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传人”的誓言(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09:24 光明网 | |||||||||||
——珠海市香洲区创建“教育强区”纪实本报记者 杨连成 通讯员 叶少苏 对于构建一座城市的教育现代化并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这个“百年树人”的浩繁工程来说,“两年”也许只是个容易被忽略的瞬间概念。然而,正是在公元2002年到2003年这短短的两个年头里,在中国南海之滨的经济特区、在珠江三角洲年轻而浪漫的珠海市主城区香洲,打响了一场全区80万人总动员,轰轰烈烈而卓有成效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的攻坚战,一场继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普九”攻坚达标后前所未有的教育大投入、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的壮观场面展现在香洲区400平方公里的每一片社区和每一条街道。 在香洲创建“教育强区”决策的感召下,在几十万新老香洲居民对优质学位的强烈渴望中,那些长期分散在城区夹缝和郊区乡间的薄弱学校正在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起来的一所所规范化学校,是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上香洲区教育现代化的讲坛,代之而起的是今天的香洲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携手互动和城市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是香洲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08年实现富裕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全面提速。让“优质学位”遍布每一所学校 香洲区的市民们对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种“一家几代人为一个孩子找学位”的日子仍然记忆犹新。当一批批特区建设人才拿着崭新的户口本走进辖区内的公办学校为子女报名注册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没有学位。” 学位?学位是什么?学位不就是摆进教室里的一张课桌凳吗?可就是这一张张每个学龄儿童都有权使用的课桌凳以及可以放进课桌凳的课室和由课室、操场、实验室、图书、教师等组成的学校,那时的香洲似乎永远也无法满足像潮水一样涌入的新一代移民和城区人口超速增长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一段时期,千家万户参与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几乎席卷了香洲城区的每个角落。 虽然香洲历史上曾有过教育的辉煌,凤池书院、凤山书院、金山书院、甄贤学校这些闻名遐迩的明清学堂遗址至今历历在目,这些国内并不多见而又比较密集的著名学堂曾经为香洲培养了一代代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甄贤学校至今还书声朗朗,诗书传家薪火未断,但它们只是作为香洲百年重教传统和人杰地灵的历史见证而存在。 虽然香洲建区至今还不到20个年头,历届区委、区政府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视和投入,但在面对20世纪末开放改革办特区所带来的流动人口冲击波和信息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巨大落差时,仍然难以减轻迅速膨胀的城市施加给教育的沉重压力。 因为香洲和国内其它特区城市一样,正处在一个从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迈向开放和发达的新兴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历史阵痛期。要尽快走出这个无法超越的历史阵痛期,那就只有咬紧牙关,奋起一搏。 香洲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东在200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大声疾呼: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均衡化,让“优质学位”遍布每一所学校,这是我们这一届区委、区政府和全区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以来,我们提出和实施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推进香洲区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今年我们要新建几所规范化学校,彻底改造薄弱学校,最后消除那些规模偏小、质量偏低的“麻雀学校”,净增加优质学位12192个,让优质学位迅速遍布全区每一所学校! 人们看到,黄晓东书记到任后走访的第一个单位就是教育部门,主持召开最多的会议就是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会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先后十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早在调珠海工作之前,黄晓东就与人合著了40多万字的《容闳传》。黄晓东在和教师们座谈时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出生于香洲南屏的容闳先生在国内最早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并一再上书要求办教育,选派优秀青年出国留学。