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才隐性浪费现三怪象 破解结构错位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3日17:57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春11月23日电(李亚彪、姜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是重要的“软资源”。吉林省被称作科教大省,却由于人才“隐性浪费”,出现不少怪现象。这些怪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开始解剖和破解这个难题。 怪现象之一:总量多,缺口大。 数字:据统计,2002年吉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2.11%,而人才占全国人才总量的2.14%。从对比度看,吉林省人才总量不足的矛盾并不突出,在东部省份中仅落后于3个直辖市和广东,列中部地区首位。但有关部门分析,按照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到2005年和2010年,全省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有20万人和100多万人的缺口。 分析:有关人士说,一些人才闲置,导致吉林省人才总量与需求出现反差。在破产或停产、半停产企业中,一批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职工下岗,没有活干。此外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待业在家,据省人事厅调查,今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约为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怪现象之二:密度高,贡献小。 数字:吉林省人才密度高,但效率低,创造价值少。2000年,全省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工业领域研发人员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全省工业技术人员人均工业增加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技术人员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 分析: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分析,资源配置低是人才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吉林省2000年科技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7%;科技人员人均拥有科技活动经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1%。没有配套资源,人才很难创造价值。 怪现象之三:上层多,一线少。 数字:调查显示,吉林省高素质人才远离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74%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7%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83%在机关或事业单位,6%在企业;本科学历人才85%在机关或事业单位,13%在企业。省人事厅对18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抽样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在单位工作任务不饱满,4%的人认为自己无事可做。 分析:吉林省人事部门有关人士说,受观念影响,新增人才多数愿到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或机关中,不少高校毕业生放不下架子,宁可待业,不愿到一线干辛苦活。(完) 东北老工业基地亟需破解人才“结构错位”难题 新华网长春11月23日电(李亚彪、姜佐)文科人才较多,企业家与工程师少;基础性学科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生产管理型人才多,经营、营销类人才少。长期以来,吉林等老工业基地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匹配,出现“错位”,导致老工业基地一方面人才总量不少,一方面所需人才奇缺。尽快调整人才结构,适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正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主要任务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建设汽车、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基地。而调查显示,全省人才结构与这些目标的需求匹配性较差。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全省制造业占工业比重为89%,制造业人才只占工业人才的24%。吉林省人事厅统计,全省88%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等行业,农业、生物化学、医药等吉林省优势或支柱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5%,特别是信息、高新技术等高级人才十分短缺。 在企业内部,这种人才结构的“错位”现象同样存在。一汽集团现有的人才资源,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辅助生产体系和社会事业之中。长春市一家涉外现代化农牧企业,仅有十几名外语人才,农牧产品深加工方面专业人才不足百人。 除行业布局不合理外,吉林省各地区现有人才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春市,传统行业人才供大于求,而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技术人才缺乏。农副产品加工是长春市的支柱产业,全市却只有4所高等院校设有相关专业。松原市是农业大市,而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 有关人士分析,吉林省人才与经济结构不相匹配,除大量紧缺人才流向省外等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和培训工作与经济发展脱钩,教育机构的专业布局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紧缺的人才没有地方培训。 吉林省目前开始探索破解“人才错位”现象。长春市围绕相关主导产业在行业内实行人才咨询查访制度。