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莫高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5日05:29 时代商报 | |
最近,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新闻接连不断,先是关于“秦陵”的探测开发要不要继续的争论打得不亦乐乎,跟着就爆出了“周口店遗址”因破坏严重将要被世界遗产保护组织除名的消息,更远一点儿的还有“火烧五台山”事件,一桩桩事实告诉我们,枕在祖宗的厚泽遗产上安然睡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人为的祸患让我们触目惊心,但不光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老天”也开始了它的轮回……风沙会放过莫高窟吗?积沙、风蚀、粉尘———三大危害直逼莫高窟 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保护观测和反复试验,敦煌研究专家们认为,积沙、风蚀、粉尘是引起莫高窟壁画脱落、彩塑受损、岩体坍塌的三大风沙危害。 地处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与库姆塔格沙漠毗邻,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由于受到蒙古高压的影响,这里长期干旱,降水稀少,风沙频繁,具有典型的沙漠气候特征。 “在雨水入侵、自然坍塌、生物虫害等自然破坏中,对莫高窟影响最大的还是风沙危害,它是石窟是否能够长久保存的最大威胁。”多年从事莫高窟风沙防治研究的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副所长汪万福说。 据敦煌研究专家不完全统计,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专家们认为,这些病害都与风沙有一定关系。 “西北风、西南风是莫高窟地区的主害风,来自鸣沙山前缘沙丘和窟顶沙砾戈壁带就地刮起的风沙流,是影响莫高窟保护的主要风沙危害。”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吴正说。 研究发现,受地形地貌影响,冬季盛行的偏西风途经莫高窟时,携带的沙物质在莫高窟窟区大量沉积,从而形成积沙。汪万福说,积沙的直接磨损和由积沙引起的雨水倒灌,不仅导致底层洞窟甬道内壁画产生变色、发霉、脱落,而且还在窟顶形成堆积,破坏崖体水分蒸发途径,造成顶层洞窟壁画酥碱、起甲等。 对壁画影响较大的还有风蚀和粉尘。风蚀危害主要指风沙流对露天壁画、洞窟崖体的直接吹蚀和磨损,其作用缓慢但破坏性极强,容易引起壁画褪色、崖体坍塌等。研究发现,莫高窟唐代早期洞窟203窟,就因为风蚀而坍塌;受风沙长期剥蚀影响,目前莫高窟有相当数量的顶层洞窟正在遭受着“薄顶”之灾。 多年观测表明,在莫高窟窟区一带,年降尘量可达每平方公里365.4吨。专家们用扫描电镜统计了5000个粉尘的表面形态后发现,棱角状、次棱角状细小沙粒占到了83%。这种棱角状高硬度的石英颗粒,随气流四处运动,既对壁画、塑像进行磨蚀,又能侵入壁画、彩塑的颜料缝隙,造成龟裂,当粉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产生一种把壁画颜料层、白粉层向外挤压的力量,导致颜料层、白粉层、甚至整个壁画的大面积脱落。 “莫高窟是比金子还贵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处文物,按理说都应该是一尘不染,可目前还无法做到。风沙危害将长期影响着莫高窟的保护。”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缘何未被风沙掩埋?———天时、地利、人和 敦煌莫高窟是沙海中的艺术长廊,从公元四世纪开始营造窟室到现在,已在戈壁流沙中“活”了1600多年。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它深陷沙海而不被掩埋?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关文物保护专家。他们认为,莫高窟营造者的科学选址、当地特殊的大气环境和多少代莫高窟人的不懈努力,是千年莫高窟身处风沙中而不被掩埋的重要原因。 莫高窟现存唐代碑刻《李君莫高窟修佛龛碑》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加空凿岩,造窟一龛……” 这段文字被学术界认为是关于莫高窟最早营造时间的资料。按照碑中所记,似乎是突然出现的“金光”和“千佛”引发了乐尊开崖凿窟的念头;事实上,这里位置偏僻,山水相间,环境幽静,是佛家人最理想的修行地。 后世一些研究者曾惊叹古人的伟大,认为以乐尊为代表的莫高窟早期营造者们,在开窟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气候、环境等条件,知道在这里建窟不但不会被风沙掩埋,而且还利于石窟的长期保存。 这一臆想是否可靠,今人已无从考证,但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观测和研究,专家们发现,莫高窟周边地貌和大气环境,对它的保护十分有利。 研究发现,莫高窟地区不但多风,而且还是相对稳定的偏西风、偏南风和偏东风三组风向。年出现频率最高的偏南风风力较小,搬运沙物质能力有限;而出现频率相对较少的偏西风,风力大,夹杂沙物质多,是莫高窟窟区形成积沙的主要风向;至于偏东风,尽管出现频率最小,但却是“益风”,不但对鸣沙山的东移有抑制作用,而且对窟顶沉积沙物质的反向搬运亦有明显效果。 正因为有这三组稳定且相克的风向存在,在莫高窟风沙危害防治上,长期以来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造化,莫高窟根本不需要治沙,保持其自然原貌?褪亲詈玫姆乐畏缟撤绞健? 可历史已经证明,光靠自然界本身并不能完全保护莫高窟,从建窟到现在,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始终没有间断过。莫高窟65窟题记的也表明,西夏占领敦煌时期,就有信徒开始为莫高窟清沙。 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原副所长李云鹤说,从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到现在,莫高窟的清沙工作几乎没停过。上世纪50年代,莫高窟底层被风沙掩埋的洞窟才被清理干净,此后一段时期,窟前扫沙和窟内清沙还被当作新同志的入院教育“必修课”。即便是今天,莫高窟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仍然有几个工人在常年负责清沙。 另外,从上世纪4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在莫高窟窟顶戈壁带和沙丘边缘开始了风沙防治试验,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又采取了生物、工程、化学等多种风沙防治措施。这些试验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过境风沙流在莫高窟窟区的沉积。 李云鹤说,正是因为有人的参与和不断进行的治沙试验,才使莫高窟在近现代免遭新的掩埋。因此,人为清沙和风沙防治是莫高窟千百年来不被风沙掩埋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据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