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头猖獗缘于计划献血指标(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05:30 新京报 | |||||
核心提示 12月2日,血头骗领包括8名大学生在内的100余人卖血,并抢了部分人的卖血钱。 12月5日,本报记者假扮卖血者对血头骗钱进行了暗访(本报前昨两天曾详细报道)。据调查,血头甚至在一些大学校园里张贴小广告,或直接打电话,招揽学生去卖血。 血头为何如此猖獗?献血为什么会有此种“怪现状”?北京采血现状到底如何?对此,本报进行了相关调查。 血头猖獗缘于计划献血指标单位图省事血头有钱赚,市献血办主任称利益驱动让二者一拍即合 11月1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区学术交流厅里一片繁忙,一个个捋胳膊挽袖子的同学进进出出。 据称,北京市血液中心在该校的采血计划,每次常常维持在100人至150人左右,但当天的一次常规采血活动中,北京市血液中心却突然把采血计划激增至300人。 前来北航进行采血的北京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北京血库血液一直不充足,近期更紧张。 北京血库真的缺血?触目惊心的血头骗钱事件原因何在?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关键词一:“两条腿”在北京,“采血计划按人口比例下达指标,单位指标为4%,大学生为15%。” 目前,北京的献血制度仍在实行“两条腿”走路,即街头献血、单位计划和团体无偿献血。1998年10月1日,我国《献血法》开始实施,正式确定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5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山东、江西、河南、广东、哈尔滨等地,逐步取消向各单位下达献血指标的“惯例”,代之以大力动员市民自愿无偿献血,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 北京的采血情况如何? 长期从事采血工作的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输血科副主任技师史淑华,对于北京的计划指标脱口而出,“采血计划按人口比例下达指标,单位指标为4%,大学生为15%。” 关键词二:指标“政府下(献血)指标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但这种政府行为可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北京为何要实行“两条腿”走路呢?从事10余年献血工作的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介绍了北京采血工作全过程。北京的采血制度原来是“一条腿”走路,即政府制定计划指标下达到各个单位,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政府下指标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但这种政府行为可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如果计划无法完成,需要从外地进血保证北京的血液供应。” 李学铭说:“每次市、区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都很头疼。”因为,每年给各个单位制定献血计划要从北京市统计局拿最新的人员统计,然后各区分解计划,下达部门后,再下达到各个系统、最后分解到各个单位。 在团体无偿献血中,数高校学生的热情最高。曾任北航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的2001级学生李潇回忆,2001年无偿献血车刚刚开进北航时,采血时间为一个月一次。从2002年春夏时,北京市献血办公室把北航无偿献血日期定为每月4日、14日和24日。“每次采血的大概名额由(北京献血办公室)医生带下来,但每次北航都超额完成任务。” “北航力推无偿献血,在北京高校中无偿献血是做得最好的。与其他高校不同,北航献血没有任何相对性的补偿。”李潇说得很自豪。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单位和人员进行机构改革和分流。这些变化造成高度计划献血管理模式受到很大挑战,下指标的难度越来越大。 关键词三:奖罚有关规定称,对单位连续5年以上超额20%完成献血工作计划的,给予表彰和奖励。逾期仍未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 有关人士称,一些单位在动员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献血时出现难题,往往完不成献血计划。《北京市动员组织公民献血条例》也明确指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雇用他人冒名顶替献血。”但这些单位还是能够找到顶替的献血人员。 献血计划指标对于单位意味着什么?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动员组织公民献血条例》第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适龄公民参加献血,完成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下达的献血工作计划。