一些企业还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培训工作。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处处长马利彪等人建议,调整人才结构,应该根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定期普查,搜集数据,编制人才需求动态目录,测算人才需求。同时,建设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社会化人才教育培训网络,调整教育机构的区域设置和课程安排,重点发展一批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完) 吉林探索打造人才“畅通工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新华网长春11月23日电(李亚彪、姜佐)两年前,吉林省通化市石油化工机械厂即将破产时,原市机械冶金工业管理局副局长韩一泉来领办这个企业,企业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韩一泉被提拔为正县级干部。 近几年来,吉林省采取各种方式,打造人才流动的“畅通工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就地取才,改变人才隐性浪费的局面。通化市近几年出台政策鼓励机关干部走上生产一线。到去年为止,全市先后有190多名优秀机关干部离岗领办创办企业。 有关人士认为,近几年来,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隐性闲置的原因在于人才流动不畅,人力资源在市场上无法达到合理化配置。比如不少国有企业下岗的人员在本领域里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工人。由于企业转产,这些下岗人员在本地用不上,在外地可能是紧缺人才,如果他们能够实现跨地区就业,就会由包袱变成财富。 调查显示,东北地区人才市场化配置水平较低,人才市场发育缓慢,规模小、信息不畅、服务手段落后,一些高层次人才没有进入市场。吉林省人事厅统计,从1998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省通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机构实现流动的人才只有50多万人,而上海一年就举办人才交流会600余场,100多万人次参加交流。 一些人事干部说,受观念、编制、户籍等因素的制约,少数地区与单位之间形成“人才壁垒”,也阻碍了人才的流动。原白山市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曾多次想到长春工作,企业坚持不放人,最后企业破产,这位工程师在当地闲置直至退休。吉林省东部一个地级市近两年来有上千名教师不胜任工作,离开教学第一线,却占着编制,大量优秀科研教学骨干进不来。 吉林省一些地方认识到,同“远水解近渴”相比,就地取才是一种捷径。白山市计划成立人才过渡中心,把本地闲散的人才和待岗大中专毕业生聚集起来,实施雇员制,通过租用、招聘等方式,释放他们的能量。长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德大公司为降低成本,从本地招收技术人员,全公司60%的技术骨干来自于停产、半停产企业。目前,许多地区还实施人才流动“畅通工程”,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辽源市在党政机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架设了人才流动的“立交桥”,今年上半年就有6名副县级以上的党政干部到企业创业。(完) “远走他乡,为了自己不闲置” 新华网长春11月23日电 (李亚彪、姜佐) 近几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大量流向外省,与区外之间的人才流动呈现“逆差”,其中吉林省每年流出人才是流入的3倍以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人才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什么老工业基地有不少人才外流?近日,3位曾在机关、企业、科研院所工作过的人才倾吐了这一共同的心声:“远走他乡,就是为了自己不闲置。” 自述者一:老吴,原东北某机械厂技改车间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省某公司总工程师 我远走他乡,就想摆脱“闲置”。1996年以后,我们厂接的活儿总不满,车间当时有100多人,可大家一天的工作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其余时间就玩扑克、翻报纸、聊天,一起耗时间,月工资700多元。我曾提出领两三个人出去办企业,不用单位投资,只用单位的名头,每年向单位上缴利润,领导说啥也不干。没办法,我忙完工作后自己就出去找活干,又有人说我不务正业。我提出下岗,领导不同意,他说下岗的都是富余人员,我不是冗员,没必要下岗。后来,我托人从机械分厂调到后勤,因为在这里下岗比较容易。求人帮着下岗后,我到湖北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现在,我工作顺心,每天很充实,月工资是原来的4倍。 自述者二:老王,原吉林市某大型国有企业工艺研究人员,现任宁波某公司总工程师 原单位很“压”人,干什么都得论资排辈,比较讲究上下级关系,这种环境不利于自我价值的体现。在担任工艺室主任时,院长曾表示准备提拔我当副院长、总工程师,可有些领导不允许下面的人被提拔起来或比他强。我是院里的后备干部,出于为设计院发展着想,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打破旧体制,搞全员下岗再竞聘上岗的建议。不少人看后很不高兴,他们接受不了这种体制,到处讲“工艺室主任还没当上院长,怎么能提出这个问题”。一些人开始处处设障碍,不给我安排活干,当时我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2003年,我离开设计院时,很多人很惊讶,说像我这样的人才怎么会留不住。我自己也挺心酸的,都说我是人才,可人才没有发展环境,同普通人也差不多了,我没有办法再留在原来的单位。 自述者三:老郑,原一地级市直机关干部,现任上海市某区区委办公室主任 在我过去生活的环境中,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处理各种关系就要占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原单位想干一些“正事”很难,这里不是没有想做事的人,而是想到了却很难做到,好端端的人才就只能闲着。比如搞一个活动,经费、审批等各方面都受制约,很多人就不愿意去找麻烦。这个工作环境让人感觉很累,也很委屈。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比较规范,而且更自我一些,你只要有能力就会有相应的机遇。刚到上海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因为能力突出被破格提拔,并被调到区里。(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