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国领袖家常细节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0日09:48 新民周刊

  撰稿/胡展奋(记者)

  都说韶山有特殊的磁场,一到这里就处处感受到伟人的手泽和足迹,有毛泽东启蒙时坐过的课桌椅,想象他上课“开小差”时目力所及的景物是否和我们一样;有毛泽东少年时游泳的清水塘,想象他下水后是否和我们一样打水仗;在“毛泽东同志故居”,你甚至可以抚摩伟人幼时用过的水车和木桶,想象他躬耕于垄亩而目送鸿鹄的场景,但是,要最感性地
了解毛泽东的一生就必须走进“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投资2000万,“天下第一难”

  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韶山村引凤山下,离毛泽东故居0.5公里,正对着毛泽东铜像广场,远望是重檐飞阁的江南园林式建筑,进去才能感受到风云际会、气象阔大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最初建成于1964年”,纪念馆副馆长夏佑新对我们介绍说,现在是第三次扩建后的第一轮试开放,40年来共对陈列内容进行了11次大的变动和修改,内中的故事可圈可点者甚多。

  这第三次的扩建缘起于1998年,夏佑新继续介绍说,那一年省领导郑培民、文选德来韶山视察,发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无论从材料运用、布展艺术水平还是现代展示手段来说都陈旧了,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说,这,哪像“天下第一纪念馆”啊。

  1999年,省政府决定拨款2000万,全面扩建整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但是难题也来了,要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精品陈列”,毛泽东纪念馆可谓“天下第一难”。

  难在哪里呢?首先是内容。

  毫无疑问,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实在太特殊、太高了,牵涉到的党史、人物、事件实在太广、太多、太深或者太敏感,尤其是建国后一系列事件的表述,太需要历史性、客观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了。

  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是,“毛馆”设计方案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所、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局等专家组成的顾问团的指导下,整整“上下”了4年,内容由中央文献所主审,十易其稿,累计改动150万字,才获得权威部门肯定和通过。

  新的陈列内容设计,集中了全国党史界、毛泽东研究专家和博物馆界专家的集体智慧,改变了过去按党史分期展现毛泽东生平业绩的惯例,侧重从传主本人人生轨迹的特点进行编排,使陈列富有人格特色和丰富的个性,凸现了毛泽东鲜明的奋斗轨迹,在部分展室中将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作为重点展示,以表现毛泽东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特点,与此同时,重视文物在陈列中的地位。打破“图片+文字”的传统模式,增加内容的层次感,构成了“图片—文字—多媒体—实物”的立体结构,使陈列在内容表达上更为丰富、生动。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还可发现这次布展吸收了近年来党史研究的新成果,在内容表述上做到了科学、准确。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参照新版党史和其他党史著述进行了订正,使评价更科学更准确。 壶里乾坤大:上海大学劳苦功高!

  “乡村外貌,城市内景”是当年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对毛泽东纪念馆规定的设计原则,主体工程由广东省设计院等设计单位创造性地将湖南乡间农舍和苏州园林风格相组合,白色的粉墙,疏朗的内院,明快的回廊,小桥假山,花木茂盛,依山而筑,高低错落,雅致堂皇,但是局限性是空间不够宏大。

  现在的难题是怎么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领袖博大的气派。

  彻底推倒重建是不可能的,因此怎样在“壶”里把乾坤做大的艰巨任务就落在担纲陈列设计的上海大学的肩上——确切地说,是落在主设计师、上海大学多媒体展示中心的领军人物倪瑞武的身上。

  “实话实说,”夏佑新微带歉意地笑笑,我们当时所有人都对上海的设计风格,也就是海派风格有所担心,担心精致有余而宏大不足。

  但是等到最后方案出来,大家不禁口服心服——

  原来低矮的门楼统统进行了升高加宽处理,显得高旷舒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序厅(进门第一大厅)的改造中,国内首创地在纪念馆陈列中运用园林“借景”表现手法(可能借鉴了上海豫园的借景之法),使用8块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序厅与厅外园林融为一体,从而使序厅有一种“通透”之感。序厅正中为毛泽东主席汉白玉坐像,观众可以透过通透的玻璃看到周围庭院中优美的景致,仿佛主席就坐在园中小憩,显得安详而平静,大大拓展了视觉空间,可谓神来之笔。

  园林式建筑的博物馆,在传统上一般采用“二维空间”展示手法。因为空间狭小,展览的整体气势难以形成。韶山纪念馆依山而建,共有十余间大小不等的展室,且室与室之间缺乏连贯性,室外走廊与亭榭、园林将整个内外空间分割成5个独立的小四合院。这种格局为陈列设计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上海大学突破前人心胸,大胆引入“三维空间”展示理念和表现手法,根据每个独立展室的主题绘制“绘画天空”,从而在视觉上陡增展览空间的张力,使原本狭小的展室忽然像换了大房间一样。