我们香洲区2000多名教职员工都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容闳先生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在容闳先生的家乡办出中国一流的教育来,在国内外树立起香洲教育的品牌形象。 香洲区区长李英多?温柿烨逃帧⒓苹⒄咕帧⒔ㄉ杈值炔棵诺牧斓迹聿煌L愕厣钊氪唇ń逃壳谝幌叩餮校唇ǖ燃堆!⒔逃畔⒒ㄉ琛⒌髡2季帧⒈∪跹8脑斓饶烟獬瞿被撸琢η孜P乱唤煜阒耷⑶?80万香洲儿女争创广东省“教育强区”的铮铮誓言被写进了2003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一条条创建教育强区“绿色通道”开通了,一道道难题解决了,一所所新建、扩建学校的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和优秀教师选拔等都成为装在市、区领导心中的头等大事。在一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如何解决教育资金缺口问题时,在经过李英区长果断决策和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区政府决定向银行融资5000万元投资教育,这是香洲区历史上第一笔由政府担保的教育贷款。在新一届香洲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日程上,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一切财力、物力、精力都向创建教育强区倾斜,研究教育工作的会随时开,教育有问题立即解决。如此两年如一日,从无例外。这里有一条民心汇成的河流 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林映群在上任后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得较多的是在如何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和办出特色等软件上缩短香洲基础教育与教育强区之间的差距。出乎意料的是,横亘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碍却是一切教育硬件的共同需求——资金。 香洲全面建设规范化学校的资金缺口是不容易跨越的。 1984年香洲建区后,一般的区属学校都是由旧庙宇、旧祠堂改建而成,其简陋破旧的程度可想而知。香洲建区头五年,区政府每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建校舍的钱还不足一千万元,只好采取市、区、镇(街)、村四级办学和村村建校等“饥不择食”的办法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1997年,全区只有2所省级学校,7所市级学校,够上省、市和区级标准的学校未超过香洲区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起步不久的珠海中心城区百业待举,有限的财政资金究竟是先投资教育,还是先考虑经济的增长?为了保证教育经费的优先安排,香洲区在财政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坚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从1999年到2002年三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4.58亿元。到2002年5月香洲提出创建教育强区前,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49所,公办幼儿园1所,被评上省市区级的等级学校已达28所,占学校总数57%。这个成绩和发展速度已经来之不易了,然而,在珠江三角洲的几个重要城市的教育强区竞赛中,香洲似乎并不具备多大的优势。与珠海在全国的地位和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珠海主城区的教育现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基础教育的数量扩张尚未完成,质量提高的挑战和城市竞争的压力又逼上门来——这就是进入21世纪的香洲必须面对的振兴教育的难题。 香洲要赶在2003年底争取通过全省第三批教育强区的申报评估,光是硬件的直接投入就要4亿多元的资金,压缩到最低限度也要2.6亿元!而当年香洲区财政可支配资金还不到6.26亿元。这就意味着香洲要为教育投入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上的财力,如此巨大的资金支出如何保证?财政投入教育主渠道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金渠道如何通畅? 就是勒紧裤带也要保证创建教育强区的投入!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当年扩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启动教育信贷计划,再为教育增拨5000万元创建教育强区专项资金。另一条筹集教育资金的渠道是市区两级政府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从参与香洲城中旧村改建的开发商那里筹措3000万元的建校经费。区财政投入5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香洲区教育促进会向社会各界发出了教育捐款倡议书,倡议者的期望值是不少于1000万元。 今年7月12日,香洲区委、区政府在珠海市体育中心举行了珠海市有史以来首次以教育为主题的“万人行”盛大募捐活动。酷暑盛夏的炎炎烈日下,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顺生到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市委、市政府和区五套班子领导始终走在教育强区“万人行”的最前面。