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建南极第三科考站 世界上首创冰山考察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3日20: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中国著名极地测绘专家鄂栋臣教授22日晚在华南理工大学作报告时透露,中国很快将在距离中山站1000公里左右的南极内陆建造第三个科学考察站,这将是世界第一个冰山考察站。 鄂栋臣是第一个在南极插上中国国旗的科学家。昨晚,他讲述了一段耻辱的历史:1983年,第十二届国际南极条约会议在澳大利亚召开,就南极的矿产资源、领土等问题进行讨 1984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派南极远征考察队赴南极。鄂栋臣和500多名考察队员乘两艘万吨巨轮出发,但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南极是什么样。船上除了大量仪器和物资,还备着几百个大塑料袋。队长在出发前告诉大家:“碰到意外,这些袋子可以把你装回祖国。” 巨轮横穿太平洋的一个多月里,大部分时间以80度的可怕幅度左右摇摆,接近南极的“沉船墓地”时更是遇到特大风暴,外国顾问吓得躲进房间不出来,考察队甚至向国内发回“绝命电报”。 那次艰苦考察令大部分队员瘦了十几斤。1985年2月20日,中国终于在西南极的乔治王岛上,建起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1989年,又在东南极大陆建立了中山站。 鄂栋臣还记得:1985年,他在绘制长城站周边地图时,随手在草图中的海湾边上写了“长城海湾”,第二天,这个名字就传遍世界,从此南极有了第一个中国人命名的地名。 鄂栋臣骄傲地说,现在国际南极地名数据库里,已有300多个地方起了美丽的中国名字:山海关、神农架、西湖……还有代表广州的五羊山,中国大部分的名胜都在南极有个“姊妹”。 鄂栋臣透露说,中国现有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居南极大陆的东西两端,未来将会以这两站为基地,向内陆地区辐射,下一个目标将在距中山站1000公里处的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山上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这将是世界第一个南极冰山科考站。 鄂栋臣还透露了一段“掌故”:今年7月30日,中国在北冰洋边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这个考察站其实是一份“老祖宗留的遗产”。原来,北冰洋中间没有陆地,而科考站只能建在陆地上,如果在北冰洋四周环绕的八个国家领土上建站,则是个复杂的外交问题,而现在建站的这块土地,是在1925年,当时的中国政府签下“斯瓦尔巴德条约”,使中国有权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科考。(王倩、朱穗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