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中外合资图书连锁企业成立 图书零售引入德国血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6日19:01 新华网 | |
机会总是喜欢光顾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贝塔斯曼公司同样合适。 今年5月1日,《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境外投资者得以在华设立书报刊的零售企业。仅仅过了6个月,贝塔斯曼就抢先拿到了通行证,成为第一家切入中国图书连锁零售的外国公司。 12月3日,贝塔斯曼宣布收购北京21世纪图书连锁40%的股份,设立合资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全国性图书连锁机构。21世纪图书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全国性图书连锁企业,这也是中国书业的第一起外资并购案。经过8年的蓄势等待,贝塔斯曼终于走出上海的“书友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起了图书零售业务。 半年前贝塔斯曼中国区总裁文德华曾放出烟幕弹说:“现在大规模扩张的时机并不成熟。”事实上,合资公司在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就提出了申请,并于9月份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同意。现在,文德华终于可以大胆地说:“这是切入连锁零售的最佳时机,今后5年是建设期,我们要赶在那些国际竞争者的前头。”尽显德国精神 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企业背后蕴藏的德国精神———严谨、沉稳与精明,也正是这些品质使它在限制严格的环境中得以见缝插针,于政策缝隙中腾挪前行。 依照原来的政策,贝塔斯曼不得从事其擅长的图书出版和零售业务,但国家计经委有规定: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外资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可予以办理。贝塔斯曼根据这一点另辟蹊径,争得上海市政府支持,1995年2月,与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作成立了“贝塔斯曼书友会”,为公司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桥头堡”。直到今天“贝塔斯曼书友会”仍然属于上海市试点单位。 虽然是世界三大媒体集团之一,贝塔斯曼在中国却一直保持着低调态度,也许德国人也认同“树大招风”的观点。它最初的办公地点不是豪华的写字楼,而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仅16平方米的小阁楼上。1996年9月,为了筹备书友会,公司招募了第一批员工,迁进了南京路上一座楼中。1999年他们搬到上海罗秀路,一个城乡结合部。2000年底开始兴建办公楼和5000平方米的仓库,庞大的贝塔斯曼王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发展起来了。1999年7月书友会成员50万人,2000年9月120万人,如今已是150万人以上。 低调的结果是不知不觉中悄然占领了地盘,贝塔斯曼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柯子范在谈到贝塔斯曼的电子商务策略时曾颇为得意地说:“当互联网企业还在为B2B还是B2C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已经悄悄地把B2C业务做大了好几倍。”专注本土化扩张 早在1999年的“财富论坛”上,贝塔斯曼集团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就透露,贝塔斯曼已经把在中国及亚洲的发展确定为21世纪的重要决策,其营业额要达到整个集团总营业额的10%到15%。 据《经济学人》资讯机构的数据,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图书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8%。 这个百分比使冷静的德国人也热血沸腾,但读者的反馈使他们意识到“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实体才是生存之道”。由于条件限制,书友会只能在10%的地区实行货到付款,通过邮购方式送书,读者要花2至5周的时间等待。“我们希望能为会员提供店面形式的服务,”文德华说,“调查中,78%的会员表示,有店面他们会买更多的书,而且书店无疑也会对非会员有吸引力。” 此次与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的合作正是因为“21世纪图书”拥有遍布全国的书店网络。它在北京、太原、南京、昆明、哈尔滨、深圳、厦门等10个城市有近20家大型直营图书连锁超市。贝塔斯曼将以此完成“借壳上市”的计划。 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公司董事长罗锐韧说,现有书店将进行调整改装,建成统一风格的贝塔斯曼“会员中心”,北京的“会员中心”年底有望开业。而21世纪图书总经理方芳则用美妙的描述向人们解释了会员中心的“新生活时尚”概念:书店可能会设礼品专区,经营小礼品、贺卡,还可能有照片冲洗店,为方便读者阅读,还将设咖啡厅。贝塔斯曼的“会员中心”将面向所有消费者经营业务,而会员当然依旧能得到更低的折扣。方芳希望贝塔斯曼会员中心的出现也能使中国图书零售业对“服务”提起更多的关注。等待下次东风 大多数人都认为贝塔斯曼是个书商,其实它是一家综合性传媒和娱乐公司,它的核心业务是创造一流的传媒内容。集团麾下的RTL集团是欧洲第一大广播和影视制作公司;蓝登书屋旗下有150多家出版公司,是世界图书市场的领头羊;贝塔斯曼音乐集团拥有200家唱片公司。 文德华透露:“目前贝塔斯曼专注于零售市场,并不意味着贝塔斯曼以后不会专注于批发市场。”只要政策允许,贝塔斯曼将进入更多领域,不排除贝塔斯曼集团擅长的出版业。 贝塔斯曼在等待下次东风。(记者/李莉)(来源: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