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产资料瓶颈 经济学家再提“经济过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4:41 新华网 | |
北京的油价刚上涨,经济学家樊刚就在12月7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以此为例,支持自己“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观点。 樊刚列举了一大堆“缺”和“涨”的现象———一周前,一些媒体报道,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出现电荒,这是中国近年来首次出现冬季缺电情况。一个月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开始猛涨;两个月前,珠三角、长三角汽油、柴油出现短缺,前几天,一直被认为油价特区 这些“缺”和“涨”,在樊刚看来都印证了经济过热的一个表现———生产资料瓶颈。他认为,经济过热苗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看生产资料价格是否上涨,是否出现短缺(如果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管制的话)。 今年第二季度末,樊刚先后数次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成为第一个提出该观点的经济学家。此后,很多经济学家相继发表类似或者反对观点,从而使“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 反对方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中国现在的零售物价指数没有提高,所以不存在过热问题。樊刚说,今年的零售物价虽然没有大幅上涨,但已有上涨的趋势。而且,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不能只看消费品价格,因为“这涉及到怎么看经济过热的几个过程”。 樊刚认为,通常经济过热之前,都会有一个企业消化存货、提高设备利用率、投资需求进一步扩大的过程。等到物价指数大幅上扬,就该是治理过热而不是预防过热了。 反对“过热说”的一方所持的另一个观点是:现在,中国的投资在增加,但消费没有,所以需求也没有增加,经济不会过热。 对此,樊刚说:“宏观经济对需求的定义包括3个方面: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消费在需求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0%左右,但也是最稳定的部分。而投资的比重虽然只有30%至40%,却是波动最大的部分。尤其在中国,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 中国现在的实际投资增长率已经超过30%,在樊刚看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高的时期。“虽然1992年、1993年的投资增长率一度达到50%,但是扣除生产资料上涨因素后,投资的实际增长也就在20%左右。所以,现在的投资增长实际上非常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也和历次高速增长一样,由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下容易产生的过热,在市场经济下不会发生。对于这种观点,樊刚只用了一个小例子说明,IT泡沫可不是计划出来的。经济过热,主要发生在市场经济里,而不是发生在计划经济中。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部分支持樊刚的观点,认为我国经济总体正常,只是在钢铁、房地产、汽车等个别部门存在过热。对此,樊刚说,防止过热,不能只看个别部门,而应该从总量关系入手,采取微调的措施,防止真正出现过热的时候,大家吃猛药、急刹车。 樊刚说到,钢铁部门开了一个会,坚决否认自己过热,理由是:现在增加了这么多生产,价格还在提高,怎么能说我是过热呢?樊刚认为,恰恰因为有过热的趋势,所以大家都在增加购买,钢铁的需求才膨胀。樊刚认为,在政策导向上,不应再鼓励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扩大投资、多上项目。(记者蒋韡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