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馆鲜花祭奠遇难同胞(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4日02:55 京华时报 | |||||||||||||||
作者: 王一波来源: 昨天上午,抗战纪念馆内庄严肃穆。来自卢沟桥小学、北京体育学院和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学生与北京市政府的官员在此祭奠66年前在南京遇难的30多万同胞。他们向在南京大屠杀和抗日战争中遇难的同胞献花、默哀。卢沟桥小学学生每人手捧着一个蜡烛,为世界和平祈祷。 中日应以史为鉴 北京体育学院的一位学生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过去的那段历史,我们并不狭隘,也不偏执;但是面对日本少数人的抵赖、狡辩,遗忘就意味着第二次屠杀。今天前来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重温那段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不让历史重演。 祭奠活动上宣读了原日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从抚顺战犯管理所被宽释回国的原日本战犯)副会长大河原孝一专门发来的信函。信函中说,66年过去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走过了31年,日本政府却将战争历史从教科书中删除;在日本普遍流传着根本就没有南京大屠杀的说法,不了解战争情况的年轻一代,颇受这种说法的影响,他们无法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惨痛经历。作为原战犯,他将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对怀念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的势力,对日本政府逃避战争责任的态度,提出强烈的控诉。 父亲携幼子悼念 “我今天来悼念以前遇难的同胞。”6岁的张振庭已是第二次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献上花圈。父亲张先生称,大屠杀纪念日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忘记。从去年开始,他每年12月13日带着儿子前往抗战纪念馆悼念。张先生说,18岁后,儿子就会自觉了。小振庭告诉记者:“长大以后,我每年会自己过来。” 保钓勇士读祭文 保钓勇士们昨天也参加了祭悼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6周年的活动。知名保钓人士冯锦华、张立昆和爱国者同盟网的数十名网友在抗战纪念馆门口打开“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先辈”、“勿忘国耻,复兴中华”等横幅,他们高呼抗日、保钓等口号,并当场宣读了祭文。侵华“自供状”昭示罪行 昨天,几本揭露当年侵华日军罪行的画册由温州晚报社赠送给抗战纪念馆。这家报社的编辑周丽峰介绍,这几本发黄的《支那事变画报》系日本朝日新闻社出版,今年11月被温州经营纸盒加工的企业从进口的日本废纸中发现,画册中报道了1937年以后日军在北平、天津、汉口、安庆等地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本报记者 王一波 摄
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59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