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10:0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 题:警惕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 新华社评论员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的形势是 形式主义并不自今日始。多年以来,一些地方喜欢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社会公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作斗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形势下,一些旧的形式主义表现得到克服,另一些新的形式主义又显现出来,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脱离实际,贪大求新。有的地方打着“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有的地方老城并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却不顾财力,大搞“造城运动”。有些地市县的城区面积并不大,却也搞什么“中央商务区”。一些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违规占用耕地,又不给农民以合理补偿。这种以牺牲农民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形式主义,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隐患。 二是盲目攀比,你搞千亩广场,我就搞万亩开发区,摊子越铺越大。一些欠发达地区也盲目比照发达地区的做法,搞什么“全民招商”,违背经济规律,牺牲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给地区的长远发展留下了包袱。 三是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形形色色的新形式主义,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背道而驰的。克服新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让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就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一切出于公心,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好事、实事真正地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不会去搞那些千奇百怪、令人生厌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实事求是地分析,下面有的形式主义往往是官僚主义逼出来的;反过来,形式主义又千方百计地欺骗官僚主义。要克服新的形式主义,必须下功夫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多听群众呼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导工作,使形式主义无处藏身。 形式主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大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地与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进行斗争。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使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早日实现。(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