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改进动物福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6日17:13 南风窗 | |
中国“拯救黑熊”行动是国内近年来环保运动的高潮,也是迄今为止,针对国人的动物福利教育的最佳典范之一。 1993年,亚洲动物基金会(AAF)创办人谢罗便臣女士访问中国的养熊场,发现亚洲黑熊被活抽胆汁的惨状,决心为黑熊争取人道待遇。2000年7月,亚洲动物基金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四川省林业厅签订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释放500只在条件恶劣的养熊场中 亚洲黑熊又名月熊,因其胸前长有美丽的新月形金毛而得名。目前全世界仅大约2.5万只,被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被中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这种珍稀动物在黑熊养殖业中却一直过着被囚禁抽胆汁的痛苦生活。如果不是这场积极而持久的“拯救黑熊”行动,大多数人不可能对黑熊养殖业的残酷和黑熊的痛苦有何意识,也不会对人类对待动物的残忍行为有任何反省。 如果说这次动物福利教育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肯定自我”的教育,“自我”就是基金会成员内心所坚信的保护动物的信念。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的救熊行动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谋求与政府的正式合作,而不是像有些动物保护人士对保护动物总是抱着忸怩的态度,对保护动物的主张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即使呼吁人类保护动物也带着自我怀疑和菲薄的闪缩心态。 正是他们的自信,使别人也相信了他们。在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黑熊救护所组建之后,四川林业局停止向以获取胆汁为目的的黑熊饲养户发放营业执照并关闭饲养场,该林业局还将一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捐献给黑熊救护所。而回顾救熊行动的开始,大多数人并不看好,甚至国际动物福利基金会(IFAW)认为救助这样的黑熊不是长远之计,除非中国政府下令禁止获取熊胆的黑熊养殖业,否则国际组织对改善黑熊的生存状况也无可奈何。被认为治标不治本的“拯救黑熊”行动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可以给予时常处于望而却步的人以启示。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推举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并非根据“保护了珍稀物种亚洲黑熊就是保护了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逻辑,而是——动物福利也应看作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为改善动物生存环境而作出的努力即属于为公共利益的行为。尽管将动物福利列入公共利益,对许多人在观念上是一项挑战。■ (杨婷婷) 本刊授权新浪网独家发布,未经《南风窗》同意任何报刊及网站不得转载,本刊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如需转载,请与南风窗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