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访谈录:大计也问于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2日09:41 解放日报 | |
往日,一个个关系民生的“国计”,高挂政府领导层的“枝头”,“高不可攀”;如今,它们却从“树梢”悄然飘落,“花落民间”。 必然会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将它们渐次吹落的那阵改革清风———大计也问于民,推动政府决策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 这是建国54年来的首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招标的形式被“下放”到民间。 12月初,北京消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前期研究课题招标尘埃落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标,课题多达56个。 恰在同时,广东省政府公开向社会“买脑”:对于“2003—2004年度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直接向国内外研究机构或个人购买相关研究成果。 往日,一个个关系民生的“国计”,高挂政府领导层的“枝头”,“高不可攀”;如今,它们却从“树梢”悄然飘落,“花落民间”。 必然会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将它们渐次吹落的那阵改革清风———大计也问于民,推动政府决策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 胡鞍钢,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一位经常出入中南海的国情专家。在他的笔下,诞生了一份份国情报告,被编发、被批示,无形中见证了这场静悄悄的巨变。无疑,他是对这阵拂面而来的改革清风感受最为清晰的人之一。 上周,胡鞍钢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胡鞍钢:著名国情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1953年生于鞍山,先后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场插队和华北地质队务工。1978年-1988年先后在唐山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做博士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作访问研究员。 先后承担“中国国情分析”、“市场经济转变中三大关系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已正式出版国情研究系列专著和合著共计43部。 风起篇 没有一项政府举措是“突如其来”、“横空出世”的。 在“十一五计划”公开招标、“政府向社会买智慧”之前,我们已经看到: 政府高层集体学习的频率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所属部门相继建立政策研究机构;“两代会”逐渐成为反映各种利益群体要求与讨论政策的场所;全国人大常委会允许内部进行政策与法律辩论;大学与科研机构进一步扮演思想库的角色…… 广开言路的诸多举措一一实施之际,便是清风渐起时。 最大的失败是决策的失败 记:说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让人想到了一些不科学、不民主,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确的决策。 胡: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三次重大失误。 一个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频繁的政治运动,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那场全局性的内乱,延误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日本差不多,而后来日本专心致志地发展经济,成了经济大国。我国长时期的政治动乱,使经济大大落后了。 第二个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方面的急于求成,多次出现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结果导致了农业生产增长缓慢,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供给等,最后不得不被迫实行重大经济调整,前后一共调整了三次。 第三个,就是众所周知的人口政策失误,致使我国人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盲目增长,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至少需要花上整个21世纪才能逐步消除其后果。 记:一系列的失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续到七十年代,教训让人深思。 胡:对。不少人进行了反思,有的从人的角度,比如要提倡“讲真话”等等。而我们的思考,更多的是制度层面上的,也就是如何从制度上避免此类重大失误的产生并及时纠正错误。我认为建国以来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最大的成功是决策的成功,最大的失败是决策的失败。只有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减少、避免失误。 从“个人决策”到“咨询参与” 记:我国的决策机制处于什么状态? 胡:在那个记忆犹新的年代,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毛泽东同志个人决定的,如发动“文化大革命”、建立三线等,有成功的,也有失误的。对于他的不少决策,事先和事中并非没有反对意见,有的甚至还很强烈,但最终还是出台实施了。那个时期,可以视作个人决策时代。 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那个时代,中央领导层意识到个人决策的局限性。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其复杂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你可能有打天下的经验,但没有治天下的经验,你可能有管理根据地的经验,但没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在信息不足、知识不足的情况下作出决策,就是“模糊赌博”。 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除了他发挥核心作用外,党的领导集体成员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策机制从“个人决策”进步到了“集体决策”。 而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决策时越来越重视听取、采纳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中央领导多次表示,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使决策建立在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认为,现在的决策机制可以概括为“咨询参与型”。 记:应该说,“十一五”前期研究课题的公开招标,也是一种“水到渠成”,一种必然了? 胡:对中央的这个举措,我并不感到突然。因为其实早在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政府已经公开向全社会征求建议了。当时是希望各界“献计献策”,也邀请国际有关机构发表意见。而这一次用招标的形式,为愿意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才智的单位、机构,提供了一个发表见解的渠道,这在性质上更进了一步。 风旋篇 风起于青萍之末。有的时候,一篇研究报告,也会成为掀起一场场轰轰烈烈变革的源头。 