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训诫国企领军人物(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0日08:56 南方都市报 | |||
对陈涌庆的公开训诫和谴责仅是一个开始,以公开训诫、谴责的方式对经营决策失误的国企老总进行问责,将成为一项规定制度化,并长期执行下去。 当年与陈涌庆几乎同时期调入深圳的一批国企领军人物如深圳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劳德容等,已有相当一批都出了问题,真正能够全身而退的到现在只剩下了农产品公司原董事长林家宏等寥寥数人。 有专家评价,深圳高层在推动国企改革上选择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战术方法的确收获不小,那种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人思维已经不合时宜。 2003年11月7日,不知道深圳石化集团原董事长陈涌庆事前有没有预料到,自己退休在家两年零四个月后还会受到公开训诫:这一天,陈涌庆在一次国企改革座谈会上被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公开谴责,这不仅在深圳而且在全国还是头一遭。 陈涌庆曾是十五大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经营者、化工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企业家、深圳市模范共产党员 “公开训诫和谴责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希望这位曾经头顶无数光环的前国企老总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几句,本报记者也多次拨打他在深圳的家庭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有知情人士称:“陈涌庆其实早已不在深圳(居住)了。” 由于采访不到陈涌庆本人,社会各界只能从市投资管理公司公布的有限资料中了解陈涌庆遭受训诫和谴责的原由——据称,“在陈涌庆主政深圳石化集团期间,由于其违规担保、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决策和经营失误,致使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截至2001年6月底,累计亏损21.6亿元,资不抵债15.34亿元。”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深石化从一家收益可观的国企“先进典型”沦落到如今负债累累,只不过是近年来深圳国企改革和发展步伐日益落后于内地城市的一个缩影…… 据深圳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到2002年底,全市仍有半数以上国企没有真正放活,多数国有改制企业的国有股所占比重仍高达70%以上 “如此高的比例就算在内地城市都是难以想像的”,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贾和亭曾经指出,以改革著称的深圳特区,国有股长期“一股独大”,与政府和企业出现的改革迟缓、改革心态减弱的状况是分不开的。他承认,产权主体多元化进展缓慢,“改制不转制”以及个别国企领导人腐败等已经让深圳国企改革深受困扰。 一位对深圳国企历史颇有研究的人士告诉记者,当年与陈涌庆几乎同时期调入深圳的一批国企领军人物如深圳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劳德容等,已有相当一批都出了问题,真正能够“全身而退”的到现在只剩下了农产品公司原董事长林家宏、赛格集团原董事长王殿甫等寥寥数人。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到深圳后每每谈及国企改革都直言不讳地深表“忧心”。今年6月,广东省委常委、原常务副省长李鸿忠调任深圳任代市长。观察人士注意到,就在李鸿忠调任深圳前夕,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原广东省体改委主任张思平也“回归”深圳,分管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国企改革的“接力棒”又交回到了这位曾经在深圳主抓改革工作的新任副市长手中——1993年底至1997年,张思平曾担任深圳市体改办主任长达5年之久。 对于深圳国企来说,2003年有两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深圳国企改革亮点频闪 第一次是4月20日召开的第一季度(深圳)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会议,当时张思平代表市政府提出了“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的国企改革总思路;第二次是6月5日,张思平在与深圳市总商会及民营企业家座谈时提出,深圳国企要加大产权改革力度,企业重组要在两年内全面放开基本完成,垄断性公共设施领域也将不受限制。 