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营盘山考古改写5000年长江文明史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10:09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12月1日电(记者苑坚)四川营盘山遗址联合考古队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新发现了一处距今5000年的营盘山遗址。岷江上游这一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一部副主任陈剑副研究员介绍,为配合《四川文物
地图集》的编写工作,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管所及茂县羌族博物馆组成营盘山遗址联合考古队,从2000年6月以来对岷江上游地区的四川省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五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发掘面积近200平方米,共计发现了84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

  陈剑称,营盘山遗址周围还分布着数十处时代相近或略有差异的中小型聚落遗址,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遗址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聚落体系,如此规模的遗址群在长江上游地区极为少见。

  三年来的调查、勘探及试掘工作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考古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包括房屋基址9座、墓葬及殉人坑8座、窑址4座、灰坑140余个、灰沟及灶坑13座等,还在遗址中西部发现一处大型类似于广场的遗迹,充分证明了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之一。

  陈剑说,这些实物资料较为清楚地揭示了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的基本面貌,可以初步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距今6000年至4500年)的文化发展序列。

  此外,联合考古队还在营盘山遗址清理了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石棺墓100余座,同时期的房屋基址多座,出土陶器、铜器、石器等各类文物上千件,较大程度地丰富了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研究内容。经勘探发现,在遗址总面积15万平方米范围内还分布有近6万座规格各异的石棺葬,规模属国内罕见。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蒋成副研究员表示,以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一种新发现的以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因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地方文化类型。

  营盘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茂县,距县城3公里,距成都约215公里,正处于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线的中间。鉴于营盘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该类型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考古工作规模最大、发现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故此而将这类遗存命名为“营盘山文化”。从已有的考古工作成果看来,这类遗存的文化遗址目前在四川松潘县、黑水县、茂县、理县、汶川县境内岷江及其支流两岸的河谷台地上均有发现。

  2003年,国家文物局批准营盘山遗址进行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正式发掘,这也是阿坝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考古发掘工作,这项发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完)

  营盘山遗址考古获一系列重要发现

  新华网成都12月1日电(记者苑坚)四川营盘山遗址联合考古队在营盘山遗址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具有奠基性质的殉人坑、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遗物、四川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陶窑址等,出土的彩陶器数量也为四川之最。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一部副主任陈剑称,考古队在遗址中西部发现了一处大型广场遗迹,这里应是举行祭祀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在这处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广场遗迹的硬土之下,考古队发现了4座人骨坑,其中3座均保存有一具较为完整的人骨架,应是具有奠基性质的殉人坑。另1座仅见一个人头,头骨已不见颅顶及上颌部分。陈剑说,这种现象可能与原始社会常见的猎头习俗有关,人殉和猎头习俗也是营盘山居民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古中发现了140多个灰坑,灰坑的平面形状有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扇形等种类,一些灰坑底部及四周用卵石垒砌而成,专家推测灰坑应是进行石器加工的场所或有其它用途。在个别灰坑内,还发现了涂有鲜红色颜料的石块,可能具有某种宗教含义。经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试,红色颜料的成分以汞的氧化物(即朱砂)为主,这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现象。在另一件夹砂褐上也发现有同样的红色颜料,专家认为这表明营盘山居民有尚红习俗。尚红习俗历史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即已在埋葬死者时使用红色矿石粉,如将矿粉撒于死者周围,并将随葬用的饰物兽牙、石珠、鱼骨都染上红色。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陈剑介绍说,营盘山居民具有较为高超的装饰和造型艺术水准,尤其在彩陶器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得以集中体现。遗址出土彩陶器种类众多,质地以细泥红陶为主,火候较高,烧制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扣之有清脆的响声。器表均打磨光亮,有的还施有一层白色的陶衣,再于其上用软笔绘出各种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图案,绘制笔法流畅、娴熟,不少堪称精品。

  在一个灰坑中出土的一件陶塑人头像,制作更为简易,仅戳印出双目及口部。这是目前四川地区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质雕塑作品,堪称四川雕塑艺术的源头。另一件陶质雕塑人面像的鼻子及双耳为捏塑,双目及口部为刻划而成,造型生动、传神。

  陈剑说,包括彩陶器在内的部分加工制作精致的泥质陶器,已开始逐步脱离日常生活实用器的特征,呈现出礼器化的迹象。(完)