珠海市教育局发动全市教职员为香洲创建教育强区捐款,市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长罗碧坚代表珠海市教育战线为“万人行”活动送来了第一笔150多万元的捐款。林映群副区长带头将自己到任后第一个月的全部工资捐献给教育强区工程,香洲教育战线2000多名员工踊跃捐献,个人捐款至少300元以上,光是本战线捐款就高达150万元。8月份,香洲区“教育强区”银行账户上的社会各界捐款是760万元,到11月份就迅速攀升到2016万元!这个数字是倡议者期望值的一倍以上。 区委、区政府一声号令,全区上下纷纷响应。湾仔街道办党工委书记罗锡强坐在油漆剥落的办公桌前对记者说:“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们体面地从事高尚的事业,要打赢这场教育强区的翻身仗。”他们那里与澳门一江之隔的湾仔中学和湾仔小学在教育强区的推动下,由简陋的小渔村学校一跃为省级标准的规范化中学和小学,湾仔街道办为此而付出了三分之二的财政投入,而这个在珠海堪称“富甲一方”的街道办事处却没有一栋哪怕稍微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办公楼。南屏镇广生村400多户群众在原党支部书记吴天保的带领下,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470多万元,投入到解决规范化小学——广生小学的建设中去。 资金本是最无情的硬通货,而情系教育的海内外香洲人在填补创建教育强区所需要的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则是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些源源不断流入教育强区专户的资金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民心汇成的河流,是支撑香洲创办教育强区的力量源泉。 年近九旬的唐家玉老人是100年前出自香洲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后代,老人在她的上海寓所里听说家乡在创建教育强区时,不顾自己风烛残年之躯,执意将自己一生积攒下的50万元全部捐献出来。当香洲区领导上门感谢和接受老人捐献的时候,他们被老人简陋拥挤的居室、非常俭朴的生活和高尚的爱乡重教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只能坐在轮椅上的世纪老人硬是不肯为自己留下分文的养老费,她要把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信念和全部的希望寄托给家乡的教育,寄托给肩负振兴家乡使命的香洲的孩子们。 另一位旅居香港的香洲乡亲、珠海市荣誉市民、香港建筑界知名人士、88岁高龄的曾正先生在今年5月得知家乡创建教育强区急需建设资金后,让儿孙们用轮椅把他推上了开往珠海的客船。老人要再为他的出生地香洲区吉大街道的吉大小学创建市一级学校捐献50万元,而此前他已经为这所小学捐建了一栋260万元的综合教学楼,并亲手为教学大楼奠基铲上第一锹土。曾氏三兄妹捐献家乡教育强区的资金已高达1200多万元!记者于5月25日下午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捐款的曾正老人,曾老对记者说:“知识能够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命运,教育能够改变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的命运。我们这些老香洲人在生意场上打拼了一生,不为别的,只为报效祖国和家乡,只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个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有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成就,为此而尽一份做个中国人的本分,此生足矣!” 创业在珠海的澳门商人邱秋雄先生不仅个人出资6万元为拱北小学建了一处现代化的游乐场,而且设立20万元的奖教助学金,奖励香洲的名师和勤奋好学的孩子。香洲区第十小学附近一户居民在听到香洲创建教育强区的倡议后,立即给学校送来价值9000多元的一车新书。在柠溪的香洲第六小学,在新建的十二小学,大到价值20多万元的闭路电视系统,小到校园里的花圃、空调、饮水机、根雕艺术盆景等等,都来自社会上热心教育事业的人们自愿捐助。吉莲小学徐观广校长不久前接待了一位陌生的过路人,来人是在听到校园广播后,直接找到校长室,掏出身上仅有的5元钱,说自己虽然是个吃政府低保的贫困户,也要为教育强区这样的民心工程添砖加瓦,聊表寸心,为的是将来这个城市里不再有因为知识贫乏而需要吃政府低保和救济的人。 我们无法忘记那些为香洲创建教育强区而夜以继日、忘我奋斗的人们。这是一群来自全区各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骨干,他们的使命是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严格按照广东省规定的教育强区评比指标体系,搜集、甄别、整理香洲区教育及其相关行政机关、全区35所公办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三年来全部的档案材料,并把这些分散、零碎、琐屑的档案文件全部规范化和数字化,输入电脑,随时可供检索和查阅。自从暑期拉开战幕以来,在这个临时组建起来的战斗集体里不知涌现出多少感人的事迹。潘启华老师在长期加班熬夜后,不幸摔断右臂,四个多月来,一直吊着绷带整理归档各类文件。张明华老师被抽调到创建办后,发现患有严重肠溃疡,医生要求马上住院手术,但他瞒着领导和同事,一定要坚持工作到教育强区评估的那一天。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李传楼累病后,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打吊针,仍然没日没夜地查找资料,细心核对。为了保证教育强区评估资料的完整详尽,他们每天两顿快餐盒饭吃到几乎倒胃口也毫无怨言。 