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2日05:2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3年12月16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和原则,明确了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改革观,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省经济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虽然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国际环境,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就我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大力推进“三个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经济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把实行重点突破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政府合理引导和充分发挥群众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结合起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奋力推进“三个转变”

  3.加深对推进“三个转变”的认识。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三个转变”的实质在于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关键在于激活生产要素,核心在于实现资源转化为资本,根本目的在于富民强省。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三个转变”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全省上下必须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认识的高度,拓展实践的广度,强化落实的力度,加快转变的速度,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个转变”。

  4.加大推进“三个转变”的工作力度。坚决冲破一切妨碍“三个转变”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三个转变”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三个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推进“三个转变”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推进“三个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掌握新情况,认真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切实把“三个转变”贯穿在各项工作之中,在发展规划中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坚持不懈地把“三个转变”推向深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深化企业改革

  5.抓住中心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换经营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职工身份的要求,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到2005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央在川企业基本完成社会职能分离,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省属及以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完成职工身份转变。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集团。积极支持以长虹为重点的家电集团、以攀钢为重点的钢铁集团、以五粮液为重点的饮料集团、以东方和二重为重点的重大装备制造集团等做大做强。加大老工业基地改造力度,加快成都东郊工业布局结构调整。有条件的市(州),要突出特色,建设一批制造业基地。按照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加快国有劣势企业退出步伐。抓好军工行业改革脱困试点,实施军转民战略,实现全行业扭亏脱困。到2005年底,力争使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完成破产重组。

  6.抓住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放宽市场准入,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或领域。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贷款机制。优化政策、市场、法制、政务和舆论环境,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抓住关键环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除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可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外,其他国有企业都要规范改制为多元股东结构的公司制企业。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控股企业,要降低国有股比例。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形成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产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产权保护法规,依法维护公有财产权,保护私有财产权,严厉打击各种侵犯正当产权权益的犯罪活动,确保各类产权的合法权益。

  四、深化农村改革

  8.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从农产品基地建设抓起,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模式,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城镇集中。把劳务开发作为产业来抓,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定居的体制性障碍,维护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9.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准占用基本农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无地无业农民生活就业问题。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证粮食安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10.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提供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科技、气象等各类信息。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农业科研推广体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到农村从事技术承包。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民间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系。搞好农村小额信贷,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提高竞争实力。

  11.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按照“落实规划、锁定对象、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要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突出抓好新村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牧区扶贫五大工程。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健全对口帮扶制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大力推行开发式扶贫,增强扶贫开发实效。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

  12.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对在计税耕地面积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改征农业税。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化解乡村不良债务。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

  1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到2010年,成都基本建成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泸州、宜宾、内江、乐山、德阳9个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达州、广元、遂宁、西昌等16个城市建成中等城市,条件较好的31个县城建成小城市。着力抓好101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大中城市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小城镇发展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重点,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形成产业支撑,增强集聚能力。

  14.加强规划的监督管理。把规划作为城镇建设的龙头,理顺城镇规划管理体制,切实搞好城镇规划工作。推行城镇规划督察员制度,依法保障城镇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放开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突出城市规划的特色和品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15.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加快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步伐,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或挂牌交易,并以拍卖出让为主,防止政府土地收益流失。大力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实行政企、政事和建管、管养分开。放开公用行业市场,打破垄断经营,公开拍卖特许经营权。积极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实行投资、建设和管理“三分离”,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16.加强城镇管理。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搞好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实行监督处罚权与罚没收款权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

  六、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

  17.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提升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支持流通企业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区域性批发市场。清理不利于促进消费的各项法规和政策规定,着力培育文化、教育、体育、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要在大中城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等新型服务业,以成都、绵阳等城市为重点,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业和会展业中心。发展社区服务业。

  18.推进旅游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搞好旅游规划,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将峨眉山国际旅游区和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等五大景区打造成国际旅游精品。以特许、转让和承包等方式,依法对景区内经营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财团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深化旅行社改革,按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兴办和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重视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整体策划和宣传四川旅游形象。

