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从电荒解读能源短缺(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9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刚进入冬季,受煤炭供应、天气变冷、江河缺水等“偶然因素”的影响,湖南、山西、四川、贵州、上海、河北、广东等省市频亮缺电红灯,纷纷实行拉闸限电,使“冬季电荒”成为不争的现实。 有关专家和权威机构认为:与以往季节性、时段性的电力短缺不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进入“硬缺电”,即全年性电力不足。电荒猛然袭来 大量分析表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滞后的电力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今年电力饥荒的根本原因。而在此前,人们还在遭受着“鼓励用电”等充满现代营销技术的鼓动。 不少人尚未走出今年夏季“因高温干旱而导致临时供电短缺”的欣慰,一场更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就开始袭击正常的生产、生活了。 “低保”,被戏称为缺电量高达50%以上的湖南限电保电政策的基本特征———在执行了几天“供三停一”计划供电措施之后,12月4日,湖南省政府与省电力公司的一次限电保电协调通气会上,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要求“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电需要”。限电困扰生活 目前,湖南一家著名网站已经辟出了《同舟共济渡过缺电难关》的专栏。老百姓在享受“低保”的日子里,还算平静地应对着缺电带来的生活不便。 在长沙,蜡烛一度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价格全面攀升,小型家用发电机也开始走俏。当夜幕降临,长沙市街边的不少门店便摇曳着烛光,轰鸣着发电机,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公共的生活秩序也开始有点“慌”了起来。长沙、杭州等城市,因分片拉闸限电造成一些交通道口红绿灯断电,交通陷入混乱。有人打趣:家里的电灯不亮,还可以用蜡烛代替,但总不能用蜡烛来指挥交通吧? 这不是“幽默”,它恰恰反映出我们的社会缺少应对能源危机———不管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的基本机制,如同非典时期,我们缺少某种应急机制一样。 呼唤预警机制 缺电,正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发连锁反应。在山西运城市等地,缺电不仅使一些企业产值大幅下降,而且群众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正处于价格上扬中的煤炭更加“紧俏”:11月份,山西、河南、陕西煤炭价格每吨上调10元至15元。 “猝然而至”的电荒,使人们看到电力作为基本能源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些看似不相干的行业也出现“异动”。9月中旬起,一些地区水泥市场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60%以上,由此带动其他建筑材料全线上涨。 有关专家认为,从近年情况看,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增长迅猛,直接拉动了用电量的大幅增长。能源紧缺,对经济增长有着“瓶颈”般的约束力量。GDP年均增幅达到13%的浙江省,从今夏开始陷入“路灯亮一半,工厂轮班开”的尴尬局面,与年初相比,浙江水泥价格狂涨60%至80%,创历史新高。 就在我们昨天还在为“电力营销”而大肆张扬的时候,部分地区的“冬季电荒”却非常“幽默”地提醒人们:GDP持续增长的同时,电力供应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却在下降。当“电荒”猛然袭来时,人们有理由呼唤建立有效的能源预警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