正是有了香洲全区人民这样的真情大投入、资金大投入,金钟小学和侨光小学等一批长期曝晒在阳光下的“烂尾学校”不仅在2002年夏季迅速竣工开学,而且在开学伊始就相继晋升为市、区一级学校;唐家中学、唐家小学、香洲十二小、五小、六小、香华小学等6所学校一跃晋升为市一级学校;香洲教育幼儿园已通过省一级幼儿园验收。香洲十小、湾仔小学通过了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全区已有30所公办学校成为等级学校,其中省一级学校6所、市一级学校15所、区一级学校9所,占全区公办学校总数的85.7%。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占地5.3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拥有2400个优质学位、48个教学班规模的省级规范化学校金鼎一小在香洲教育强区高潮迭起的声浪中迅速崛起。香洲区教育局副局长郝湘生满怀信心地向新闻界宣布:香洲最偏远农村地区的官塘、东岸、下栅、那洲、会同、永丰、上栅等7所薄弱学校将在明年9月前从香洲基础教育风景线上消失。香洲区还通过整合资源,新建了规范化的海前小学,将东桥小学与北山小学整合,前山中学与上冲中学整合,使这些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香洲区在新城区动工建设了霞光小学、新长沙小学、白石小学等三所规范化学校,城郊地区的长沙、东坑、界涌、南溪、白石、兰埔、夏村等8所薄弱学校得到了彻底改造。这些凭借教育强区的东风和资金实力而大手笔运作的教育工程,将使香洲区公办学校优化成35所,所所都是规范化、上规模的等级学校,全部都是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学位。 伴随着香洲最后一批“麻雀学校”、薄弱学校在人们的期待中寿终正寝,一个前所未有的“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的生动局面开始在香洲形成。春华秋实向未来 有教育专家最近在考察香洲中小学教育后感慨地说:“香洲出名师,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香洲教育的希望所在。” 随意走进香洲区属的任何一所中小学,我们无法抑制对这里名师辈出以及显著的教学特色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而赞叹。 ——香洲拱北,这里地处“一国两制”的最前沿,中西文化的交汇点。繁华商业地带的灯红酒绿却丝毫没有能够染指这里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拱北小学校长严红释疑说,因为拱北小学是一所名师济济的学校,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正是来自拱小教师们成功的教学实践。在拱北小学首创的小学生20多项星级评价体系的引导下,教和学在这里已经变得乐趣无穷。这里有教师们给同学们设置的“语文超市”,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数学等科目的少儿游戏,有激励每一个同学踊跃摘取艺术之星、发明之星、体育之星、阅读之星、科技之星、环保之星的生动故事,有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的“我能行”文明训练营、棋童俱乐部、小海贝电视台、体育吉尼斯、读书小博士等魅力四射的少儿社团,有拱北小学教师自主开发、并发行全国的“多媒体熟语识字”光盘和《校本美术课程》。“名师立校”使拱北小学两年来在全国和广东省各项学科竞赛中频频获奖,在2003年全区课改教学比赛中,拱北小学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的一等奖。 ——香洲区第十小学校长鲍当洪是个闻名全国的优秀校长,他创造的“早点、饭后果、下午茶”三点英语教学法和为小学不同阶段而设置的快乐英语、体验英语、情境英语等操作性强的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全区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当这里的一年级学生都能大胆自信和无拘无束地与前来参观的外籍老师会话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城市在香洲的崛起。 ——走进香洲柠溪老城区里的第六小学,我们没有想到,在这座资格较老的小学里,连50多岁的老教师都在熟练地使用电脑多媒体上课,由六小教师和千余名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电影艺术节”以及校园里的优秀影片长廊不仅与他们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与少儿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他们的校本教材《外星人》放飞的不仅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还使国内外教育界同行看到了中国经济特区里小学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 ——走进香洲新城区里开学才两年的第十二小学,这是一所被新香洲住宅小区包围的崭新校园,校门外隆隆打桩声中的房地产扩张步伐似乎是在和学校的发展赛跑。女校长王琳琳骄傲地说,十二小在建校之初只规划了24个教学班,学校建成后为了满足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一下子扩大到了30个教学班,政府1800多万元的一次性硬件投入和从全区学校抽调来的过得硬的教师队伍,使十二小从一起步就成为创办“科学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共存”的规范化学校,追求学生道德、情感、知识和良好品行养成教育的完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 ——香华小学校长王春喜在记者面前显得一脸的优越感,由于得益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旷习模教授等名师的指点,得益于华中师范大学名师库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支持,他们早在1996年就进行了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育实验,实现了小学课程活动化和小学生活动课程化,开创了珠海小学教师参加并获得全国教学竞赛奖的先河。