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天气预报“变脸” 中国气象服务“新气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3日10:5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姚润丰)在今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气象类的考题涉及语文、数学、文科综合三大类,分值达55分,高考试卷中大规模、多领域、高分值地引用气象知识前所未有。 今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每晚7点半的天气预报也“变脸”了,由10年一贯制的48小时预报延长至72小时,3天风云让公众及早知道,这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自1993年以来最大的 一系列的变化表明,气象科技的社会认知度正在显著提高,气象部门在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人们关心气温,不只是想知道一天内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而是想了解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各个时段的气温如何;人们关心下雨,不只是想知道小到中雨或大到暴雨的问题,而是几点钟到几点钟要下雨、到底下多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出行的增多,人们已经对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天气预报提出了要求。 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里,科学家们每天都收集整理着各种气象数据,进行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的研究工作。摸透了“老天爷”的脾气后,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在每天天气预报和警报的基础上,目前已衍生出了旅游、紫外线强度、舒适度、霉变指数、登山指数、穿衣指数、供暖指数预报等九大类60种左右的气象服务指数,囊括了衣食住行等内容。 天气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信息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气象部门的另一块金牌是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活动以及各部门组织防灾减灾的决策提供信息。从“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三峡成功截流,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从淮河、黄河防汛到各地森林火灾的扑灭,气象部门通过多种服务网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一面墙上,整整挂满了来自中央和地方很多部门送来的感谢牌匾。 当人们还沉浸在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气象部门已经开始完善相关的气象服务设施。今年,北京5处奥运场馆自动气象站建成,上海也正在为世博会专门建立热带气旋、海洋气象、雷电以及世博园区微气象等监测系统。 人们注意到,在服务水平逐年显著提高的同时,气象服务对市场经济的推动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气象经济”逐渐升温便是最好的说明。如今,全国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已高达600多万,上海市气象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已达5000万元以上。南方发达地区的一些县、市“121”气象咨询电话的日平均拨打量可达万人次以上。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一份看似简单的气象报告,却能对商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决策起到参考作用。浙江绍兴市目前已有30多家砖瓦生产企业预订了气象部门提供的短期气象特种服务,仅预防一次降雨就可为它们减少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市场经济的活力。(完)(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