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辅导 性教育进课堂请别“做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5日08:01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记者 张晓荭 吴利红 哈市一所知名中学的校长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前几日,她去哈市一家医院的妇科问诊,在不到半个小时内,竟有三名女中学生来做流产。 今年9月,哈尔滨市共青团委主办的少女求助热线电话正式开通,旨在为青少年提供青 团市委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张大生急切呼吁:直面性健康,重视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辅导,别再让孩子们的身心受到伤害了。 中学生怀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们“性”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记者采访发现哈市的中学生性教育不仅空白,而且缺乏主动施教有效引导:一边是学校和家长的谨慎观望,一边却是学生的不以为然,如今的性教育,让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甚至有人认为成了做秀。“做秀”的性教育 9月份北京、上海的媒体,到哈尔滨团市委想采访开展性教育的学校,团市委推荐了南岗区某中学,结果记者到那里才发现“性教育”已经没了,以前开展的所谓性教育,就是请大学教授讲两堂课,学生们在嘻嘻的笑声中结束。无奈之下又找到哈市教育部门,因为没有指定部门负责,在等待了很长时间后,才临时“抱佛脚”在道里的一个中学“补”上画面。 其实,“性教育”做秀场面并不少。一位中学生说,别说开展性教育,老师就是讲到青春期发育知识时,也多为一说而过,根本不细讲。“再说了,也不指望能在这样的课上学到啥。”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哈市还没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课本上涉及到的“性”就是第一性特征、第二性特征这些老知识。学校好一点的就男女生混合上课,多数是自己阅读。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犯罪中有30%是性犯罪。虽然责任不完全在于性教育课堂,但很多学生都认为性教育与他们的需求有很大差距。课本陈旧教师缺乏 “太小瞧我们了,那些课上的东西几年前就知道,小儿科。”在采访中,一些中学生的言论让人惊讶:现在我们想知道什么是快感,手淫对身体是否有伤害。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中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两极分化,不是孩子心理或生理失常,而是某些谈性色变的家长、老师以及专家们集体性心理失常。许多学生都认为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老师都是讲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真正到了要害处就避而不谈。”学生不解渴,老师还面露难色:讲深了不行,怕学生模仿,讲浅了,学生却根本不喜欢听。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基础,老师和家长认为“口难开”的话题,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却成了老土的意识。 哈市一学校的副校长说,一些刚上初一的学生就明白了原本初三以后才会懂的青春期健康知识,课本突显落后。这说明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难有标准教材,让很多学校的性教育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对我省来说,还存在教师缺乏的情况。据哈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处的有关同志介绍,目前哈市还没有专职讲授此方面的教师。来自一些学校的信息则说,有的老师是别的学科淘汰的,还有的是体育老师兼职。尊重“性教育” 深了不行,浅了没用,性教育路在何方? 哈医大一院的闫志均副教授说,青少年成长的烦恼多半来自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调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而我省中学生性教育明显地滞后,除了陈旧的性教育观,制约了性教育的全面开展,再就是有关部门的漠视,影响了性教育的进行。 张大生强调,从事性教育必须是有医学背景的心理工作者,否则有很多东西是讲不明白的。哈医大二院孟教授认为,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不是急于求成,这类教育强调的应是时间适时、内容的适量,教法的适度。从事性教育,首先教育者应当明确它不仅是性生理、性心理及预防性病、防止少女怀孕等基本知识,还包括性别意识、男女平等、两性交往及爱情、婚姻等更丰富的内容。 上海等地已开始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立体的教育模式,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收到良好效果。(黑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