香华小学成为珠海教育战线有名的“获奖专业户”,他们的实验课例《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暨德育创新成果特等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有14幅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全国艺术教育成果展金奖,3位教师在全国德育成果展评上分别获得特等奖、银奖和铜奖。他们还为珠海的基础教育输送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由农村小学改建而成的市级学校九洲小学吸引了许多珠海市知识“白领”们的孩子在这里就读,近年来,这所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英语教育和科普教育特色在全区学校中脱颖而出,当我们看到四年级的黄冠元同学自己编写电脑软件程序,自己组装的“机器人”获得了广东省首届机器人比赛大奖,看到这里的小学生们在社区开展“数学与生活”的生动演讲时,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香洲教育强区的成果而欢欣鼓舞。 ——即将整体迁入新的规范化学校金鼎一小的薄弱学校那洲小学的教师们同样也不甘落后,这里的13名教师中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就有11人,虽然暂时还开不了多媒体课,可他们全都通过?思扑慊屑端娇际裕┢嚼鲜χ谱鞯目渭谌⒂锝萄Ь喝谢竦枚冉薄? 这是香洲区基础教育战线上名师走红和名师辈出的时代。家长选择学校看中的是名师,学校做大做强依靠的是名师,教育可持续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还是名师。名师和名校长是社会的宠儿,是办学的灵魂,名师和名校长的多少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呼唤名师、造就名师和广招名师成为香洲连续两个“教育建设年”和“教育质量年”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主题。香洲区教育局局长陈智霖向记者展示了香洲“名师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从2001年到2003年,全区通过招聘、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不间断、多层次的“名师工程”,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包括部分学校聘请适当比例的英语外教。目前,香洲区有特级教师5人,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71人,68名教师被确定为学科带头人,全区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指标达到和超过了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82.7%的小学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80%的中学教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16.3%的高中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区内学校获得过国家级科研奖6项,参加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的获奖教师665人次、学生2521人次。香洲基础教育普遍呈现出德育教育、英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普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五大特色,正是因为有了一批优秀的校长和众多的名师,才奠定了今日香洲基础教育走在全国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前列的人才基础。 真正的教育强区从何而来?香洲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怀光认为,除了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更加强劲的硬件投入和大力引进名师(近三年引进近200多名国内优秀教师)和全员培训教师外,还来自香洲区教育系统在深化改革中形成的一个优胜劣汰的教育教学体制和师资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聘任制、职级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在全区学校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行教职员全员聘用合同制,允许教职员在校内转岗或区内流动应聘,落聘教师可以辞职或自行进修提高等改革举措。 “教育强区”在香洲仅仅是个开始,香洲区区委书记黄晓东、区长李英坚定地认为,一个永无止境的“教育强区”工程正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香洲,创造出一个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城市竞争力的珠三角中心城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