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生麻醉剂杀妻案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3:46 北京青年报 | |
36岁的苏州某医院医生邱小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利用专业知识,用麻醉剂不断摧残妻子的身体,并于今年9月11日晚9时许,加大麻醉剂剂量,眼看着妻子慢慢死去。 事发后仅12天,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邱小强就被苏州警方缉拿归案。当地检察院近日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其批捕,并即将提起公诉。 婚姻被他当做“跳板” 邱小强研究生毕业,戴着一副眼镜,穿着整洁大方,举止言谈斯文得体,很难想象得出他是一个心灵被极度扭曲的杀人犯。 邱小强原本在苏州的一家区属医院任职,地位待遇都很一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苏州某大医院顾医生的女儿,很快便向顾医生的女儿展开了热烈的追求。被邱小强的表象迷惑的顾小姐不久便成为了邱小强的妻子。婚后,邱小强先是靠着岳父的关系,从区属医院调入了市区大医院。接着又从岳父那里得到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 妻子对邱小强非常依赖、无比信任。表面上,邱小强对妻子也是呵护备至,一副“模范丈夫”的样子。在外人的眼中,这是一对恩爱有加、生活甜蜜的小夫妻。 他用“知识”除去“眼中钉” 2001年,邱小强结识了一名实习护士,不久,这名实习护士便成了邱小强的情妇。很快。他就拥有了多名情妇。 邱小强本想与妻子离婚,但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着岳父的关系得到的,一旦离婚,他有可能失去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弃妻再娶,医院上下也会对他的人品有看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邱小强依靠自己的医学知识,策划了一个周密的谋杀计划。他利用妻子对他的信任和依赖,每天都“殷勤”地为妻子端茶送水。在妻子喝的咖啡或茶水中,他加入一种无色无味的麻醉剂———氯胺酮。从医学上讲,过多地服用这类麻醉剂,将会对心脏造成负担,最后导致心脏纤维化。从此,本来身体健康的顾某,开始有了头晕的毛病。今年8月27日和9月5日,顾某两次发病。最严重的一次,她甚至拉着父亲的手哀求:“爸爸,救救我……” 为了“避嫌”,每次只要妻子一出现头晕的症状,邱小强都非常“凑巧”地在医院值班。9月11日是农历中秋节,邱小强认为,经过前两次的发病、就诊,妻子顾某有心脏病已经成为被大家都接受的事实。 当晚9时,邱小强在家中将5支氯胺酮全部倒入了咖啡中。顾某看到丈夫特地为自己冲了咖啡,顿感欣慰,一下子就饮下了全部的咖啡。不久,她就出现头昏、心跳减速等症状。邱小强此刻慢慢地看着妻子在生死线上挣扎,拖到晚上10时多才将妻子送到了苏州市圣爱医院进行抢救。而此时,医院已经回天无力。123 疑点重重12天落入法网 自以为一切都安排得天衣无缝的邱小强,在妻子发病后快一小时,才通知了妻子的妹妹。顾医生的小女儿接到电话后,立即电话通知已经赏完月回家的父母。 当晚10时20分,当顾医生和妻子赶到医院找到女儿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躺在急救床上的女儿呼吸已经停止,从头到脚都呈现出深紫色。顾医生立即打电话叫来了自己的同学、苏州某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一起参与抢救,两个多小时后,女儿终告死亡。 平时身体一贯健康的女儿如何得了心脏病而且又突然死亡?这令顾医生心中生疑。9月12日,顾医生找来了邱小强,想具体了解女儿近来的身体状况,可邱小强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不知道”,神情十分慌张,脸色也开始苍白。本来就心存疑惑的顾医生更觉得“不对劲”。 9月13日,顾医生向苏州警方报了案,要求立即对女儿的尸体进行解剖。当晚8时,法医正式开始尸体解剖。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死者的血液中含有相当剂量的麻醉剂。苏州警方迅速介入,立案侦查。 妻子的尸体火化了,邱小强似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没多久,他不时将多名情妇带回家幽会,而这一切早已进入了对他全面监控的警方的视线。9月23日晚上,当邱小强与情妇在家中幽会时,被苏州警方当场查获。 邱小强被抓获后,在大量证据面前,交代了自己谋害妻子的全部过程,并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警惕“专业技术杀人” 这起案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震动,其原因不仅在于邱小强的卑劣与残忍,更在于这是又一起“专业技术杀人”的案件。 利用专业技术杀人,这种以往只见诸国外杂志、港台电视剧的犯罪手法,正悄悄地渗透到我国境内。2002年,在国内做生意的顾某因为与自己合作的广州某大医院专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某在经营理念上出现分歧,竟悄悄在杨某办公室的天花板内设置一圆柱体放射源,在自己的办公室遥控放射源辐射杨某,让杨某不知不觉间感染了白血病。 2002年10月,仅仅因为年轻的同事、29岁的李仁强医生没有立即为自己做推拿按摩,40岁的护士李华竟强行从颈部给李仁强注射了剧毒鼠药———“毒鼠强”,致使李仁强不治身亡。123 作者:奚彬 这三起案件中,犯罪人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稀缺资源”———麻醉剂“氯胺酮”、放射源、毒鼠强。这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稀缺资源”,即使在医院,获取、使用也都有着严格的程序,但在这些案件中,严格的程序都成了一纸空文。 我们不可能指望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士中永远不再出现犯罪分子,但我们希望有关单位切实将对这些“稀缺资源”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愿顾某、杨某和李仁强的惨死,能够敲响这些“稀缺资源”管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警钟。 文/新华社1 2 3 作者:奚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