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冲击波连锁反应 沪高校人事改革开始探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9日08:14 东方网 | |
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块巨石,北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一经披露就在中国高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北大冲击波”在上海高校引起连锁反应:最近,复旦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百余全职教授和200多名副教授,在此之前,同济大学也在媒体上刊登大幅广告招贤纳才……上海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已悄然启动。 学术骨干感受压力:形成“挤压效应” 2003年,复旦大学全球招聘的2位院长金力、周电相继在生命科学院和微电子研究院走马上任。与两位“重量级”人物受聘相比,复旦大规模招聘教授和副教授的消息在教育界激起更大波澜。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忠坦言:“复旦此次改革高级职务评聘方式,和北大有一定的联系,但复旦希望做得稳妥些,有实质性作用。”具体说来,复旦的人事改革框架是从以往“因人、因需设岗”全面转为“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教授评议,院系聘任”,并且在教授、副教授招聘层面上首次将网撒向了校外。 “按需设岗”初步荡涤了复旦人事制度方面的“计划味”:原来每年人事处会统计一下今年有多少副教授可以升教授了,或者有多少讲师有升副教授的资格了,接着把高级职务晋升名额摊到各院系;而如今则是院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向学校要名额。 根据新的招聘方案,“复旦大学教授”这一颇具光彩的头衔将不再由本校副教授们按年资“顺理成章”地得到,他们面对外校教授级学术骨干的强劲竞争。从复旦招聘方案中可看出一些门道:学术骨干不可避免首当其冲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教育界人士评价此事时称,学术骨干是一所大学教学、科研的主体,他们获得的“压力”对上下都有挤压效应,将增强学校教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院系获得前所未有的“设岗权”,虽然这个权力要得到学校“聘任领导小组”和“岗位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认可,但这对院系考虑如何科学设置岗位,规划自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设立人事改革特区:高校力戒冒进 上海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无不力戒“冒进”。从几所高校的情况看,设立“人事制度改革特区”是普遍使用的一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就是这样一个“特区”。这个学院空出近10%的岗位柔性引进人才16人,取得正面反馈后,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也相继跟进。据悉,该校将争取将外聘教授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校方的说法是为防止学术上“近亲繁殖”,推进国际化办学,逐步形成多元教学流派碰撞的校园文化。 同济还创造了“人才委派(租赁)”用人机制。科研项目及各教学学院需要引进人员,向地方人才公司提出租用。又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先尝试以这种方式招聘院办公室文秘员。人才中心以该学院为试点,拟在全校范围内逐步推广。 和记者交流时,复旦大学人事处的有关人员特别强调,新的聘任制度适用范围是从今年新增的高级教职入手,也就是说,尽管没有像同济那样设定一个试验人事制度改革的院系,但其实复旦把新增岗位变成了一个“特区”。 记者近日从复旦、同济等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显示,招聘普遍得到了强烈响应,学校收到了大量的应聘材料。只此一点,校内的教师们应该可以感觉到压力,而人事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学、科研等等方面更大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得走着瞧。 作者:褚宁 (来源: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