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传立华中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倩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3日13:30 外滩画报 | |
李叶飞/文 约好李倩玲是在下午1点钟,记者准点赶到李在嘉里中心的办公室,李正和一位外籍员工在谈事情,见记者到来,看了一下手表,马上结束了谈话,接受采访。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到底是领导,做事干练。 采访才开始,好象突然转变成了纯粹的聊天,聊到开心时,李在办公室里大声地笑起来,完全忘了她的新晋职位——传立传媒华中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倩玲说她有一半的山东血统。 上海比想象的还要好 李倩玲在国外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后,1990年就回到台湾,加入了台湾的智威汤逊广告做媒介策划。李这么一入行就干了十二年,而且一直都没有换过工作。 记者纳闷:“十二年啊,难道你一直都没想过跳槽?”李大笑:“想啊,怎么不想。只是每次我这个念头才萌芽,公司就已经给了我职业的晋升的机会,所以猎头公司挖我时总是落后一个节拍。” 李在1997年进入了传立媒体,这是当时包括智威汤逊在内的几家大广告公司的媒介部整合而成的新公司,是台湾最大的媒体公司。李在里面开始担任管理工作。 “事实上一个公司能留住人的最大优势是它的企业文化,它的工作环境。”李感慨,“我在智威汤逊也好,进入传力也好,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个晋升机会。我很幸运,总有新局面、新挑战摆在面前,所以不用跳槽。” 2002年5月,李被派到上海做传立上海的总经理。“其实我一直很想来上海,前几年上海在台湾是明星城市,大家都往上海跑。”谈到上海李倩玲充满兴奋,“上海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很好,小孩也过来了,在国际学校上学。” 李开玩笑说当时自己正在预谋找上海的工作,很幸运,公司在她预谋行动前就派她来了上海。现在孩子、丈夫也都来了大陆。 李对大陆的人才也很满意,“关于大陆,在台湾听到比较多的是负面的信息,本来还有所担心。”李说,“来了以后发现完全不是,大陆人才很优秀。”现在传立公司里有92%是本土员工,在总监这一级也有一半是本土人才。 李倩玲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李说经营管理是一个很讲究学问的领域,希望自己有时间能去复旦再读书,李也坦言本土人才在管理方面还需要时间培养。李因为在十月份刚升为传立华中华南区董事总经理,也感觉到压力不小。 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 在回答记者关于新官上任烧了哪三把火时,李倩玲说:“去了一趟广州,主要是熟悉当地市场。”李说她还带去了一个叫“福利委员会”的东西去跟广州公司的员工分享。福利委员会也是李刚从台湾到上海的时候带来一项管理方法,主要是管理员工的福利。 每年一月份,传立公司会从公司各个部门推选一个人,组成一个10人左右的“福利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主要是负责规划公司的各种福利活动,大到包括每年一次的员工出国旅游,小到员工的生日派对、聚餐等,都由这个委员会来操办。 李对这个制度很满意:“在台湾,我们这个福利委员会就搞的很得人心,把它嫁接到上海以后,员工的反应也很好。”李这一次把它带到了广州,希望好的经验能与大家分享。 “其实管理就是管人,现在我有80%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处理跟人有关的事情。”李倩玲道出她的管理心得,“福利委员会就是管理员工的一个方法,这只是管理的一小部分。”李现在每天处理很多员工的事情,分公司之间人事方面的关系,具体的媒介方面的事情已经管得很少了。 户外媒体和广播 还是空白 不过到底是媒体策划和管理出身,李倩玲对大陆的媒体还是有自己的看法:“大陆现在的媒体跟15年前的台湾很像,处在一个整合期。”当然,李也承认大陆的媒体觉醒得早,媒体变革已经开始。其实传立公司也在开始变革,开始做节目贴片和节目制作,并计划明年进军户外。 李倩玲认为户外媒体最能发挥创意,但显然大陆广告界对户外媒体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户外媒体的目标群相对固定,每天经过人群类同,而且具有连续性和互动性,在国外户外都做得很好,富有创意。“大陆现在把创意的精力都放在杂志和报纸媒体,其实户外媒体的创意更有挑战性。”李说。 李还提醒媒体行业注意广播的发展,“这是一个发展空间非常大的媒体。”李说,“广播电台的目标群比较固定,收听人群集中在有汽车的人群和经常打车一族。”李认为像这样一个目标群集中在相对高端人群的媒体会有相当的潜力,只是目前的广播内容制作相对落后而影响了高端客户的选择。 李十分看好的这类媒体却正是被大家忽视的媒体,而她告诉大家这样的机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开发。李很乐意分享个人这十几年来所获得的经验,李说:“我想在上海工作十年后,能去教书,把自己这一二十年的经验教给学生。”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