  海纳百川的上海一直是高科技的高地,夏佑新说到这里不由得再次竖起了大拇指,这次多媒体场景的合理设置无疑使大家狠狠地过了一次“科技瘾”。改造后的陈列室共11个,但设置的大大小小的“声、光、电”多媒体场景竟达12处,简直穷尽了国内外相关技术,其中有一个室就有2个大场景,真所谓“声、光、电大比拼”。

  历史场景设置有着比图片等展示手段更直观的作用,我们站在大革命时期“打土豪”一幕前,简直像看球幕电影一样地欣赏着逼真的人群在立体而又不断转换背景中“反军阀,组农会,分田地”……

  一个又一个历史场面“扑面而来”,“开国大典”,沸腾的天安门,毛泽东以浓重的湖南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有开国元勋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一米以外;“中共一大”,利用“石库门建筑造型+演员+多媒体”的形式,让我们觉得我们就徘徊在“兴业路”的弄堂里,那个暗探随时会出现在后门的阴影中。科技之光采用三维动态成像技术,再现“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辉煌成就。“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历史资料片、“三大战役”多媒体合成投影,让我们觉得我们就在战场上,就在历史里,就在倒溯的时光隧道里……

  新展出的陈列框架为:基本陈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7个展室)、专题陈列《毛泽东遗物展》(3个展室)、《毛泽东一家六烈士》(1个展室)。展出版面386块(其中照片378张),实物436件,艺术品22件,多媒体置景12个,触摸屏5台。

  尾声部分以油画《待到山花烂漫时》为中心,营造出了一派蓬勃向上的氛围。该画为中央美院副院长孙为民创作,气势宏大,主题鲜明,表达了毛泽东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欣欣向荣的前景。

  伟人遗物伟人风采,人们的脚步轻些再轻些

  人们的脚步不禁轻些再轻些。

  一般来说,只有走到《毛泽东遗物展》(3个展室)才能真正体会“天下第一馆”的魅力。

  他的所有遗物仿佛余温未散,毛泽东仿佛刚刚离去。

  199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整整两个集装箱5000余件的毛泽东遗物移交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韶山沸腾了,主席又回到了故乡,这里突然成了全世界毛泽东遗物收藏最丰富的宝库。

  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每一件都有伟人的逸闻逸事。

  堂堂主席,成了“传呼电话”

  走进展厅,那部著名的“红色一号电话”非常惹人注目。

  毛泽东住在双清别墅时,偌大办公室只装了这部红色的电话,却不是他的专用电话。毛泽东的脾气是极少打电话的,却不得不常常接电话。

  一些打电话的人可不管毛泽东正在忙什么,什么事都往这部电话打,因此它就没日没夜地响个不停,毛泽东对身边人又素来不端架子,所以常常出现堂堂主席“做传达”,接了电话到处找人喊人接电话的趣事。

  一天,电话铃又暴响了,主席正在进行非常重要的思考,只好打断思路接电话,电话是修建科打来的,寻找一名陌生的工人。

  毛泽东礼貌地让工人接完电话后,终于对卫士武象廷下令:这东西不好,请你把它拿走!

  这部电话从此退休了。

  对理发师没脾气

  第一展厅的理发工具箱同样令人注意。

  看见它我们都能想起50年代的理发匠,毛泽东用的理发工具和我们一模一样。

  毛泽东从1927年到1936年根本不修边幅,长发飘飘,只在中间分一条缝,一副叛逆者形象,大约自解放战争起,他的发型基本定型,往后梳,露出宽阔的前额,奇怪的是,也只有理发师敢对他睿智的脑袋任意摆布甚至“发号施令”。

  一次,毛泽东准备接受新任外国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前,白发苍苍的高级理发师王惠给毛泽东理发,王师傅慢条斯理地瞄呀瞄的,半天才一刀下去,再退后半步端详,又端详,毛泽东急了,多次催促无效,便欠了欠身子,又想催促,却被王师傅从头顶上一把按住:“叫你别急就别急,误不了嘛。”

  好不容易完事,毛泽东出汗了,作势要走,谁知又被王师傅兜头一把按住:“怎么又不听话了呢?叫你不要着急……”毛泽东哭笑不得,只能说:“请你快点”。只见王师傅像对孩子一样地随手在毛泽东的后脑勺拍了几下,说:“沉住气,听我的。”在场的卫士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毛泽东没发脾气,只是无可奈何地叹气,王师傅得寸进尺,一边为毛泽东刮后颈,一边还唠唠叨叨地数落个不停:“你是我们的主席,主席要有主席的样子,再说,这是我的手艺,剃不好人家会说我王惠不行……”

