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画家李繁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22:15 华夏时报 | |
李繁民是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采访中最忙碌的人。当他知道由华夏时报、华夏爱心团、香港冠城集团、新浪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单位组织“太阳星城爱心之旅”大型公益活动的消息后,他没有一丝犹豫,就跟随着采访团出发了。 当踏上燕赵大地,他便深入社区,慰问残疾人,探访贫困家庭,用他的艺术表达爱心,给弱势群体送去鼓励和问候;当他听完沧州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韩志超的事迹后,带着身体 在合肥工业大学,听完大学生志愿者十几年如一日的助残帮困事迹报告后,立即投入创作,向学生们赠送了一幅《神骏图》,勉励他们的爱心行为。 从采访团启程到结束,李繁民的画笔一直没有停过,200多幅艺术作品表达着太阳星城爱心之旅对残疾人的一颗爱心和对扶弱助残事业的殷切期望。 当他在湖南石门得知这个县还有许多贫困的孩子无钱上学,刚一回到北京,他便构想适当的时机,将举办一个个人作品的拍卖会,将所有收益全部捐给石门,让这个地方的孩子们多争取一些学习的机会。目前他正在为这个愿望努力着。 面对一个哭泣的女孩陈兆安 已是黄昏,天色渐渐黑了,下班后的我坐在饭桌前刚端起碗,便听到一声声隐隐约约的小女孩的哭泣声,这么晚了是谁家的孩子在哭泣,我随即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一种关切、焦急的心情促使我立刻放下了饭碗,去侧耳寻听,原来是从居室窗下的一所小学校里传来的,推开窗子,俯身向下面望去,朦朦胧胧中,只见一个只有八九岁的小女孩,此刻正一个人坐在教室走廊的地面上,双手捂着脸在不停地抽泣着,糟了,学校早已放学了,老师和学生已经走光,这个放学未归的小女孩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喔喔的哭泣声揪动着我的心,一个孤立无援的哭泣的小女孩真让人心疼。随即一种同情感和责任心催促着我得想法帮帮她,于是我忙向窗下的小女孩喊话,可是,光顾哭泣的小女孩子一点也听不见,真急人,无奈之中,我忽然想起了住在学校宿舍楼里的妹妹,便忙摸起了话机,把情况说清并让妹妹赶紧去帮帮她。不一会儿,妹妹便匆匆来到了窗下,连忙从地面上扶起了小女孩,一番寻问才知,原来,小女孩在放学的路上突然想起书包忘记带了,于是慌忙返校,却见老师早已走光,教室已经被锁上,焦急之中便难过地哭了,问清原由,妹妹很快去请学校保安员找来钥匙打开教室的门取出了书包,并摸黑一直将小女孩送回了家。就这么一件非常简单而平凡的小事,做完后我却从心底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和欣慰。试想,当时面对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如果不闻不问,视而不见,袖手旁观,真不知,小女孩会坐在地上哭泣到什么时候,也许,天黑时,小女孩会更加恐惧慌张,也许,冰冷的水泥地会冻坏了她,也许她的家人会因为她放学未归而焦急万分,四处寻觅…… 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善举对每个人而言,是如此的切近和现实,是如此的轻而易举。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它关注它并能否积极主动地去实践,面对他人在困境之中、为难之时,主动地去询问一声,热情地上前去帮扶一下,对对方来说就如同雪中送炭,雨中送伞。一个举手之劳,一次平常普通的相助,或许就能让他人化险为夷,从困境中得以解脱,如此说来做好事是不分大小的,古人云: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大家都能细心地去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快乐地去做哪怕是一丁一点的好事,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温馨。 “星”光灿烂爱心永恒-一颗星 无论从年龄、学历、水平、能力、资本等诸多方面,我都只能算是一棵刚刚萌芽的小草。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的“爱心使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大家风范,以及在相处中给我的那种心灵感悟,无不叫我拥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的情感世界始终涌动着一股真爱的力量! 在“太阳星城爱心之旅”八个字中,“星”和“爱心”的字眼更为耀眼。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我就是那星群中的一点,也许这颗“小星”的能量与你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的愿望与初衷却是与你们一道为“太阳星”和爱心增添光辉。我从你们的热能中得到了温暖,驱赶着冬日的冰寒,我获得了精神世界的至高享受。你们留给我的快乐永恒! 愿“太阳”光辉恒久,“星”光更灿烂,爱心永恒——洒遍人间。2003年11月1日于上海 画心爱心-太阳星城爱心之旅随团作家刘功业 在杭州的路,似乎从感觉上都是绕着西湖在转。这是情感的错觉,还是心理的错觉? 