  19.加快中介组织改革发展。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对原来依附于党政机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脱钩改制。加快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促使其在行业内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实行准入和清出制度。

  20.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快构建个人和企业的诚信服务系统,加强信用监督,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强化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执行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七、深化投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21.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严格限定政府核准制的范围,对《政府核准项目目录》以外的大多数企业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完善有利于激活社会投资的政策措施。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原则上不再投资新办国有企业。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推行专家评议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对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业主招标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22.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民族地区、丘陵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财政支持。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各级政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完善政府采?褐贫取I罨棵抛酆显に恪⒐饧惺崭丁⒒峒萍泻怂恪⒎撬笆杖搿笆罩Я教跸摺焙褪罩压彻芾淼雀飨罡母铩Aφ?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省初步建立起以县为基础的地方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改革增值税,完善消费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坚持依法治税,抓好“金税工程”。

  2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经营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为“三有一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搞好服务。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壮大地方金融企业实力。加快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整顿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继续改革和完善其内部经营机制,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化解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遗留问题。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24.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继续推进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的“立、改、废”工作,尽快构建与世界贸易投资规则接轨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确保各类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

  25.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抓住全球新一轮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优势产业、重点区域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在全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区域。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国内外的大企业、大财团把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四川。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完善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

  26.推行出口多元化。落实鼓励出口政策,培育出口商品基地,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发展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拳头商品。深度开发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南亚、俄罗斯、中亚等新兴市场。拓展外销渠道,提高川产商品市场占有率。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研究和利用,帮助企业熟悉国际惯例,建立反倾销和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

  27.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树立外派劳务品牌,扩大外派劳务规模。积极开展东西合作,扩大与港澳台地区的贸易往来,发展成渝经济带,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毗邻省(区)的合作。

  九、推进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28.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把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健全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9.完善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办法。健全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30.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引导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制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优待抚恤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捐助活动。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31.营造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体制环境。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为主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奖励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聘用境外高级人才,鼓励留学人员来川创业。

  32.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步伐。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行课题负责制,调整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构建支柱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进一步加强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

  3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着力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普九”攻坚,巩固“普九”成果,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特别是要把民办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突破口,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宽松的环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继续深化高校内部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政府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

  34.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围绕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巴蜀特色文化。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改革,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健全竞技体育体制,多渠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发展体育产业。

  35.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重点推进。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充分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推进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卫生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在每个建制乡(镇)由政府兴办一所卫生院,划归县管。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卫生扶贫工程。积极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实行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意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健康产业。健全卫生监管体系,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

  十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6.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开展土地、矿产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加快矿权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格实行所有新建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突出抓好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继续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3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分类指导。加快成都平原地区发展步伐,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攀西地区水电、钒钛、稀土和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将其逐步建设成为重要的水电、钒钛钢铁、高耗能工业和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在川南地区建设化工、机械、饮料食品工业基地。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能增强经济实力、有较好经济效益的骨干项目,重点抓好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旅游业,加快优势矿产、水能资源的开发。积极支持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工业化进程,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十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8.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基层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进一步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营造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对外开放、公平竞争、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改革统计体制,加强经济预警预测,提高政府经济调控能力。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39.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实施中央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调整和完善机构设置,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4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切实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改革审批管理方式,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对确需保留和需要改变管理方式的审批项目,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措施,规范操作。

  41.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地方经济立法,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对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精神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进行清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执法监督,清理整顿执法队伍。高度重视建设诚信政府,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十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4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改革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始终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做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坚持对上级负责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统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切忌不顾客观实际,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注重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的办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及时妥善处理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4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抓好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加大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营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氛围。

  44.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深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四川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福特翼虎,享受海南激情之旅!
2003年度千人搜索狂飙夜 等你来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陈奕迅] 十年
·[和 弦] 同桌的你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亲密礼物
  • 性感的圣诞礼物
  • 情趣内衣亲尝暧昧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一女作充气式隆乳。大夫:想胸大就摆臂。回家见丈夫劈腿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