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8日17:30 光明网 | |
杨三军 新华社成都12月18日电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因在“农村鼠害系统控制”上做出突出贡献,近日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爱德华·萨乌马奖。据悉,这是我国首次获此奖项。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也成为世界上第六个获此奖项的单位。 爱德华·萨乌马奖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永久性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这个奖授予在执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合作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或两个国家机构。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以“四川省农村鼠害系统控制”项目申报,并一举在90个国家申报的17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两个获奖单位之一。 据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学谦介绍,为有效解决四川省鼠害控制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了25万美元的项目经费和国际专家支持。通过中外专家两年时间的合作攻关,圆满完成了任务。项目实施主要取得了4大成果: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农村基层技术人员掌握的鼠害动态监测办法;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抗凝血杀鼠剂和适口性较好的毒饵载体;形成了以竹筒毒饵站为中心的鼠害持续控制配套技术;形成了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方法。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站长涂建华说,农村鼠害控制技术相比以往撒投、裸投毒饵的灭鼠技术,最重要的创新在于将毒饵装在竹筒毒饵站置放于田间和农舍。这项技术不仅是控鼠技术的革命,而且协调了灭鼠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保障了人畜安全和避免野生鸟类等非靶动物中毒。由于这项技术经济、持久、安全、环保,自去年以来,四川省农业厅将其作为重点适用农村技术进行推广,目前全省已建立专业鼠情监测站12个,制作投放竹筒毒饵站55万多个,受益农户达160万户,减少粮食损失1.8亿公斤。 鼠害是世界的一大公害,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也是人类一些重要疾病如鼠疫、出血热的传播媒介,还是造成生态破坏如草原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鼠害猖獗,农业鼠害全国每年发生面积5.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