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本单位献血工作计划的组织和落实,并将献血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第十四条称,市人民政府对单位连续5年以上超额20%完成献血工作计划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而第十五条称,对未完成献血工作计划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完成献血工作计划;逾期仍未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当年不得评为文明单位。对单位雇用他人冒名顶替献血的,视为未完成献血工作计划,按前款规定予以处理。 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说,各单位在完成献血指标任务时候工作比较顺利。因为,献血指标是否能完成牵扯到该单位是否能被评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文明单位的评价涉及很多方面,“但献血指标起到的作用是一票否决制”。 关键词四:街头采血阜外医院有一辆采血车,最少的时候一天只能有2袋。 1996年开始,北京市献血办公室试行街头采血,在西单商场、蓝岛大厦、城乡贸易中心各设立一辆采血车,争取一部分市场血源。但受计划影响严重,街头采血效率并不高,一年只有2400多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2000年10月,通州血站率先实现当月街头献血3000袋;当年12月,全市实现采血6000袋。从此以后,北京街头献血逐渐走上轨道。 在街头无偿献血中,繁华街区献血量占了街头无偿总量的绝大多数。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输血科副主任技师史淑华介绍,阜外医院用血量比较大。阜外医院有一辆采血车,每天外出采血。但数量并不可观。多的时候一天可以采血15或16袋,而少的时候只有几袋,有时只有2袋。 参照阜外医院月用血量对照显示,如果仅靠街头无偿献血,只是每月用血量的不足1/10;加上计划指标采血量也只能达到月用血量的一半。其余部分为血液中心供应。“现在血液用着不紧,可以维持。如果计划指标没了,用血就悬了。明年春节估计还要从外地进血。”史淑华说。 关键词五:血头献血指标成为单位的一种负担,这便给血头留下可乘之机。 《北京市动员组织公民献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雇用他人冒名顶替献血。禁止伪造、涂改、出租或者转让无偿献血证书。第十六条规定,对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献血办下达给单位的指标成为单位的一种负担,这便给血头留下可乘之机。本报前天报道的《血头骗抢大学生卖血钱》一文,便是血头组织卖血者为顶替单位计划献血名额的典型事例。文中,吴金(化名)同学事后回忆说,“血头和单位肯定有联系,否则他们(血头安排人员顶替单位计划献血名额)不会这么顺利。” 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把血头的存在,归结于计划献血弊端。他说,由于利益的驱动,单位与血头以及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好处,二者一拍即合。单位接受到系统下达的指标后,要在单位进行动员。然后,单位要给献血者经济补偿以及其他的补偿方式。而单位找血头帮忙找人顶替献血会非常省事,他们只需付给金钱即可,也不须单位做任何动员工作。 李学铭说,血头行为是违法的,要加大执法力度。但从根本上杜绝顶替献血,就要核减单位计划指标,最终完全实现无偿献血。 关键词六:缺血?11月14日,北航采血计划激增近一倍;北京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称,北京血库血液一直不充足,近期更紧张。 11月14日,在一次常规采血活动中,北京市血液中心却突然把在北航的采血计划激增至300人。 “今天前来献血的同学格外多,是组织献血以来最多的一次。”长期负责此项活动的北航红十字会编辑部部长叶燕怡同学说,“采血计划增多的消息,在几天前已经告诉我们了,北京市血库缺血呀。” 当天下午3时30分,北京血液中心完成298人的采血计划,基本达到预定目标。 前来北航进行采血的北京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北京血库血液一直不充足,近期更紧张。据听说,积水潭医院一个病人已经用去10000毫升血液。 北航2001级学生李潇说,如果血库缺血,北京献血办公室会提前通知我们增加献血计划。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更多的同学前来献血。11月14日,采血计划上升了。 谈及北航学生采血计划突然上升的原因,北京市献血办公室张大夫提供数据显示,北京每年血液需求量为30万袋,60吨。北京市血库日储血量为2500———3500袋。如果低于2500袋,血液办公室将进行“调采”,如果多于3500袋,将实行“限采”。张大夫说,11月14日左右,北京市血液中心血库存储量低于日库存量标准,血库存量不足。市献血办公室调整北航的采血计划,把计划增至300人。 “北京血液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北京市献血办公室要根据北京市血液需求量,不断进行调整。由于街头献血量的不确定性,北京市献血办公室只能调整计划献血与团体无偿献血的量。”北京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徐明说。 关键词七:政府部门李学铭说,北京从来没有下决心取消献血指标。 北京是否能取消“献血指标”,最终完全实现“无偿献血”呢? 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说,北京计划采血实施了30来年,从来没有下决心说到底几年取消指标。因为,街头献血量很不稳定,还没有达到街头献血就可以保证充足血源的地步,在事实上也做不到。取消计划献血,不能保证血液供应。 1998年10月1日以来,《献血法》颁布以后的几年中,北京献血指标高度计划还是没有改变。虽然称做无偿献血,但各单位内部的激励措施限制了无偿献血。“适当的慰问是应该的,但不主张单位给太多的经济补偿,要把经济补偿转化为精神慰藉,真正实现无偿献血。” 李学铭说,现在能做的是,通过宣传让市民正确认识无偿献血,转变传统观念。“但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李学铭点出了其中的难度。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政府下达指标从硬性摊派向计划指导转变;单位接受指标后从计划指标向团体无偿方向转变;单位对献血者的补贴从给予的物质、经济补贴向精神慰藉转变。 街头献血基本没有北京市民学生和外来务工者占了街头无偿献血人数的一半以上 外地人献血:寻找安全感和依靠感 “从献血人员的组成来看,基本没有北京人,多数是外地来京的打工者。他们献血之后,有一种安全感和依靠感。” 11月20日,河北来京的农民老张走上位于阜成门万通商城门前的献血车。“我孩子要动心脏手术,需要输血。献血以后就不用花钱了。”老张说,“我献血是为了救孩子。” 另外一位来献血的是广东潮州来北京实习的20岁的小伙子蔡银杰。他说:“国家挺缺血的,自己能够帮助别人一点,感觉也是挺不错的。给别人一点关怀,也就是给自己关怀。” 小蔡还告诉记者,他每次看到献血车都很想进去,但“总缺乏那么一点勇气”,怕自己承受不了。那天早晨,他看到一位老人也在车上,顿时有了献血的勇气。当天小蔡献出了400毫升血液:“400毫升抽完后一点感觉都没有,根本没有晕的感觉,以前都是心理作用在捣鬼。再过半年,我还来献血。” 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采血车工作人员李月文大夫介绍说,从献血人员的组成来看,基本没有北京人,多数是外地来京的打工者。“他们献血之后,有一种安全感和依靠感。”李月文大夫分析说。 李月文大夫还介绍,无偿献血者可获《献血证》,但它在使用时和医院没有关系。献血者需用血时,在医院该怎么交钱就怎么交钱。他们需要把收据和证明收好,持《公民无偿献血证》和本人身份证,回献血地的血液办公室报销。另外公民临床用血只支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对于献过血的公民,这些费用免交;对于没有献过血的公民,不但要支付这些费用,还要支付用血保证金,也就是用血互助金。按照现在的血液价格,没有献过血的公民要比献过血的公民每200毫升多花1000元左右。 献血主力军:学生和外来务工者 “之所以北京的外地人献血很多,是因为全国许多疑难杂症都来这里治疗,临床用血量必然很大,其中每年48%的医疗用血为外地人使用。所以,外地人献血多属于地方互助的表现。” 目前,北京城八区可以进行街头无偿献血的站点有24个,加上郊区街头采血点和各地区无偿献血室,总数接近40个。据北京市献血网的数字显示,2003年1月至9月全市自愿无偿献血(包括街头无偿和团体无偿两部分)11万人次,共计220万毫升。超过万人的献血点有:东城区王府井地区12351人;西城区西单文化广场18416人;宣武区前门肯德基12162人;崇文区前门燕京商场12146人。其中,北京市血液中心1至10月共采血144200袋,其中街头采血91805袋,计划采血52395袋。 11月初,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公布了一项统计分析结果:在街头无偿献血的人中,学生和外来务工者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青年男性为多。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还把街头无偿献血者的体检合格率与整个献血大军做了比较,得出的结果是:街头无偿献血者的合格率要比整个献血大军的合格率高出近15个百分点。 “北京近年来用血量在不断增加,现在每年医疗用血量在60吨左右,”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在11月28日的市卫生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无偿献血已占到北京医疗用血总量的6成以上。30岁以下在京的学生和外来务工者是主力军。”据悉,无偿献血在临床用血中占的比例,2001年只有30%,2002年占44%,今年1月至10月占54%。“如果没有SARS的影响,今年完成60%的目标肯定不成问题。”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主任李学铭说。 同时,李学铭认为,之所以北京的外地人献血很多,是因为全国许多疑难杂症都来这里治疗,临床用血量必然很大,其中每年48%的医疗用血为外地人使用。所以,外地人献血多属于地方互助的表现。 