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教堂:隔离区的精神家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14:04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 贺莉丹/报道 犹太人留给上海的不仅有名声显赫的富豪和他们筑起的宏伟建筑,那些当年犹太难民的精神家园——犹太教堂以及一处处残留遗迹,依然让人触摸到历史旧痕。 据上海社科院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介绍,上海较著名的犹太教堂,共有三处—— 摩西会堂的历史留存 摩西会堂是座红顶拱门的三层建筑,在它旧址的基础上如今已新建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黑色的楼梯有几段已经油漆斑驳,高大结实的大门还是显得那样沉重。 据王发良老人的介绍,西摩会堂1927年由俄罗斯的犹太人建造,在这个会堂里,一楼拉比(犹太教法学博士、犹太教教士)为年龄到13岁的犹太小孩举行洗礼仪式,这表示小孩已经成人了;而在会堂的三楼,更多的犹太儿童在战争的阴影下坚持学习希伯莱语。 犹太人的安息日从每个星期的周五开始,当太阳下山了,三颗星星出现在天宇中,犹太男人们开始汇集到西摩会堂,女人则在家点燃两根蜡烛。 以色列作家列文斯基先生全家在20世纪30年代从苏联移居上海,迁入犹太隔离区,就居住在摩西会堂的阁楼上这个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列文斯基与两个兄弟在隔离区里的犹太学校上学。二战后,列文斯基全家迁往以色列。2002年4月,75岁高龄的列文斯基携夫人重返西摩会堂,旧宅依旧,感慨万千。 摩西会堂三楼的历史资料陈列馆里陈列着一些珍贵的图片:德国人给犹太难民发的护照上,在“目的地”一栏中将“伊拉克”改成“上海”。何凤山是当时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的总领事,从1938年5月到10月仅仅5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向奥地利的犹太人发放了1900份前往中国的“生命签证”。 神秘的拉希尔会堂 陕西北路(原西摩路)500号的拉希尔会堂(国际上对西摩会堂的通称)位于上海市教委所属的一个大院内,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市教委教研室等单位在院内办公。 周围低矮的房顶,教委大院里新建的建筑让拉希尔会堂显得格外突出。已是上海初冬的天气,原本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的叶子掉光了,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爬满了会堂的墙壁,这让整个会堂看起来更像一个中世纪的古堡。四根汉白玉石柱立在三道拱门两侧,大门紧紧地关闭着。从开着的几扇窗户朝里看,隐约见一排排的黑色椅子和低垂的幕帘。拉希尔会堂如今已不对外开放了,由于没有游人,会堂多了几分静谧。 这个会堂的历史,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上了年纪的老人隐约地记得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也有人说这里曾经热闹非凡,举办过酒会和舞会。熟悉那段历史的王发良老人告诉记者,1920年犹太商人沙逊建造了这所拉希尔会堂,为的是纪念他的夫人,后来成为了一个举行宗教活动的教堂,另一个犹太富商曾经在此地开设过犹太学校。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