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完善体制第一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09:24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赵承 刘铮) 在风云激荡的改革长河中,2003年,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到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像一根红线贯穿全年。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项新的艰巨历史任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2003年迈出了扎实而有成效的第一步,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中国的“改革年” 2003年,以改革特征明显、改革措施密集、改革观点新颖,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中国的“改革年”。这是历史赋予这一年份的重要内涵。 如果把25年的改革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能明了2003年的改革在历史坐标中的方位。 从1978年开启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取向。但是,这项伟大的事业,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追寻,于是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次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到2000年底,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下一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何行进,中国的改革大业如何展开,需要做出明确的回答。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且提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巨任务。而如何具体落实这一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2003年。这一年里,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这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措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 这一年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中国改革推进的主导方式具有明显的“双轨”特征:一方面,在传统体制的外围和薄弱环节,通过“放开搞活”突破传统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培育和生长出新的体制因素和力量,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另一方面,在传统体制内,通过“微调”的方式,为新体制不断扩大成长空间,为传统体制的转轨创造条件,如计划、财税、价格、投资、政府职能等方面逐步向市场靠拢。 这种“双轨”改革运行到今天,保证了经济增长主体由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平稳过渡。但同时经济运行中很多深层次矛盾积累下来了,迅速崛起的非公有制经济需要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体制性突破,“三农”和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加以重视,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 改革 向纵深地带挺进 2003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多个方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改革措施成为保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源。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基本确立。 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目前,试点省份已扩大到20个,试点地区的农业人口约6.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步伐。在河南省,从下半年开始,全面取消城镇入户限制条件,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继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利率市场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多项金融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民航等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继联合重组六大集团后,民航总局又决定在年底前撤销23个民航省(区、市)局,把93个机场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及银监会挂牌,不但合并了交叉的职能,而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对各部门进行重新排序,使机构在制定平等游戏规则的同时,真正扮演一个权威而公正的裁判。目前,新设立、组建部门和单位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有序轨道。国务院决定第二批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另将82项行政审批项目作改变管理处理,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管理。 改革赋予中国经济更多的活力,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9.9%,创造了近几年的历史新高。二季度,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下滑到6.7%。三季度经济迅速恢复,达到9.1%。前三季度,经济增长8.5%,全年预计将在8.5%左右。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增长快、投资增长快、进出口增长快、吸引外资增长快的“四快”态势。 改革让广大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10月末,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一般都在30%左右。 新一轮改革显示出新的特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改革的指针。 2003年的改革已经显示出鲜明的新特征,改革与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五个统筹”有着明显的体现。 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从体制上稳定和减轻农民负担;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为促进区域和省域内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国家将积极运用财税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同时,稳步提高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 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积极完善财政支持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今年前9个月,仅全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就累计达108亿元,2180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加大对环境整治、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在今后7年内在林业上的总投入预计将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政策,促进国内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要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切实解决出口退税拖欠问题,进一步调动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推动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出口主体和市场多元化。 改革洪流汹涌澎湃,发展大业永远向前。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