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目的在于培养发掘人才(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11:39 南方日报 | |||||||||
文/胡键 苗枫 杨杰 图/胡键 昨天晚上,第八届“挑战杯”终审决赛进入最后评审阶段,14件作品在来自海内外375所大学共1159件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在评审结束后,评委会的4位院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精彩点评本届“挑战杯”——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好苗子要给好土壤 本届“挑战杯”呈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作品,这些研究可以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比如清华大学的《高性能网络连接磁盘矩阵储存器RAID-M》可以海量地储存数据,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次以800万元的高价转让出去,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问题。 同样可喜的是,还有一大批虽然技术不是非常成熟,但有着非常良好创意的大胆科学探索。 几天来,各界对“挑战杯”的拍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体现了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关心,这是好事。但是,对于“挑战杯”来说,更长远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掘人才,今后针对一些有潜力的科研作品还要给予更好的科研土壤,给予经费、科研条件和学术指导,帮助这些苗子更好地成长起来。 何新贵(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 创新决定成绩 “知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的思想在本届“挑战杯”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他们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着很高的水平,这与我们国家重视科教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高校都为竞赛团体提供比较好的科研条件、科研环境和综合资源,使当代大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本届“挑战杯”中共有14件作品获得特等奖,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突出特点。首先是注重创新。这些作品并不是一般课外作业的重复或“变相翻版”,而是在掌握大量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想法。其次,这些作品都很注重实用性。作品或科研,即使再新颖,但如果不能为社会所需,就很容易遭到淘汰。再次,本届“挑战杯”的参赛者的基础知识相当扎实,很注重理论,通过对理论的深刻理解,扩充自己的课外学习。 沈允钢(中国科学院院士): 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 本届“挑战杯”的作品令人惊喜,杰出的作品非常多。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创新能力、艰苦工作程度、与现代市场的结合,还是在成果本身的意义上都有突出的优秀表现。 拍卖是这次“挑战杯”的热点话题,拍卖必然存在“卖得出”和“卖不出”的作品,但买卖成功与否并不能代表作品本身的优劣。作为科技成果的科学评选,我们所参考的标准并不是与市场结合,而是完全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无论是基础型研究、理论研究、实用型研究,只要能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能产生社会效益的,都能算得上好的作品。 像“挑战杯”这种大型综合性比赛,能推动大学生大胆走创新、创业的路子,对青少年的成才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从本届参赛的作品中发现大学生创新的本领源于对基础理论的扎实研究。因此,我希望在读的大学生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基础学科的探索,不要急功近利,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立题、命题,给社会提出更多有益的建议。 李钊(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科教育应注重创新 不管是博士生、硕士生还是本科生,本届“挑战杯”创造的作品还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但大部分都属于前沿科学研究范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赛的本科生,虽然大多数还是属于研究型的,但至少他们在创新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们以前的本科教育基本都强调“背”知识,是一种智力的教育。现在学习书本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学生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创新,而是整天跟着外国人后面跑是不行的。 本科生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真的很不容易。因此,像这样的活动应该多搞一些。我听说有一所高校尝试办了一个“教改班”,班里的学生不仅仅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还得跟着一些科学家搞科研。这样做很不错,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