逃避献血:开病假条喝白酒 “一些人遇到献血能推则推;还有一些人,没病却开病假条,甚至在献血前故意饮用大量白酒,让血液质量不达标,以此逃避献血。” “想献的人献不上,不想献的人找理由不献。”这是北京一些单位完成每年献血指标的真实情况。 在北京某大型锅炉制造厂工作的北京人孔先生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他心里很害怕,认为是“自己的觉悟不够高,打心眼里不愿意献血”。 另一位在邮局工作的北京人称,他们单位一些人为了评职称等目的而不得不献血。还有一些人,看到单位开出的丰厚的物质利益,觉得“献回血还算值得”,可“还得排队(献血)挺麻烦”。 一位开出租的师傅则说:“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献血。即使公司有献血指标,公司也会找农村的人代替。献血要休假要给补偿金的,找人代替多省事呀。” “献血是公民的义务。身体健康时贡献出适当的血,不但能挽救生命,而且还是一件光荣而高尚的事情。200毫升血对于人体而言,完全可以承受,”曾经献过血的西单商场内退职工李女士说,“单位里要求轮流献血,党团员和干部带头,有些党员干部献过两三次。” 52岁的北京市延庆县沈家营镇司法所所长姚思杰共献血22次,是延庆县的献血状元。他说:“一些人遇到献血能推则推;还有一些人,没病却开病假条,甚至在献血前故意饮用大量白酒,让血液质量不达标,以此逃避献血。” 高额补贴:造成伤害身体的印象 “这种指令性计划献血模式一方面加重了单位负担,另一方面也容易使群众对献血产生误解,误以为献血一定会损害身体,需要休息补养,于是拒绝无偿献血。”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李庆杰介绍,他们单位的职工献血后,单位会对献血职工给予1000余元的经济补偿和一周的假期,此外,还要进行短期疗养。每次上面下指标献血,单位都会准备3倍指标的名额保证献血任务的完成。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网站上还挂着这样一则启事:“对自愿献血者和分配指标献血者,所里将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和1500元的补贴,同时,所有献血人员还可带薪休养10天。” “单位的高额补贴造成献血者把自己的血液估价很高,单位里一个人献血,又要给钱又要休假等各种补贴政策,这样就给北京人造成血液非常紧张、非常宝贵的印象。”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输血科史淑华大夫认为,这种指令性计划献血模式一方面加重了单位负担,另一方面也容易使群众对献血产生误解,误以为献血一定会损害身体,需要休息补养,于是拒绝无偿献血。 “像广州、深圳等城市,公民无偿献血很普遍,供血状况很充裕,一些地方已经可以选择血型进行采集。但北京目前只靠无偿献血并不能保证每天的血液供应,根本谈不上选择血型,只要你愿意献血,采血车就采血。”史淑华说,“这是北京人对献血认识不清造成的。国外从小学就开始讲解献血知识,而我国缺乏此方面知识的普及。” 链接 无偿献血的待遇 《北京市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医疗用血管理办法》 第三条:参加本市无偿献血的公民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5倍的血液;5年后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第四条:参加本市无偿献血公民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自公民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第六条:参加本市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医疗用血费用,享受公费医疗的,按公费医疗的规定予以报销;享受劳保医疗的,按劳保医疗的规定予以报销;不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可以在医疗用血后3个月内,凭《公民无偿献血证》、《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医院用血费收据,到所在地区(县)献血办公室报销。 深圳是我国无偿献血做得最好的城市。1993年以前,深圳是一座“贫血”的城市,全市临床医疗用血100%由卖血者提供,其中90%以上还必须从外省市购买。1993年5月8日,深圳市首次开展无偿献血活动。1995年,深圳市人大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有关无偿献血的地方法规,规定“无偿献血的公民在特区享有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当年,无偿献血占全部医疗用血的18%。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当很多城市倡导和宣传无偿献血的时候,深圳已经宣布:市民无偿捐献的血液100%满足了临床医疗用血。从严重“贫血”到100%满足临床医疗用血,深圳只用了5年时间。现在,献血已走入深圳人的日常生活,不少人都养成了定期献血的习惯。因为某些血型储存量过高,加之深圳市民无偿献血踊跃,一些市民到捐血车上献血时,被工作人员婉言谢绝。(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