在这一年零十个月的调研中,有没有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钱运录:因为毕竟它和发达地区落差还是比较大,这是一个历史,也是一个严酷的现实。从我们主观上来看,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体制和机制,这个和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蔡晓芳:观念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钱运录:观念的差距主要因为贵州历史上交通地理比较封闭,各种信息来得比较慢和发达地区经济,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少。 蔡晓芳:这样大密度地调研对您后来的工作应该有很多启发? 钱运录:不要光看到贵州贫穷落后的一面,应该看到贵州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特别是贵州第一有丰富地资源,贵州的老百姓讲,贵州是一个四大,是一个大公园,大仓库,是一个大空调,也是一个大家庭。最重要的我们贵州的各族人民,3800万各族人民和基层干部他们有一种强烈地发展愿望,他们并不甘落后,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特别是他们那种长期积累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还是很有特点。我还是很感动。 (解说:) 钱运录出生于湖北大悟,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插过队,读过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起来的干部,他从一个公社党委书记一步一步扎实的成长为一个省委书记。这期间他经历了98抗洪的考验,从相对发达的武汉到相对落后的贵州,从治水到治山,他一直从容面对。面对山区,工作首先从修路开始。 (现场实况:钱书记在办公室指点地图:) 钱运录:我的家乡就在这儿,大别山就在这儿,我现在在这儿。 (现场实况:钱书记在车上:) 钱运录:贵州公路上是一个桥梁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桥都有路,修好了到处都是风景,路不好到处都是陷井。 蔡晓芳:现在这个陷井还有多少? 钱运录:陷井一年比一年少了,风景一年比一年多了。 蔡晓芳:越来越多了。 蔡晓芳:在贵州有这样的特殊地形,你在打篮球,篮球掉到沟底,去捡这个篮球需要背着干粮去。 钱运录:这个事还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篮球掉下去了,打篮球,背着干粮下去捡球。 蔡晓芳:很形象地形容这个地形的复杂。那么我想在贵州修路是不是也是一个大问题? 钱运录:你讲修路在贵州来讲,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是第一号的问题,头号问题。贵州是中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都是山,都是山。这87个县我试图能够找一点比较平缓的地方,稍微缓一点的地方找不到,只有离开贵州以后。 蔡晓芳:这么多山给您的修路增加的难度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钱运录:主要难度在一个地质情况,地质岩溶地貌它有时候比较破碎,第二个就是高山深谷,架桥,打洞。有些工程,像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从遵义市到重庆的边界140多公里,其中桥梁和涵洞就接近40%,有些涵洞里面地质情况很复杂。当时苏联专家帮助我们修铁路的时候,把它打开了马上又把它封闭了,都没有动它,现在我们要把它征服了。 蔡晓芳:那修之前从重庆到遵义,这段距离需要走多长时间? 钱运录:至少是一天吧。 蔡晓芳:这条路如果修好之后,遵义到重庆,14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 钱运录:最多两个小时。 蔡晓芳:不能同日而语。 钱运录:所以这个问题你不解决,你还谈得上什么发展经济,市场经济,什么信息沟通,什么经济文化交流,什么对外开放,一切都谈不上。每年改造和修一万里路,五千公里,力度从贵州讲还是不小的。你现在到贵州你走路,我可以告诉你,到多数地方,特别是到县以上的单位,路的情况很大地变化了。 蔡晓芳:这是您来了以后改善的吗? 钱运录:应该说过去历届都打了很好地基础。 蔡晓芳:但是无论如何你交通成绩的取得毕竟和政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钱运录:要讲政绩我们认为还是要讲实实在在的政绩,就是这件事情是不是对人民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如果是广大的人民都很高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说到底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当然老百姓高兴,肯定自己心中非常地高兴。 (现场实况:钱书记在车上:) 钱运录:下去了还是要多看,不然的话光听汇报,就等于办公室搬家吗? 干部:书记讲了看真的。 钱运录:赵部长讲的实际上内涵一看就知道。 蔡晓芳:从哪儿看出来? 钱运录:你问,你是基本的东西。如果说你是一个外行,又很官僚,又不愿意细问。 蔡晓芳:怎么才会问出来呢? 钱运录:看老百姓的情绪,笑容是装出来的,装几分钟可以,装长了就装不像了。 (解说:) 面对贵州的现状,工作难度相对大的多,很多事情在发达地区用一分的力量在贵州需要用成倍的力量。对于钱运录来说,工作投入不是问题,如何发扬贵州的优势,扬长避短是一个重要课题。 当时国家电力总公司和贵州省联合开发乌江,国家电力总公司认为自己有优势,应该控股,贵州认为自己有资源,应该控股,两家为了控股权问题争论了好几年。钱运录上任以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蔡晓芳:1999年3月份的时候,您那个时候经常亲自带人到国家电力总公司进行谈判,现在还记得当时谈判的内容吗? 钱运录:这个问题主要为一个乌江开发控股权的问题,就是一两个百分点之争,这个争了很多年。这件事我来了以后,我想发展是硬道理,不要搞争论,我们退一下有好处, 他们来控股对加速乌江的开发,水电资源的开发是非常有利的,当然也不是无条件的, 就是你赚的钱你不要拿走,你就在贵州滚动开发。 蔡晓芳:这个要求非常高明。 钱运录:有个底线吧!贵州。 蔡晓芳:当时您在做这个事有没有想过?看似是一两个百分点,但是您这个举动会不会对上一任,或者上几任工作是一个否定,因为他们坚持了那么久。 钱运录:用现在的话来讲,与时俱进。时间一晃荡就过去了,如果你动手慢你现在无电可送了。我们很多专家大学毕业以后,水电大学学院毕业分配来,他们当时是黑头发, 现在都干成了白头发。我到工地去看他们,他们说机遇来了,不然我们头发等白了,等不到大开发的这一天,现在终于等到了。 (解说:) 机遇是最重要的,如果错过,就会更远的落后于其他省分,钱运录借助开发贵州能源的契机作了很多文章,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最后全面发展贵州的经济。这是时代赋予贵州的千载难逢历史机遇。 蔡晓芳:这个西电东送工程它对贵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钱运录:西电东送对贵州来讲是非常有战斗意义的一个工程。广东没有煤,我们有煤,我们有煤我们比较穷,我们把煤变成电就可以增值几倍,我们把电送到广东可以减少它的污染,所以我们叫双赢。所以在贵州来讲,我们支柱产业里面今后第一号支柱产业 恐怕就是能源。富省,富县,富民一个大产业。 蔡晓芳:所以西电东送工程听您这么一介绍,它不仅互利,而且能层层赢利? 钱运录:对。现在我们由于有不少的县因为能源的开发,县里面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财政收入。县里面有了钱,就可以拿出来更多的钱来给老百姓办实事,来扶贫, 它是这么一个关系。我们可以走一条后发效益的路子,就是我虽然落后但是我发展上去,我是个空白,我一下子在很多领域可以进入一个最先进的领域。 蔡晓芳:钱书记,四年前您曾经接受我们《东方之子》的采访,现在还记得您当时说了一些什么吗?要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钱运录:这种投入主要是劳动力,农民把它叫汗水投入,国家适当补助一点。 钱运录:尿素是吧?尿素你就这样丢恐怕不行,要这样,挖个洞,这都够了吧?就这样,不要这样。这样如果下雨的话,它一下冲跑了。 蔡晓芳:这个时候再看到四年前的这个片子,您对您当时的表现满意吗? 钱运录:比较满意吧!没有说大话,比较实在,我认为。 蔡晓芳:但是从那个片子里我能感觉的出来,您当时相对比较拘谨,但是我们这次的访谈我感觉您是非常自信,侃侃而谈。您觉得这种自信来自什么地方? 钱运录:情况的熟悉,因为当时刚来,对贵州的发言权还不是太多,现在来了四五年,快五年了,应该说本科毕业现在在攻读研究生,第四年大学是本科,第五年我在读研究生,我在贵州这个大学里面已经快五年了。 蔡晓芳:那您到了博士状态,应该会是什么样一个形式呢? 钱运录:还得学习,省情,博士他也是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蔡晓芳:您最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钱运录:我最高兴我是看到一条条的公路都打通了,看到一个个的电站都建好了,都西电东送了,看到一片片的荒山退耕还林,变绿了。这种心是很难形容。 钱运录:贵州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我们这样长期这么坚持发展,再发展,扭住不放,贵州是会变样的。 声明:央视《东方之子》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