正是在决策机制变化的大背景下,一批学有专长、具有全球意识、了解国情的专家、学者,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微风旋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推动智慧、学术与权力、决策相结合,从而对国家、社会造成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7份报告48次批示 记:有没有统计过,您和您的团队共写了多少国情报告,受到了多少次批示? 胡:我的第一份国情报告发表于1998年2月,题目是《为人民创造工作: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当时,朱镕基、吴邦国同志都作了重要的批示。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后来开始编写《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供中央、省部级领导参阅。 据我所知,上届政府(国务院)对我们提供的37份报告中,共批示了48次,其中,主要领导人批示39次。而本届政府执政一年来,我们的报告也受到了多次批示,其中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就有三、四次。 记:您与您的团队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胡: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我们都关心。下岗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通货紧缩问题等社会公共问题。 记:非典时期也撰写报告吗? 胡:当时是“非常时期”,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作出知识贡献和信息贡献。 记得4月9日,温家宝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这是新一届政府首次召开专家座谈会,防治SARS就是主题之一。回来后,我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上成立了两个课题研究组,研究SARS事件危机管理。 那时,我也是一边学习、消化现代危机管理的知识、理论和案例,调动所有积累的关于中国经济的知识,一边思考、分析和判断正在爆发的SARS危机。4月13日,我执笔完成了《全面、积极应对全球SARS危机》,第二天便上报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据我所知,这是第一份向中央和国务院递交的SARS危机报告。到6月,我们就已连续提交了32份关于非典的研究报告。 记:结果如何? 胡:得到了比批示更让我们兴奋的结果。我们的见解与而后中央和国务院采取的举措精神基本一致。 一开始我们就提出了9条建议,如召开国务院领导人主持的记者招待会、“五一”黄金周不提倡外出、加强国际合作等,逐渐变成了现实。后来,我总结SARS的教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现在已写入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一纸惊动中南海 记:在您撰写的国情报告中,引起震动较大的是哪一篇? 胡:可以说是2000年4月发表的关于二滩水电站的报告。当时,二滩水电站是世界银行恢复对中国贷款后的第一个项目,是国内外都关注的一个重点,中央领导曾多次前往视察。2000年3月底,我和学生来到二滩,阅读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座谈。一个星期的调查摸底,得到的结果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在表面上的一切正常下,实际上亏损严重。1999年,这个项目亏损达10个亿,预计2000年还将亏损10个亿。 震惊过后是思考。我们研究分析,亏损的背后是体制的失效,总结下来,是两个专政,即“条条专政”———电力行业垄断,和“块块专政”———地方保护主义。而这,不是二滩的个别现象,而是许多地方“电老虎”的普遍问题。 这一篇报告,可以说是惊动了中南海———我们上报后,朱镕基同志马上做了重要批示,还被当日的国务院《每日要闻》摘录,引起了江泽民同志的高度重视。此后,中央常委多次讨论二滩水电亏损事件和电力体制改革。国家计委及有关部门几次召开会议讨论电力体制改革问题,我本人也参加了。 记:这份报告催生了改革举措? 胡:是的,两个月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就指出,“省为实体”的电力体制必须改革,否则将阻碍电力工业的发展。到了2000年8月,国务院成立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00年10月,中央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打破电力、通信、民航、铁路四大部门的行业垄断。电力行业首先拉开了反垄断战役的序幕。“坚冰”开始打破,到今天,许多老百姓渐渐感受到,“电老虎”成了“电老牛”。 许多西方学者都感到不可思议:即使是在西方国家,电力等能源行业也是强大的利益集团,从提出改革设想到实施方案,至少要花十几年时间。中国能在2-3年的短时间内对电力行业提出改革方案,他们十分惊奇。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也说明,中央领导广开言路,听取并采纳各方意见,就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在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垄断,走向竞争性、开放性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走向统一的国内市场。 风行篇 在政府决策从部门决策向社会决策、从封闭性决策向公开性决策转变的过程中,“民主化”与“科学化”,是贯穿始终的趋势所向。同时,它们也是未来改革坚定不移的风向标。 “据乱之世则多君为政,升平之世则一君为政,太平之世则民为政。”梁启超的这句被历史证实了一半的名言,将继续被未来所证实。 要从历史高度看制度创新及个人贡献 记:决策制度在政治体系中关系重大。在改革过程中,可能要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甚至直接借鉴国外的智慧,这会不会引起争议? 胡:我们不是为了政治改革而政治改革。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是硬道理”。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是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而进行政治改革的。没有良好的政治制度,中国不可能持续发展。 记:你自己说过,从历史的高度与历史的评价来看,领导人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不是别的,而是国家制度建设。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不是别的,是制度创新的贡献。那么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又是怎样? 胡:如果说“两弹一星”搞的是物质原子弹的话,好的决策知识和公共政策则是精神原子弹。 学者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公共政策,才能影响社会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仅仅是形成某些学者个人的认识和见解还不行,必须要影响决策者,成为决策者的共识,进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才能使人民受益,社会进步。所以,我个人是不搞“孤芳自赏”,始终融入社会的。从历史的高度和历史的评价来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就一定要引导社会潮流,推动社会观念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同时,在一个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建言献策的智囊。这取决于你是否获取了全球最新的知识,取决于你对人类已有的最好知识的了解、吸收、体会和积累,取决于你对这些知识的本土化。这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有幸赶上了这个时机,进入了这个天地,能以知识的获取、创新、传播和交流为社会作贡献。中国的学术舞台太诱人了,我不会也无法停止步伐。 采写/本报记者曹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