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纳粹罪行感谢上海人民 德国总统九月访虹口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14:11 东方网 | |
12月1日至4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德国领导人的来访,将增进中德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同时也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为此我们专门约请了上海社科院潘光研究员撰写文章,介绍今年9月,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和夫人在上海虹口原犹太人聚居区进行的“回顾历史”之旅。 ———编者 2003年9月14日下午5时,正在上海访问的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和夫人来到虹口原犹太难民聚居区,进行了一次“回顾历史”之旅。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曾有2万多来自德国和德占地区的犹太难民来到虹口避难。因此,德国总统访问虹口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受市领导委托,我有幸陪同总统夫妇访问。 总统夫人先访会堂 5时刚过,总统夫人克里斯蒂娜·劳先于总统来到了位于长阳路上的原摩西犹太会堂——今为“犹太难民在上海博物馆”。总统夫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我们沟通起来十分方便。 我先陪总统夫人参观一楼原会堂主厅,那里经过整修已恢复原貌,旁边还有一间陈列室,陈列着艺术家们制作的纪念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各种作品:书画、摄影作品和雕塑等等。总统夫人显然对造型艺术十分内行,在参观过程中不时作出颇为专业的评论。 随后我们又来到三楼参观“犹太难民在上海”图片展,这里的照片和图片展示了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特别是在虹口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度过二战最困难时期的全过程。在观看这些图片时,总统夫人的神情显得十分凝重,还不时提出问题:“难民们是如何适应虹口的生活的?”“他们与中国居民的关系如何?”她还打开了窗户,眺望舟山路、长阳路、霍山路一带的旧式民居,并对陪同的几位德国女士说:“这就是那些中欧犹太难民们当年居住的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四楼,那是一间完全按照当年犹太难民居室的实际状况复原的“亭子间”,所有的家具都是当年犹太难民们使用过、近年来在虹口的中国居民那里收集来的。置身在这间十多平方的小屋里,德国来宾们似乎又回到了60多年前那艰难的战争年代。 总统题词引用圣经 这时,总统的车队即将到达,我便陪总统夫人下楼到门口迎候。不一会,总统车队到达摩西会堂门口,总统从车上走了下来,虽经一天紧张的活动,仍显得精神抖擞。 在姜斯宪副市长陪同下,总统来到会堂主厅坐下,先由虹口区领导介绍虹口的情况,然后由我介绍犹太难民在虹口的简况。与接待总统夫人不同,由于接待总统是官方外交活动,尽管总统的英语很好,我仍须用中文讲解,由翻译译成德文。 由于只有几分钟时间,我用极快的语速将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过程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外交部首席德语翻译杨容同志也以极快的语速将我的介绍译成德语,总统及德国来宾们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的介绍,并不时频频点头。 眼看时间将到,我只能打住介绍,并对总统说:“由于时间有限,我不可能再作详细介绍,好在我的书《犹太人在中国》刚刚译成了德文,其中详细介绍了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的全过程,我在这里十分荣幸地将我的书赠给总统阁下。”总统听后十分高兴地站了起来,双手接过我的书,并与我热烈握手表示感谢。接着,他走到贵宾留言簿前,挥笔用德文写下了以下这段话:“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这段话出自《圣经———诗篇第126篇》,主要反映了当耶和华解救那些被掳的犹太人、并将他们带回到巴勒斯坦的锡安山(犹太人心中的“圣山”)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总统在此时题写这段话想要表明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迫害犹太人罪行的谴责,影射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二是对救助犹太人行动的赞扬,暗指上海当年对犹太难民的救助。 时间太少车上交谈 到这里,总统对虹口的访问刚进行了一半,接下来他将前往霍山路的霍山公园,瞻仰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纪念碑。总统夫妇热情地邀请我坐他们的专车一同前往,总统夫人说:“今天的时间太少了,你还可以在车上与总统多谈谈。” 车子驶过当年犹太难民聚居的舟山路,我告诉总统:布卢门撒尔先生曾住在59号。他高兴地说:“他是我的老朋友,现在也是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馆长。”布卢门撒尔8岁时随全家从柏林逃到上海,在虹口度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年代,战后移居美国,后出任卡特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1999年,德国政府邀请布卢门撒尔出任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布卢门撒尔也是中国和上海的好朋友,我就曾多次陪他访问虹口舟山路的?示印? 话题从布卢门撒尔身上转到了柏林大屠杀博物馆,总统说:“德国国内在是否建大屠杀博物馆问题上是有分歧的,但大多数德国人还是支持建这个博物馆的,这表明了德国人民不忘历史的决心。”我向总统提到我几天后将去德国参加一个“犹太人在中国”的学术讨论会,他说他知道这个会,并将向这个会议发贺信。果然,几天后当我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参加这个会议的开幕式时,主持人宣读了约翰内斯·劳总统的一封贺信,贺信中特别提到了他对虹口的访问,并指出研究犹太难民在上海这个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这都是后话了。 纪念碑前凝神默思 说着说着,车子已到了霍山公园,我陪总统走到了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纪念碑前。我向总统介绍: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纳粹当局派盖世太保上校梅辛格来到上海,向上海的日本占领当局提出了屠杀犹太人的“上海最后解决方案”。由于德日之间在对犹政策上存有分歧以及多种国际因素的牵制,日本当局没有实施这个“最后解决方案”,而是决定在虹口建立一个“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强迫所有来沪避难的中欧犹太难民迁入这个隔离区。霍山公园正位于这个隔离区的中央。当时犹太难民与他们的中国邻居就住在这周围,一起度过了战时最困难的时期。 1994年4月,上海市政府和虹口区政府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在霍山公园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总统听后表情肃穆,只说了一句话:“纳粹的罪行是不能忘记的。”接着,他向前迈了两步,笔挺地伫立在纪念碑前,凝神默思了近两分钟。 访问意在“以史为鉴” 短暂的访问即将结束,劳总统和夫人又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聚集在霍山公园外的群众之中,与他们握手,并连连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想,此时总统不仅是在感谢虹口人民对他的热情欢迎,而且也是在感谢虹口人民当年对欧洲犹太难民的大力救助。 记得在1999年11月,我曾陪同德国总理施罗德访问上海犹太大会堂,当时他也写了一段话:“曾有诗人说,当年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使’,而有许多被迫害者在这里找到了避难的港湾。我们纪念这段史实,并向在这里伸出援手的人们致以极大的感谢和赞赏。”今天,劳总统的访问再次表明:德国政府和人民不仅在口头上谴责纳粹罪行,而且确实在心中世代铭记历史的教训,以实际行动做到了我们常说的那四个字:“以史为鉴”。(来源: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