  这些毛泽东专用的理发工具一直为他服务到晚年,夏佑新说,刚从“中办”移交过来的时候,我们仔细察看工具,发觉剃刀内还留存不少毛泽东的发泽,我们就全部清理了一下,收集了不少毛泽东的头发,全部珍藏起来,是一笔意外的无价文物呢。

  毛泽东的菜谱

  都说毛泽东爱吃红烧肉,其实毛泽东吃红烧肉并不自由。

  他饮食随便,50年代后期,保健医生为他拟定了一份菜谱,但是毛泽东对菜谱一直不满,不愿意按菜谱吃饭,保健医生一茬一茬地吃他苦头。

  毛泽东忙于工作,经常不正常吃饭,三天两头地烘山芋、麦片粥甚至压缩饼干充饥,有时候终于想吃饭了,李银桥赶紧送上保健医生拟定的菜谱,谁知毛泽东总是不领情地挥挥手:我不要他们的什么菜谱,给我弄红烧肉来!弄好了叫我!

  江青知道了又总是批评卫士:不要弄!吃什么不比红烧肉好?老土,又不是没东西吃……你们就是不会办事,看我哪天把那些个电炉子茶缸的烂东西扔到外面去!

  菜谱的尽头有一份弥足珍贵的首次公开的毛泽东“临终食谱”——

  1976年9月8日星期三 毛泽东胃管进饲食谱(厨房)

  一,椰子鸡汁加高营养粉20克 酪蛋白5克,核桃油3克

  二,鱼头汤

  三,红菜牛肉加高营养粉20克 酪蛋白5克

  四,奶油武昌鱼汤加奶油10克 高营养粉20克

  五,今日不另加食盐。

  谁也不愿意修理的拖鞋和手表

  毛泽东遗物展采用全封闭的结构,第一部分是“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收藏了毛泽东的部分书籍、宣纸毛笔铅笔,查阅古书用的手套、看书写字用的假袖、热水袋、单腿眼镜(侧卧看书时用)等,第二部分陈列的物品为外出视察必用的药箱水箱军用毛毯望远镜,郭沫若送的手表,会见外宾时穿的中山装、沙发,第四部分是毛泽东的生活用品,有医疗证、购粮证、粮票、旧大衣,有缝补过73处的睡衣和谁也不愿意再修补的皮拖鞋,烟嘴烟缸,红色游泳裤,乒乓球拍,苏联产的黑白电视机和南京产的熊猫牌收、录、放三用机。

  其中拖鞋的故事和手表的故事最为人所称道。

  建国初期,工作人员为毛泽东买了一双牛皮拖鞋,他穿了非常满意,从此到东到西都带着这双拖鞋,10年后已经穿得面目全非了,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要换,毛泽东就是不允许,只是一修再修地捱着过日子。

  70年代毛泽东到武汉视察,皮拖鞋再也捱不下去了,突然全面爆裂,工作人员送到鞋店,鞋店工人大吃一惊:这种鞋还能挽救吗,你自己想办法吧!

  工作人员不敢说是主席用品,无奈只好自己用擦车皮革补了一下,勉强混混。

  到了长沙,拖鞋已经惨不忍睹,一位值勤战士在毛泽东屋内发现了它,大惊,立即将它作为垃圾扔进了垃圾桶,谁知毛泽东回来索鞋不得而大发脾气,一问值勤才知“处理”了,立刻狠狠批评了值勤,值勤哨兵只好嘟嘟囔囔地去垃圾桶找:“谁晓得这样的烂鞋还舍不得扔呢。”

  至于那只欧米茄手表是郭沫若送的。

  解放战争以前的岁月里,尽管有无数缴获的手表,但是毛泽东几乎从不戴表,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举行重庆谈判,当毛泽东出现在重庆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时,细心的郭沫若发现毛泽东没有戴手表,觉得在以后的重大社交场合没有表不妥,便当场从自己手上褪下“欧米茄”送给毛泽东,对这块带着大诗人大学问家体温的手表,毛泽东欣然接受,一直戴到临终。

  其间修了多少次呢,夏佑新说,据工作人员称,也已经多次了,一直修到钟表店退货为止。

  毛泽东的遗物,就是这样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精神世界,也让毛泽东走近了我们。

  《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2003年度千人搜索狂飙夜 等你来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亲密礼物
  • 性感的圣诞礼物
  • 情趣内衣亲尝暧昧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一女作充气式隆乳。大夫:想胸大就摆臂。回家见丈夫劈腿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