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雾封断京城五高速路 北京南向交通中断17小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30日07:45 新华网 | |
北京南向交通因此中断17.5小时,京沈高速路发生重大车祸4人死亡 昨日14时35分,京津塘高速路和京沈高速路入口处的横杆终于弹起来了。从第一条高速路封路起,至最后一条高速路“解禁”止,北京南向交通整整中断了17小时30分钟。 本报讯 (记者王姝 通讯员杨国平)昨日下午14时35分,京津塘高速路和京沈高速路入 这场大雾让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能见度不足5米。负责该路段的朝阳交通支队提前进入戒备状态,六辆巡逻车30名交警严守住各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随时待命,等待主管部门封路、疏散交通的指令。同一时刻,负责京石高速公路的房山交通支队、负责京开高速公路的大兴交通支队、负责东六环、南六环的通州交通支队也在大雾的“逼迫”下,紧急调派警力,进入应急状态。 28日22时05分,京津塘路段首先接到北京市交通局的“封路”命令。随后,京石高速公路于昨日0时40分、京开高速与东、南六环于0时50分、京沈高速于5时10分先后“关闭”,各条公路几乎被大雾吞没,北京南向交通几乎被大雾全部掐断。 昨天白天,浓雾终于渐渐散去。京开高速于11时20分,京石高速于11时26分,东、南六环于11时58分恢复交通。最后只剩下京津塘和京沈两条高速路还被大雾笼罩。上午7时,不到半小时,京津塘高速分钟寺桥段、车马庄桥段、四环路入口处蓄满了近50辆车,但大雾却并不见削减,等候的司机十分焦急。14时35分,能见度终于达到行驶要求,入口处的横杆终于弹了起来,京津塘高速路、京沈高速路同时“解禁”。从第一条高速路封路起,至最后一条高速“解禁”止,北京南向交通整整中断了17个小时30分钟。 虽然“解禁”了,但大雾仍未尽散,昨17时,五条高速公路的车速仅达到每小时五六十公里,相当于平时的40%。 虽然交通部门对28日至29日的大雾灾害天气做了积极地应对,但交通事故仍未幸免。京沈高速路就发生了4起交通事故,其中重大事故一起,4人死亡。据了解,所有肇事车辆均为外地进京车辆。 受堵司机不知封路信息 本报讯 (记者朱槿)在京津塘高速收费站口,记者了解到,堵在这里的司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封路消息。一操山东口音的马先生说:“我不知道封路,我们对北京的交通信息很不了解。”在收费站口,一位警察介绍说,封路的标识牌在各个进入京津塘高速的路口处都有设置,并且在交通台不断有最新信息公布。但吴先生说自己没看到什么标识牌。 独自开车的小磊说,他在来的路上看到了两个牌子,蓝底白字,写着“雾雪天气,道路封锁,车辆绕行”,四字一行,在这三行下面用小一点的字写着“道路信息请收听交通台103.9MZ”。但“牌子竖在隔离带里,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的。而且它的用词非常不严谨。我虽然看见了,但以为不是指今天发生的事呢,所以还是朝这来了。”记者注意到,标识牌放在隔离带上,旁边还有“行人禁止入内”或路名的字样,的确不容易发现。 对此,一司机建议说,用黄色或其他颜色的牌子做成警示牌,并标上日期,更能引人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绕到天津也没绕上高速路 本报记者体验大雾封路时的交通 由于大雾弥漫,京津塘高速公路被封闭。本报记者昨日与“津A91460”大客车的郑先生一起从北京到塘沽,结果多花了三个小时,多走了40公里。 郑先生的大巴在昨天中午12时从赵公口长途车站出发,只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到了大羊坊收费站。这里就是封路端,郑先生计划等到中午12时至13时,如果那时还不放行,他就从东五环路出口处下高速,从别处绕行。 12时50分左右,郑先生决定走五环走京通快速路再上103国道。在沿着辅路准备上五环的时候,却发现警察已经封路,无法上五环。 不得已,郑先生调头绕过荣华北路和博大路,13时30分在十八里店南桥驶入东四环,并且终于在13时38分驶入京通快速路,13时48分到了通州区。 14时13分到了张连营,可京沈高速公路仍处于封闭状态。14时30分,车驶到了觅子店———再往东就是天津武清了。 这时,乘客开始埋怨,有抱怨事先不说清楚今天封路的,有抱怨郑先生不知道路瞎走的,尽管最开始都说“绕路总比堵在那里好”,但现在大家都没耐心了。 15时15分左右,到了一个路口,路标牌上写到距离京津塘高速公路只有500米。 15时36分左右,郑先生将车开到廊坊收费站,“多花了我三个小时的时间,多走了四十公里的路。”让他觉得比较遗憾的是,14时40分左右京津塘高速公路就已经恢复通车了。交完过路费,津A91460驶入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本报记者郭少峰 花絮无迟到记录被破 昨晨的一场大雾打破了家住大兴小营的黄先生一年之内无迟到的记录。“平时从高米店上高速,大约走上20分钟就能到木樨园”黄先生说,大巴司机在高米店刚刚进入南六环高速入口,见势不妙就赶紧调转车头退回到辅路上。可即使这样,依然没有逃脱堵车的命运。当时,路上的能见度只有30米左右,大巴司机一路开得小心翼翼。8时将至,大家掏出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向前方报道自己被堵的“噩耗”。黄先生也只好破例向公司说明迟到原因。本报记者王佳琳通讯员杨国平 内急问题就地解决 “早上6时20分,我是第一拨到达的。收费处的工作人员说,雾大封路。10时许,天空放晴后还是不能放行,后来才知道前方出了重大交通事故。我已经在此等候6个多小时。”开大货的司机张先生抱怨说,由于长时间塞车,“内急”的解决就成了问题。记者注意到,高速路口左侧的一片荒地成了司机们大小便的好地方。一位吉林的司机说:“临时卫生间太脏,只能找个人少的地方就地解决。”本报记者文静(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