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努力提高GDP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3日17:5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赵承、刘铮)国民经济运行有自身的规律,GDP核算有国际通行的办法。但长期以来,中国GDP核算与国际通行办法有一定的差距,甚至一度游离于国际通行办法之外,海内外对中国GDP数据存在各种议论。 国家统计局近日宣布,中国将改进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取消容易引起误解的预计数,建立定期修正和调整GDP数据的机制,在发布GDP数据的同时发布相关的重要 GDP核算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总水平和发展趋势,有一整套独立的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准确的GDP核算,有助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有助于中国正确认识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个人进行经济决策。中国的统计数据是基本可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过了多少次调整,每一次都顺利渡过难关。以统计数据为重要依据的宏观调控一次次取得了成功,这验证了统计数据的基本可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教授克莱因近日表示,根据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与GDP相关性较高的15个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中国的GDP数据是可信的,“浮夸”的指责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的GDP核算历史不长。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国民收入,这个指标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业生产活动结果。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1985年开始,中国建立GDP核算制度,1993年,正式取消国民收入核算,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这迈出了走向国际通行办法的第一步。 中国的GDP核算还存在一些不足。每年底,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当年GDP预计数,这很容易使人将预计数误认为是统计数,从而怀疑中国GDP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获取全面基础资料后,只调整年度GDP总量,不相应公布修正后的增长率,似乎GDP增长率一经公布,就“驷马难追”。这既难以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明年开始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新生事物都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统计数据都存在着误差与不足。中国GDP核算领域的不足,并不能得出中国长期、蓄意扭曲GDP数据的结论。我们应当看到,自从中国开始GDP核算后,从附属指标上升到核心指标,从间接推算到直接计算,调整和细化产业部门分类,规范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补充、调整历史数据,中国的GDP核算正一步步向国际通行办法迈进。 中国GDP数据受到海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使GDP核算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和广大统计工作者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这次对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的改进,仅仅是初步的。中国将不断深化统计改革,使GDP数据更加可信、透明、规范。(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