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专题 >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源源活水惠京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4日07:36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曾祥惠 黄中朝
北京西郊永定河无水的河床。中国水利报记者刘铁军摄
  我们怀着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之情,踏进首都北京。

  北京南郊的高速公路,宽阔笔直,洒满阳光。车进三环,汇入川流不息的车河,两旁是现代气息与古老风格交相辉映的楼宇,经风见霜傲然挺立的树木。一个又一个令中国人民闻之肃然起敬的国家机关、著名媒体、历史建筑,相继从眼前掠过。

  这是伟大祖国的心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干渠,将从1246公里外的汉江怀抱的山清水秀的丹江口,顺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陲,逾越千山万水,一路斩关夺隘,飞抵我们脚下这个举世瞩目的国际知名都市。

  这是缓解首都北京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中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大壮举,祖国南方与北方血脉相连的现实表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扬奋进的生动写照。

  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的首都北京,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引领着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脚步。眼下世纪刚刚交替,振兴、图强的时代大潮遍及神州,北京当仁不让地站在了前排。

  新世纪、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力争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奋斗目标。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不可避免地摆放在北京面前:日益短缺的水资源,拖住了首都经济前进的步履。

  10日下午,在北京市水利局简朴的办公楼里,市水利局局长焦志忠,同我们谈起了北京水资源现状。

  北京境内,没有长江那样横贯湖北东西的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首都,北京既不靠海,也没有江河穿过,显得美中不足。因水的欠缺,甚至时不时有人萌发迁都的设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北京的水资源,完全靠老天恩赐,天然降雨。

  北京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全年降雨少,且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全市现有1300多万人口,人均年占有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八分之一,只有世界的三十分之一。

  按照国际年人均占有水量1000立方米以下为缺水的标准,北京当属严重缺水城市。

  起始于1999年的五年连续干旱,改写着北京本来就偏少的降雨记录:年均降雨量减少20%。累计相加,相当于北京一年滴雨未落。

  北京的两个供水水源———密云水库与官厅水库,蓄水量逐年下降,目前仅存水10亿立方米左右,仅为五年前多年同期值的三分之一。

  在北京街头,我们采访了67岁的“老北京”刘木生。在他的记忆里,连续五年干旱少雨,这是他有生以来碰到的第一次。他说:“历史上的‘七下八上’,今年没有了。”

  “七下八上”,指的是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北京往往集中降雨300多毫米的时段。今年的这个时候,降雨减为二三十毫米,“雨过地皮湿”而已。

  在北京市内的昆明湖畔,在包括中南海在内的北京“六湖”中的一些湖边,在通过北京市区的永定河岸,不少北京人惋惜地告诉我们,过去,曾为这些湖河满满荡荡而自豪。现在,湖泊水面在缩小,河流干枯,时有不安袭上心来。

  过去每年引水为城区湖河补水八九亿立方米的历史,被干旱少水的现实重新书写———每年输水不足一亿立方米。这个对比悬殊的数字,改变着北京市大大小小的湖河生态,对环境造成新的压力。它们曾经有过的碧波荡漾、万种风情,大多成为“老北京”心中的永久回想。

  上述情况,让人不免生出对首都缺水的忧思。正因为如此,我们围绕北京如何解决缺水难题,进行了认真踏访。

  确保北京供水,事关首都稳定,责重如山。

  2002年,北京市政府颁发首都节水政府令,全面实现计划供水、定额供水,把节水作为稳定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北京的历史上,在中国其它城市的历史上,对水采取这种非常措施,还是第一次。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城郊农村。今年,停种了多年保有的28万亩水稻,把250万亩小麦压缩到50万亩,节水农业面积达到了80%。“作为祖国的首都,用水安全是天大的事。”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多次主持应急取水项目的研究,明确要求,“立足长远,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在怀柔,我们看到历时一年新建的应急水源———地下水引水工程,正在向城区输水。每天供水量达30多万立方米,一年可为城区增加供水1.2亿立方米。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平谷,正在建设又一处后备水源;在张坊,引拒马河水入京的工程,也已提上日程。

  严峻的水环境,逼迫北京人重新审视水。他们把污水当做放错了位置的水资源,将精心处置过的1亿多立方米的污水,引入城区湖河,营造城区水环境。

  大旱之中的北京,依然挺直腰杆,风生水响,生机勃勃。

  居安思危的北京,更没有忘记隐在未来不可知因素中的进一步缺水。这种极富战略眼光的追求,体现在北京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中。北京提出并经国家批准,石家庄至北京的引水干渠,串起河北境内的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水库,作为北京的应急供水工程,将先期开工,力争在2006年完成。待河南中线工程引水干渠形成,北京2008年起可从黄河应急调水。2010年,中线工程全部建成,北京将使用相同的渠道,引汉水进京。这就是说,中线工程在北京,将在三年内建设完成。

  北京市水利建设管理中心主任雷魁透露,这是一个兼顾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的引水方案,北京已做好了几项关键工程开工前的必要准备,只等国家一声令下,即可展开施工。源源活水惠京华。踏入北京,崇敬首都之情油然而生,缺水现状却让人忧思,人们奋力改变水困境的抗争又使人激动,我们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相关报道】(12-1407:55)(12-1307:09)(12-12 06:53)(12-11 07:27)(12-10 07:28)(12-0907:31)(12-0807:17)(12-07 07:46)(12-04 07:52)(12-03 07:26)(12-0207:22)(12-0107:20)(11-30 07:35)(11-29 06:52)(11-28 06:55)(11-2707:27)(11-2607:18)(11-25 07:17)(11-24 07:26)(11-23 07:46)(11-1907:23)(11-1807:21)(11-17 07:31)(11-16 07:09)(11-13 07:29)(11-1207:17)(11-1107:19)(11-14 08:43)(11-15 08:23)(11-21 07:29)(11-2206:40)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相关专题: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