美,无论是现实世界中的,还是艺术世界中的,都是那样充满了诱惑和感召。 18位残疾人书画爱好者,18位浙江省内享有盛名的书画家,曾经在豪华的浙江饭店大厅,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为他们亲自举行结对拜师仪式。我没有能见识到那个隆重感人的场面。但是,我今天见到了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只解一顿饥馑。渔,可保一生温饱。这是普通的生活常识,也是至理名言。对于许多的残疾人工作者来说,更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原则和奋斗理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那些因为各种疾病或者事故造成的肢体、智力和心理障碍的朋友们的就业、生存、乃至富裕和幸福。 有许许多多的探索。理论上的,实践中的。有许许多多的做法,有效的,成功的,或者不幸失败的。电脑,缝纫,绣花,园艺,科技…… 残疾人从事书画艺术,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也是很多聪慧的残障朋友往往优先进行的一种选择。 一间很宽敞、很明亮、但是被许多悬挂和堆积的书画作品挤窄了的大厅。浙江省残疾人书画艺术培训基地。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这是一条并不宽阔的街道。也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院落。但是,有阳光,有树木,也有不大的水塘。这就足够。有老师,有艺术,有追求,这也足够。 5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的宁波小伙子孔黎翔,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用脚篆刻。十几年的磨砺,大脚趾严重变形,都是厚厚的老茧。那脚上,被刻刀割出过无数的伤痕。一方印,经常要刻一整天。比常人要多费好多的工夫和艰难。但是他一直坚持下来了。几年前,浙江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张耕源教授曾经对上门求教的他有过帮助指导,他也多次把自己的印样寄给张先生请予指点。与他结成对子后,张教授把这称之为情感互动。因为小孔的执著和刻苦精神,反过来也教育了年已花甲的他。虽然对残疾人来说,生活是第一位的,艺术是第二位的。但是,孔黎翔已经超越了学一门谋生技能的层次,而是进入到自觉追求艺术精神的层面了。 孔黎翔说,从身体上看,他的确是残疾人。但是,真正的艺术是不以残疾为标准的。只有以健全人的心态和艺术标准来要求,才会取得进步。所以,他在参加展览和比赛时,从不愿人家把自己当作残疾人,也从不把自己写成残疾人。他就是这样在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中,获得了二等奖。目前,他月收入已经过万元。并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残疾青年,省新长征突击手。 浙江画院的副院长池沙鸿所辅导的,是一位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农村残疾姑娘陈红,今年32岁,家在与福建、江西交界的边远的六合县。每个月,池老师去两次,每次去,路上坐车就要半天时间。陈红的两只手、两只脚都形同虚设,如果不用皮带绑着,连轮椅都坐不住,只有脑袋能转动。但是,这个生性倔强、性格开朗的姑娘,却硬是凭着一股常人难比的毅力,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又酷爱绘画,手用不上,她就用嘴叼着笔来画,梅、兰、竹、菊、山石等,都是她画的主题。 1998年,陈红的画作在全省残疾人书画展览中获奖。2000年,她把自己新创作的一幅《西湖山水图》,捐赠给西湖博览会。 著名书画家金心明的辅导对象,是一位患肌无力的农村姑娘沈玉婷。是开化县华埠镇人,今年30岁。金心明说,沈玉婷有一双具有穿透力的眼睛。从她的眼睛里,能看到透明、纯净和对艺术的渴望。他辅导沈玉婷练书法,画山水、工笔人物和花卉,进步很快。 绍兴市上虞的陈伟强,在用嘴叼笔书写着,“经师易遇,人际难求”,是他的感慨吗?“奋进”,是他的心声吗? 在省残联办公室主任、也是独臂书法家的连金法的组织和带领下,孔黎翔、丁京华、陈伟强、归晓峰,他们的“无臂书画”,竟成了浙江残疾人书画的一个特色和品牌了。他们的作品,也走出了浙江,走出了国门。 年龄最大的宓荣卿老人,今年已经64岁,自小双腿瘫痪。他拜著名书画家董文运为师,专攻连环画。 年龄最小的陆赛飞,是湖州的一位初三女学生。6岁时被车祸夺去了右腿。她在这里学习绘画,省残联则帮助联系了浙江省教育学院的4位女大学生为她补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各门功课。 身高不足一米的侏儒画家蔡乐群风趣地说:“我无非个子小了点,四肢还是健全的。人们注意的是你的智慧和创造、你的艺术和精神,而不是你的残缺的形体。” 是呀,对于他们来说,艺术的意义已经胜过了生存的意义。对于绘画这门综合艺术来说,你认识多少,掌握多少,你就能达到多高。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健全的人。能够创造美的人,才能实现美的理想,完善美的自身。这是他们的信念。无疑,也是我们这个文明社会的道德标准。 相关专题:太阳星城爱心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