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飞人”打擂十三陵(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1日05:08 北京青年报 | |||
本报记者耿振淞报道昨天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滑翔伞爱好者聚集在十三陵水库参加了“全国飞人杯滑翔伞定点邀请赛”。尽管最后由于风速和风向的原因比赛没有进行,但是对于这些滑翔伞运动爱好者来说,这却成了一次难得的见面机会。 清若:三次来北京,终圆飞天梦 清若是昨天前来参加比赛的滑翔伞迷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一袭白色的滑翔服让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抢眼。如果不是此时的一身专业装扮,如果不是她打开滑翔伞跃跃欲试,很难看出这样一个文文弱弱的写字楼女孩居然已经有了三年的滑翔伞经历,更想不到她飞上过3300米的高空。 “其实,参加滑翔伞运动的爱好者并不想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神秘。”飞人俱乐部的郝先生告诉记者。清若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她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一直有飞上天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俱乐部活动,最终成为了空中飞人。 清若告诉记者,参加俱乐部后,为了第一次飞上天,她三次从上海来到北京,在酒店等待了十多天。“当身体离开地面的那一刻,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清若说。三年里,清若无数次在天空翱翔,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意外发生。一次在法国的飞行中,由于滑翔伞突然前折,她被挂在原始森林中30多米高的树上40多分钟,直到救援队将她救起。 老史:41岁的我也要上天 史先生是信息产业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尽管在这个年轻人居多的圈子里他还是个新手,但是已经41岁的他飞上天的信念却异常坚定。 史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爱玩航模,自己也亲手制作了许多航模送上天空,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能够亲自飞上天。参加俱乐部之后,史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向教练要求起飞,但是被教练毅然拒绝,要他先进行培训。那时,史先生像个孩子一样对教练说:“我从书上都看了,我都会了。”逗得大家一片笑声。 终于有一天,41岁的史先生圆了他的飞天梦。“当教练大声喊起飞,我的身体腾空的时候,我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凝固了,那种感觉太棒了!”说起第一次起飞那一刻,史先生脸上满是激动的表情。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滑翔伞 昨天十三陵水库畔的滑翔伞定点邀请赛上,还有来自石家庄、宁波、沈阳等地的选手。1 2 在这次比赛中担任裁判的原中国航天运动协会元老吴英诚先生告诉记者,1987年这项运动被南京513厂的吴汝璋副总工程师从澳大利亚引进国内。经历了几次兴衰之后,滑翔伞运动在国内终于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全国有2000到3000人自发地从事这项运动,范围几乎涵盖了各大城市,运动的水平和装备的条件也逐渐和世界水平接近。 飞人俱乐部的郝先生说,很多人觉得这项运动离自己非常遥远,其实并不然。在他们的学员当中,还有一对50多岁的老夫妇,而年纪最大的学员已64岁。参加滑翔伞运动并不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这项运动中享受了在天空翱翔的乐趣。12 作者:耿振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