  营盘山遗址: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纽带

  新华网成都12月1日电(记者苑坚)营盘山遗址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文物,表明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之间有着众多的交流、传播及融合。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一部副主任陈剑称,以营盘山遗址为中心,包括波西、金龟包、波西台地、上南庄、勒石、沙乌都、马良坪等十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内的营盘山大型遗址群,在时间及空间之上均有各种联系,从而组合成较为完备且颇具特色的聚落体系。

  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岷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与古蜀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均流行在玉器、石雕像上涂抹红色颜料的风格,从这一风格中可以找到营盘山遗址的朱砂涂红现象的影响。

  在遗址的灰坑中出土了一尊雕像,其造型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瓶较为相似,瓶口都是人头形,陶塑人像有甘肃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表明是受甘肃、青海地区文化传播影响的产物。

  同时,考古队又对属于营盘山文化一部分的波西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出土了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特色的彩陶钵、敛口钵等器物,证明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6000年前就有了文化交流。

  考古队在2002年还发现了文化面貌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相似的沙乌都遗址,年代距今约4500年,以沙乌都遗址为中介、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即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前身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古蜀文明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

  陈剑称,根据目前取得的实物资料分析,营盘山大型遗址群历经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以波西遗址为代表的遗存为第一阶段,文化面貌与营盘山遗址有一定差异,受到了黄河文明之一——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强烈影响,外来文化因素占据较为明显的主体优势。

  第二阶段是以营盘山遗址的主体遗存为代表,当时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遗址数量众多,外来文化因素、主要是西北地区马家窑类型文化的影响仍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第三阶段的遗存以沙乌都遗址为代表,距今4500年左右,出土遗物与成都平原各史前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相同,更多地表现出浓郁的本地文化特色,表明此阶段岷江上游地区的本土文化因素已胜于外来文化因素,从而使长江文明占据了优势地位。

  陈剑说,营盘山文化发展的趋势展现了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演进中的本土化历程,它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较为独特的重要地位。(完)

  考古专家细述营盘山居民生活画面

  新华网成都12月1日电(记者苑坚)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蒋成副研究员、发掘研究一部副主任陈剑副研究员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描绘了营盘山居民数千年前的生活画面。

  营盘山居民以定居农耕业为主要生活方式。因为岷江不仅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而且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民族迁移的一条重要走廊。

  四川茂县县城所在的河谷冲积扇,是岷江上游地区的地理中心,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取水便利,扼上下交通之咽喉,历史上就是当地人定居生活的理想之地。

  营盘山居民以定居农耕业为主的经济生活状况可从遗址内发现的相关遗迹和出土遗物中略见一斑。如出土遗物包括较为丰富的石质、陶质和骨质生产工具,陶器中夹砂厚胎的炊器,器体宽大、容积深广的贮器占有一定的比例。遗址出土陶器中有相当数量的彩陶壶、彩陶瓶等酒具类器物,据此专家推测营盘山居民可能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并开始进行生产。遗址内还发现有圆形袋状灰坑,应为用于贮藏粮食或其它物品的窖穴。这些发现表明,当时农产品的数量已较为丰富。

  同时,狩猎、采集和捕捞业也是营盘山居民以农耕业为主业的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内容。遗址出土有数量丰富的狩猎所用的石球、磨制精细的石质和骨质箭镞等遗物。还出土有数量众多的细石叶、细石核及小石片石器,细石器制作工艺成熟,选材精良。学术界一般认为,细石器多为复合工具的组成部分,常用来剥离加工兽皮,细石器工艺与狩猎、畜牧经济有密切联系。遗址还出土有打制石网坠,当为捕捞渔业的实物例证。

  营盘山遗址的细石器及小石片石器具有出土地点集中的特征,未经使用的成品石器、半成品石器和加工残片,多在几处填土呈灰黑色的大型灰坑内出土。此现象表明,营盘山居民中已有固定的人员从事石器加工作业,这些大型灰坑可能就是当时的石器加工作坊所在地,而石器、尤其是细石器制作,已成为手工业的专业门类之一。(完)(来源:新华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任汝芬包仁考研冲刺 商务英语 白领深造必修 学通英语得大礼!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情不自禁极限快感
帮你成为性爱高手
非常笑话
长日漫漫烦了还累
怎么办?看笑话!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什么泳裤好?颜色款式没关系,它一定不能比你游得慢!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