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赴美遭纺织门 布什:得罪中国可能失选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7日21:46 新华网 | |
温家宝总理离京赴美正遭遇中美“纺织门”。此前,美方已对中国的针织布、胸衣、袍服实施进口限制。专家认为,美方拿纺织品开刀,很大程度是出于竞选考虑,布什必须在“得罪”中国和失去纺织业集中地选票上寻找平衡点。中国目前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但是我们从纺织服装加工中心变成一个纺织服装的利润中心需要走的路还相当遥远。这次贸易摩擦也有很多值得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反思的东西。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波澜。11月18日,美国商务部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作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种纺织品提出磋商请求,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首次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临时保障措施。 此次贸易摩擦并非“突如其来”,早在今年上半年,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等组织就多次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实施贸易限制的申请。8月1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受理了ATMI等组织提出的对中国产针织布、胸衣和袍服实施保障措施的请求。 “得罪中国”还是“失去选票” 按照美方的说法,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之所以会对中国这三大类纺织品提出磋商请求,是因为这三大类纺织品对美国出口激增扰乱了美国国内市场,造成了很多纺织工人失业。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研究员分析认为,美国这次临时限制措施影响的仅仅是少数中国纺织品,市值也不过4亿多美元,对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和缓解美国制造业失业压力起不了什么作用。美国政府之所以拿部分中国纺织品开刀,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竞选前的政治考虑,布什总统必须在“得罪”中国和失去南部(纺织业集中地区)选票上寻找平衡点。 而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在19日撰文指出,政治因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已经没有生产胸衣的工厂,因此限制中国胸衣进口以保护美国就业的说法就令人感到“特别奇怪”。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国内纺织服装业的不景气和衰落,是美国经济政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跟中国对美出口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中国加入WTO前,美国的纺织服装业就一直处于衰落的境地,该行业的就业率也一直在下滑。而墨西哥和加拿大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有关规定,在美国纺织品市场上获得了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但是从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过去不正常的纺织服装业竞争格局开始发生了一个变化,这只是过去原本扭曲的贸易关系正常化而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指出,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会在作出这个裁决的时候,它的整个程序并不是特别透明公开,尤其是缺乏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对中国这三大类纺织品的确对美国国内市场构成了扰乱。而且任何一个国家在WTO体系下,都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是赢家。这恰恰是WTO一个比较有利的地方,它既可以让WTO成员发挥优势和长处,也让你看到了贸易竞争的压力。所有WTO成员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经济贸易政策,实现在WTO原则下义务和权利的平衡。美国应该在WTO管辖下的发挥服务业和贸易领域的优势,而不是消极地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其国内纺织服装业或者其他一些衰落行业。 健康有序的经贸关系惠及双方 其实,为了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此前已经就纺织品贸易摩擦事件做出了善意的回应,代表着1500多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从业人士利益的部分行业协会,几次率团前往美国开展沟通、解释工作,试图让更多的美国的纺织业界和各种利益集团认识到中美贸易正常发展是符合美国大多数人利益的,特别是中美贸易的经济结构中互补远远超过竞争。而前不久中国赴美的第一个大型采购团,更是采购了价值60多亿美元飞机、发动机和汽车配件等高附加值的商品。 尤其是11月11日WTO裁决美国去年实施的201钢铁保障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损害了包括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其他20多个成员的正当权益。欧盟和日本等其他的WTO成员迅速作出了要进行报复的贸易保护清单。中国并没有采取类似的行动,这进一步表明中国不愿意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贸易摩擦,希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有序地发展。而在这次钢铁贸易摩擦过程中,中国始终保持了克制和协商的态度,就是因为中国不愿意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希望中美经贸关系能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专家分析说,按照中方的预计,今年中美双边贸易可能突破4000亿美元。而美国的消极做法只会使美国得不偿失。因为中国随着经济贸易的增强,我们的进口采购能力越来越强。美国一方面对我们施行高技术出口的管制,另一方面又采取这样的贸易限制,毫无疑问会损害中方的利益。同样也会使美国在中国境内有竞争力的一些产业和产品包括投资者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事实上也会损害美国更大的利益。一个更加开放的按WTO规则办事、按经贸原则办事的做法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是更符合美国利益的。 “磋商”引发反思 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是仅次于机电产品的第二大类商品,此番美国商务部提出的磋商请求无疑会对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构成一些消极影响。首先直接影响这三大类纺织品企业出口数量和这些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张汉林分析说,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的企业并不全是中国国有企业。调查表明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1999年有49%的企业是三资企业,他们对美出口的份额达到了23%;到了2002年,三资企业对美出口的企业数量占37%,也就是说在6571家对美出口的纺织服装企业中有37%是三资企业,但是这37%的三资企业对美出口的金额占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0%。 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张汉林认为,美国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利益。这些外商投资企业既有港澳台投资者的企业,也有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的企业。所以说这不是中国单方面受损。 另外,美国的做法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和示范效应。比如说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其他商品提出磋商请求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类似的做法,这需要业界特别关注。 但另一方面,专家指出,也注意不要夸大磋商的消极影响。此次磋商请求不是禁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是在提出磋商之日起前14个月中的头12个月(2002年9月18日~2003年9月18日)这三类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的数量的基础上,中国可以有7.5%的出口增长或是合理上浮。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毕竟这几类纺织品对美出口才4亿多美元,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它的消极影响看得过分严重。这次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也迫使我们纺织服装行业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品牌的营造、国内外分销体系的建立和内部行业制度的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纺织品贸易争端也并不见得是特别坏的事情。 张汉林分析认为,中国目前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但是我们从纺织服装加工中心变成一个纺织服装的利润中心需要走的路还相当遥远。这次贸易摩擦也有很多值得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反思的东西。 一是,纺织服装业要适度地扩大投资,避免投资过剩。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增长速度始终是比较快的,尤其是今年1~10月,达到了130%的增长速度。这种迅速的投资扩张,必然会导致中国纺织服装业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并进而导致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恶性竞争。 二是,纺织服装业要建立贸易摩擦 “预警”机制和投资“预警”机制。 中国纺织服装业具有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客观上对其他国家的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就成了别的国家对我们实施保障措施或者反倾销起诉的一个重要行业。因此纺织服装业不仅要做好贸易摩擦“预警”,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投资“预警”。所谓投资“预警”主要是指我们不光要看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还要仔细分析目标市场所在国国内竞争状况的变化,并针对目标市场所在国政策贸易法规和国内供求关系竞争状况,在投资策略上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三是,纺织服装业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目前,纺织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弱的,这样一旦出现贸易摩擦,企业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应该加快行业协会的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能切实地保护从事纺织服装业企业的利益。 四是,纺织服装业要加强进出口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到2005年以后,会有更多的外商企业进入中国,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企业有外贸经营权,这意味着在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内,加强纺织服装行业进出口秩序的规范协调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民生/了望新闻周刊)(来源:了望新闻周刊) 相关专题:温家宝出访美国加拿大等四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