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人手书信函比例递减 商业信函春风得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10:46 新华网 | |
新华网昆明12月8日电(记者陈鹏)邮递员老陈在昆明市邮政局盘龙分局工作了整整18个年头,近年来投递袋中一个鲜明的变化让他唏嘘不已:私人信件越来越势单力薄,各种商业信函却春风得意。“私人手写信件大概只占所有信函的10%。”老陈说,“现在通信手段那么多,还有多少人愿意写信?” 从昆明市邮政局得到的统计显示,私人手写的比例在15%至20%。目前,昆明市的商 24岁的公务员小王这样定位自己与朋友的沟通:“用电子邮件写长信,用手机发短信,用电话聆听朋友的声音,还不够吗?写信,太慢了!” 有关专家估计,目前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已经摒弃了手书信函,30至45岁以上约有70%已经与手书时代决裂,只有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习惯于手书信函。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私人信函的江河日下、沟通方式的多元化无可厚非,但就情感维系而言,不少社会学家与教育工作者表现出一些担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在只会用短信、邮件和电话来联络,这样下去,手书信函真有消亡的危险!”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钱宁说,“快速和简便容易让交流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但沟通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它还有情感的需求。太快太直接容易让我们逐步丧失沟通的艺术感知,而写信一直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途径,比如书法的训练,写作能力的提高。” 很多人也在强调手书信函的无可替代性:手书是个人笔迹,它张扬着作者的独特性情,即便一些错字和涂抹也会显得真切可爱,也可以被长期收藏和存留;由于时空的间隔,这种带有作者强烈个人风格的文字能让收信者的幻想无限扩张;等待信函的漫长过程是强烈期盼的催化剂,它会使收信人得到成倍的快乐,这是任何现代化沟通手段无法比拟的。 “在学会享用高效的联络方式时,我们还是不要忽视写信,尤其是年轻人。”钱宁说,“抽点时间给你的家人、你最好的朋友写封信,这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惊喜。”(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