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发林业变革 一改过去管理粗放的弊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6:31 黑龙江日报 | |
牟景君 本报记者 贾红路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某林区突发森林大火,主管部门急调大批森警和灭火人员赶赴火场,可当大部队按照林区地图上标示的着火地点赶到现场才发现,真正的火场并不在这里。由于一张不准确的地图,稍纵即逝的扑火时机被延误。 林区地图落后在我省林业部门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森林是动态的,一个林区的林相总在不停的变化。靠人工绘制一张中等林场林相图需要50个人忙上两年。如此巨大的工作量,林场想保持林区地图的常换常新是有心无力。对此,林业主管部门也有他们的苦衷。 不过近几个月来,我省部分林业管理部门出现了一个喜人的新现象:只要填好数据,生成一张新的林相图只需几秒钟的时间。不仅如此,就连检查造林成果、编写森林经营方案等以往耗时、费力的苦差事现在也变得简单、轻松了。 究竟是什么使林业部门解除了烦恼? 如今,在森林经营局,只要打开任意一台电脑,都能看到正在开发过程中的《黑龙江省森林经营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共包括《种苗管理》、《重点生态林管理》、《造林管理》等七个管理子系统。凭借这个操作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多项大型林业工程的设计、研究、管理;分散在省林业系统林场的近千部GPS卫星定位仪将林场的最新数据随时传递到总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卫星定位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杜绝了以往屡禁不止的虚报造林面积现象。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这叫做数字林业。”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凤友指着挂在办公室墙上的一张高清晰地图告诉记者,“这是一张根据遥感卫星提供的各种数据,经过技术人员的翻译、处理后制作的全省林区地貌图。通过卫星遥感系统,一些在过去必须走到实地才能进行的工作,现在则可以比较快速的完成。由此,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全省森林类型分布、地形地貌特点,并对地面造林、采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正是通过这些先进的手段,林业部门才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准确性,一改过去管理粗放的弊端。” 据了解,省林业厅从2002年开始在全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试点。农垦系统由于基础条件和硬件设施比较好,现在全系统165个农场、9个分局都实现了系统联网。今年通过退耕还林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对全垦区的12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管理,效果非常明显。 “与国外一些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数字林业在我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数据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王凤友告诉记者,“搞数字林业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化,也就是搭建一个操作平台。这对于林业部门来说还有一定难度。今后林业部门将争取对各地进行更大的资金投入,扩大工程的影响面,使我省林业真正进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轨道。”(黑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