此后,沉寂多年的国企改革出现了重焕生机的迹象:深圳首批推出的市能源集团、燃气集团、公共交通集团、食品总公司、水务集团等国有企业国际招标陆续签约;市政府授意猎头公司为国企选聘人才,第一步就确定了“1/3的国企经理人才委托猎头公司推荐”的目标;百万元重奖退休国企老总林家宏……“高潮出现在11月7日”,一位参加了当日座谈会的国企老总至今仍然可以清晰地向本报记者描述起当时的场景: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对石化集团原董事长陈涌庆进行公开训诫和谴责,泰然集团领导私分巨额收入被曝光,会上还首次颁布了国企老总“十条禁令”……事后,一位读者亲自找到本报记者说,他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认真地去读本报对此次会议所作的深度报道,“如果像这样的新闻能够经常见诸于报端,那么深圳国企改革就有希望了。” 这些看似独立的改革事件无疑给社会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深圳高层在推动国企改革上选择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也越来越明显。有专家评价,“这样的战术方法的确收获不小,也让许多国有企业负?鹑嗣飨缘馗惺艿搅烁母锎吹奈;校侵植凰冀 ⒉磺笥泄Φ笪薰挠谷怂嘉丫缓鲜币恕!? 深圳市政府一位官员透露:“对陈涌庆的公开训诫和谴责仅是一个开始,以公开训诫、谴责的方式对经营决策失误的国企老总进行问责,将成为一项规定制度化,并长期执行下去。”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在反思。” 对于石化集团经营决策出现的失误,有关政府部门也不同程度地负有责任,今后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 而一位熟识陈涌庆的人士在谈及“公开训诫和谴责事件”时认为,其实,陈涌庆还是有一定魄力的,“也许是过去的企业经营机制害了他。”深圳水务集团一位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一直在期待更完善、更直接、更长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的出现,毕竟,好的机制甚至能让一个庸才做出精妙的决策,而不好的机制会让一个天才沦落为庸才。”这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推出“十条禁令”,深圳市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领军人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面对国企人才经常被民企、外企挖走的现状,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深刻反思,深圳高层显然已经注意到推出配套改革措施的迫切性 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准备,12月11日,深圳国企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市属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长效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悄然出台,文件明确提出:“企业对经营者的奖励上不封顶!”深圳市体改办一位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将尽快选择5-10家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进行建立经营者长效激励机制试点,争取到2005年前在深圳市绝大部分国有企业中铺开。这些举措无疑为2004年深圳启动更大动作的国企改革打下了伏笔。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11月7日下午,本报及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闻讯前去采访公开训诫和谴责陈涌庆的国企改革座谈会时,却被自称“市国资办工作人员”的“小鬼”粗暴地挡在了会场之外,这个小插曲是否预示着深圳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的路上还会遭遇到大大小小的羁绊呢?!经典瞬间 老楼见证国企巨亏21.6亿 瞧!“红灯”背后的建筑就是深圳石化集团的老办公楼。在这幢老楼里,深圳石化集团原董事长陈涌庆一直工作到他退休。虽然这幢红荔西路上的老楼早已改头换面,不再属于深石化,但是,曾经的显赫地位,以及它所见证并承载至今的深石化的所有过去,使其在今天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今年11月7日,陈涌庆被公开训诫和谴责,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认为,他在主政深石化期间,就在这幢老楼内,犯了决策和经营失误、违规担保、经营管理不善等“三宗罪”,导致深石化累计亏损21.6亿元。对经营不力的国企领导人进行公开训诫和谴责,深圳创造了全国第一。 楼前的“红灯”亮得及时,就如同11月7日的那次会议。2003年,深圳国企改革亮点频出,而高潮就产生在这里。推荐理由 早该亮“红灯”了! 当记者赶到原石化集团大厦时,已经易主的大厦保安拒绝记者进入拍照。记者失去了惟一可以拍到相关照片的机会,围着大厦转了一圈毫无所获。正当记者发愁之际,抬头看见了马路斑马线边闪烁的红灯,而红灯的背后就是依然耸立在楼顶的原石化集团的标志,拍下这张照片后就有了这样的图片说明:国企里拍脑袋决策的行为早就该被亮红灯了。图: 今年11月7日,深石化原董事长陈涌庆被公开训诫和谴责。原石化集团大厦早已易主,该集团标志依然耸立在楼顶。 本报记者 亚牛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