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打开江西南大门 率先对接珠三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3:27 新华网 | |
新华网江西频道12月3日电(记者 焦然周伟)从11月26日至12月2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率领赣州党政代表团赶赴广州、顺德、东莞、深圳,率先对广东省委、省政府构筑“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倡议予以积极响应。 “泛珠三角”经济区构想是由广东省委、省政府针对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竞争的新挑战、新趋势,经过调研、论证于今年11月正式提出的,通常也被人称为“9+2”,具体而 与广东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的江西领导敏锐地看到了“泛珠三角”构想将带来的新机遇。省委书记孟建柱要求江西积极参与,甘当配角,尽快对接长(长江三角洲)珠(珠江三角洲)闽(闽南经济区)。地处江西南大门的赣州市第一个做出了积极反应,响亮喊出“对接珠三角,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方针。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说,广东提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给赣州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赣州全市18个县(市、区)有7个与广东接壤,要率先对接珠三角、融入珠三角,在互补中扩大合作,在服务中加速发展,在接轨中谋求共赢。 为此,赣州市迅速组织了上百人的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寻求与“珠三角”对接的良策。代表团中包括18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和20个市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白天考察学习,晚上讨论研究。 巨大的差距,激荡着赣州人的思想。有的代表认为,如果抓不住这次机遇,赣州恐怕要落后一个时代;有的领导反思说,我们与广东相比,眼界不开阔,思想不解放,习惯下行政命令,不擅长市场化运作;有的干部认为,我们与广东的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和作风上的差距,根子是体制、机制上的差距。 差距带来了压力,压力也催生了动力。来自赣南老区的干部们苦苦思索:如何对接珠三角、怎样建设新赣州?如何发挥好“后发优势”,学到广东高速发展的真经?他们总结出迫切需要向广东学习的十大观念: 一是“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明确有实力才有竞争力,咬住经济建设不松劲;二是“先当好配角,再当主角”的观念,积极融入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浪潮;三是“突出主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四是坚持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以不空谈、干实事,讲效率、讲效益为工作原则;五是事业为重,淡化“官念”的观念,千方百计干大事、干实事,堂堂正正,淡薄名利;六是规划也能创造生产力的观念,把城市建设规划好,把产业布局规划好,社会事业统筹发展规划好;七是开明开放,互惠互利的观念,实现投资者赚钱、我发展的目标;八是放水养鱼,不与民争利的观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九是依法行政的观念,创造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建设诚信、廉洁、高效的政府;十是不断创新的观念,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赣州考察团还提出了一系列对接“珠三角”的具体建议,如凡是“珠三角”地区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赣州也应取消;对于珠三角没有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尽量精简;加紧建设赣粤高速公路,实现赣州至广州三小时经济圈的构想;创造条件积极吸引深圳特区企业到赣州创办“内地特区”;尽快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投融资体系、口岸服务体系等。 赣州的干部们说,广东之所有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先行了一步。如今,赣南老区在新的机遇面前要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决不能再错过发展机遇。赣南的红土地迫切期待和渴望迅速崛起。(完)(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