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前古长城多存疑问 通州古长城身份待考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0:29 北京日报 | |
本报讯(记者赵婷 实习生白絮菲)通州城里藏着百米北齐长城,这个消息前不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过,一些文物专家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身份、年龄都有待进一步确认。有资料显示,北京地区明前长城现存长度为73公里,像这些存在疑问的古长城遗址在延庆、密云、门头沟、昌平等区县还有多处。 中国文物协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文献和出土的墓志,古通州境内曾有古长城,但墓志只表述了长城存在的大方向,并未确指地点。现在通州南关发现的150米残墙,究竟是不是北齐时修建的长城,仍有待确认。区文物部门认定其为北齐土长城遗迹的主要依据是土墙附近发现的两块唐代墓碑,上面记载附近有长城;《通州志》及明嘉庆《通州志略》等文献也有提到过通州城内有北齐长城。但仅凭目前的这点依据,就推测认定残墙为北齐长城有些为时过早。 成大林先生表示,应注意还有其他历史文献有不同说法,比如《北齐书》中写道“(北齐天宝)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而不是现在报道中的“海河”,一字之差,地理概念却相距悬殊。文物认定工作只引述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是大忌。现有文献都不曾提到在此修长城的目的和历史背景,而历史背景的研究对于长城的断代和真伪鉴别极为重要;当地居民从土堆中挖出的碎石和瓦片经专家鉴定后表明,并不是北齐时期的文物。所以,通州这段长城是不是北齐的长城,还需通过分析土墙断面的夯土层、夯土窝和土墙内的各种遗存等一系列考古手段进行考察,才能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 以往,我们一说长城,想到的往往是那些保存相对完好的明长城。成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自春秋战国以来,先后有约20个朝代或诸侯国曾不同规模地修建长城。其中,北齐、北周、东魏、隋、唐的古长城经过北京地区的文献记载较多;有些遗迹还非常清楚。 1984年至1985年进行的航空遥感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明前长城,多被明代长城掩覆,现存长度为73公里,主要分布在河北怀南县镇边城以南,北京门头沟大村、昌平区老峪沟、禾子涧等地段。据门头沟和昌平文物部门介绍,这段明前长城遗址北起昌平区西北黄楼院,经流村乡、老峪沟乡和高崖口乡交界的锅顶山、南鳌鱼岭,折向马刨泉的北祁岭,南入门头沟区房良、大村东山,全长约30公里。不过自然坍塌严重,早已没有成型的建筑遗存,只是散落在山脊上一条突起的遗存物,全部用碎石组成,且断断续续,有些地段已难分辨。若不经专家指点,站在跟前都以为它只是一段普通的土墙。 目前,市文物部门尚无一套完整的北京古长城分布调查资料,多处残迹仍处于“待认证”阶段。如昌平到门头沟的古长城,其身份就有“春秋燕国说”和“北齐说”两种说法,各有史料为证。延庆文物工作者三年前在南山上也发现了一段有十多公里的古长城遗迹,但同样有待进行细致地考察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